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山海封妖榜

第一百一十四章 潼关(潼谷关)

山海封妖榜 游客1582340839359 3852 2020-09-09 07:02

  

潼关,地理名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潼关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唐书》载“古为桃林塞”。《左传》也有“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瑕,见山西猗氏县,守桃林之塞。”的记载。古人杜氏记载: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是矣。自函谷至斯,高出云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云潼关,亦曰冲关。河水自龙门冲激至华山东也。

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东汉建安十六年(212年),曹操与马超、韩遂在潼关大战,潼关之名,始见于史。潼关关城始设于汉,在港口以南源上,即杨家庄附近。

西晋永嘉三年(309年),晋朝南阳王司马模守关中,部将赵染以蒲坂降汉赵君主刘聪,刘聪使赵染等攻司马模于长安,战于潼关,司马模兵败,赵染长驱直入到渭南。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后赵武帝石虎攻汉赵的蒲阪,刘曜急行军救援潼关,石虎退兵。咸和九年(334),后赵河东王石生举兵于长安,讨伐石虎,石虎遣其子石挺为前锋,攻长安,石生遣大将郭权拒之,战于潼关,石挺败死,石虎奔还渑池。

永和六年(350),前秦君主苻健,遣其弟苻雄率众自潼关入,此时后赵雍州刺史杜洪据长安,遣兵逆战于潼关北,败走,苻健遂入关中。永和十年(354),东晋名将桓温伐秦,不克,还自潼关。

太元十八年(393),氐帅杨佛嵩叛乱,奔后秦。河南太守杨期等追之,败佛嵩于潼关。后秦来救,晋军撤退。义熙十二年(416),姚懿以蒲坂叛乱。后秦末帝姚泓遣姚驴屯潼关。

义熙十三年(417),刘裕伐秦,前锋王镇恶自渑池径抵潼关,檀道济等自陕北渡河,攻蒲阪。姚泓使姚绍督军五万守潼关,又遣兵救蒲阪。沈林子谓檀道济曰:蒲坂城坚兵多,未可猝拔,不如并力争潼关。若得之,蒲坂不攻自溃矣。从之。姚绍出战,大败。绍复使姚鸾屯大路即三崤路也,以绝道济粮道。鸾分遣尹雅将兵战于关南,皆为晋军所败。绍又遣军屯河上以断水道,亦败走。刘裕寻至潼关,遂克之。刘裕自长安东还。

夏王赫连勃勃图取关中,其臣王买德曰:青泥、上洛,南北险要青泥关,见蓝田县。先遣游军断之,东塞潼关,绝其水陆之路,三辅不足取也。赫连勃勃遂遣军向长安,而分命其子赫连昌屯潼关。义熙十四年(418),长安乱,朱龄石等奔潼关,赫连勃勃占领了关中。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遣兵北伐,雍州刺史、随王刘诞遣其属柳元景等自南阳北出,入卢氏,拔弘农,进向潼关,遂攻之。北魏戍主娄须弃城走,将军庞法起等据之。关中豪杰,所在蜂起,四山羌胡,皆来送款。等到王玄谟等自滑台败退,魏军深入,宋主以元景等不宜独进,皆召还。

元嘉二十九年(452),复遣雍州刺史臧质,分道向潼关。魏人闻之,遣军屯守。

北魏孝昌三年(527),莫折念生在关中起义,遣其党据潼关,既而魏复得之。未几,萧宝寅以关中叛,遣兵守潼关。魏主遣长孙稚等讨之。至恒农,杨侃谓稚曰:昔魏武与韩遂、马超据潼关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敌也。然而胜负久不决者,扼其险要故也。今贼守御已固,虽魏武复生,无以施其智勇,请分兵自蒲阪而西。从之。稚遂克潼关,入河东。永熙三年(534),高欢入洛,魏主西入关。欢自追迎之,至弘农,攻陷潼关,进屯华阴。寻退屯河东,使别将薛瑜守潼关。宇文泰复进攻潼关,斩瑜。

