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王朝周期律

第十三章 朝会(上)

王朝周期律 清风绿茶 3482 2020-06-05 16:38

  

朝臣们井然有序的走在御道两边,在太监们的指引下,登上了御阶,步入了恢弘磅礴的太极殿。众人在大殿上按位置站好,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陛下驾到~~~~!”

随着小太监的一声唱呵,王炳引着赵承允从后殿走出,坐到了大殿正中央的龙椅上。群臣纷纷跪拜,三呼万岁。一套礼仪结束,就到了该说正事的时候了。

“卿等可有所奏啊?”赵承允在龙椅上正襟危坐,俯视着大臣们问道。

一名礼部的官员走出了队伍,躬身奏道:“陛下,您于一个月前亲去西郊祭天,此举卓有成效,西南大旱果真缓解。此乃陛下爱民之心感动天地,为了广布陛下恩德于四方,臣请陛下下诏张贴布告于各县,以告万民。”

“准。布告内容由礼部代拟,交朕批阅后发布。”赵承允对这种事自然是没有意见,让天下百姓知晓自己的爱民之心,本就是历代皇帝的梦想。而大臣们自然也没有理由反对,所以此项决议很快就通过了。

这时,一名御史又走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不止要张贴布告。这场旱灾导致西南各府流民不断,甚至生出了民变。如今陛下虽然为西南百姓求得雨水,但此时已快入秋,无法播种粮食,今秋的赋税也就无法缴纳。臣恳请陛下下诏免除受灾各县三年赋税,以便百姓休养生息。”

“臣等复议。”又有几名大臣出来附和,包括于正阳和叶宏文。

叶宏文看着一起站出来的于正阳,心里冷笑一声。他很清楚于正阳的想法。那名御史是自己的人,所说的肯定是自己的决策。如果于正阳不站出来,陛下很有可能也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可是他站了出来,陛下必定起疑。内阁首辅次辅是陛下制造的政敌,不开撕就不错了,怎么还能站出来支持首辅呢?会不会有些不为人知的猫腻?身为皇帝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不在他掌握中的事。而于正阳的这种表现,已经在叶宏文的预料之中了。

当然这只是叶宏文的想法,而皇帝恰恰没有这么想。

皇帝确实起了疑心,但不是针对这件事。而是‘平洲’这个地方让皇帝一下就联想到昨天太监王炳向自己禀报的,平洲商会李德友会见于正阳一事。此时,见到于正阳竟然同意平洲减税,难免不会想到是两人达