东魏天平二年,司马子如等攻潼关,宇文泰军霸上以备之。三年,复遣高敖曹趣上洛,窦泰趣潼关。欢军蒲坂,造三桥,欲渡河。宇文泰谋先袭其潼关军。关之左有谷,谓之小关。宇文深请选精锐,潜出小关击贼。从之。窦泰败走,欢军乃退。后周保定四年,宇文护约突厥共伐齐,护军至潼关,遣尉迟迥为前锋,趣洛阳。权景宣帅山南之兵时周人有荆襄之地。山南谓荆襄也,趣悬瓠见河南汝宁府。杨自邵郡出轵关邵郡,今山西垣曲县。轵关,见河南济源县。大象二年,尉迟迥举兵相州讨杨坚。坚遣将杨尚希将兵镇潼关。隋大业七年,移潼关道于南北镇城间角音阙兽槛谷,去旧关四里余。十三年,唐公渊济河而西,遣世子建成等将兵屯永丰仓见华阴县,守潼关,以备东方兵。屈突通自河东引兵趣长安,为唐军所拒,东保潼关北城,与唐相持。

隋大业七年(611年),移关城于今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与汉代关城南北夹峙,形成两座关城, 形势更加险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潼关。 历代各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 潼关,经宋、明以来多次修葺,保存尚好。西门有明代建筑的门楼,俗称“樵楼”,宏伟壮观。

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古潼关门户金陡关横额上,有清乾隆帝手书“第一关”三个大字。《山海关志》中有云:“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1703年10月,康熙皇帝视察“大河上下”,从山西乘船过黄河至风陵渡进入潼关,仰望巍然的古城墙,惊叹不已,不禁为之倾服。在行宫住下后,即作《渡黄河潼关驻跸》诗一首,称潼关为“天下第一城”。汉潼关城位于今潼关县城北村南。

到隋大业七年(611年),移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唐朝天授二年(691年),又迁隋潼关城于黄、渭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十年(1068年月 1077年),遣侍御史陈洎扩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指挥金事马 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清朝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东门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平藩两陕”;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南门有两个,东边的称作上南门,先名“凌云”,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边的称下南门,先名“迎薰”,后改“凤□”。北门也有两个,靠西边的是大北门,先称“吸洪”,后改“霸英”。南北水关门有两个,南边北门筑闸楼七间,里设天桥;北边门筑闸九间。六大城门,除南门无楼外,东西城各有两个。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修筑潼河大桥。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东汉末,潼关作为一处关隘,诞生了。据我们推测,东汉创建的潼关,关址大概在今潼关县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附近。汉潼关的建筑情况,史书缺少记载,又由于考古工作尚未完成,所以只能推测大概在潼关故城以南的山原上。

一般认为,潼关城三易其址。汉代在南边的塬上,隋代到禁沟口,唐武则天时期,将城址挪到了黄河边,从此直至明清、民国,关城位置一直没变。

东汉设立的潼关,在隋大业七年(611年)时被废除。大概是由于黄河不断下切,黄土塬面不断展宽的缘故,城址挪到了更靠近黄河的北边。隋潼关关城建制情况不详。有学者认为汉潼关和隋潼关的关防设施单一,大约主要是修筑一条关城,“一”字形拉开,向两边延伸,截断源头通道,以阻挡敌军进入,城墙上设立关门,以便行人进出。但由于史料和考古依据的缺乏,这些还都只是猜测而已。

唐天授二年(691年),隋朝设立的潼关又被废除了,新址设在紧邻黄河南岸的地方,也就是今潼关县港口镇,城址大概占据明清潼关城故址的东半部。据《潼关卫志》记载,唐潼关城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壕沟,关城西边设有关西驿。唐代关城充分利用了潼关的自然地理形势,关口南依高山,北濒黄河,形势极为险要。

其建筑情况,志书缺少记载。从其遗迹看,东起原望沟西沿,向西穿城北村至禁沟东岸。东西两面临沟,地势平坦而 广阔。南北朝时,北周愍帝宇文觉打败东魏大将窦泰的战斗发生 在这里。 愍帝取胜后,改潼关为“潼谷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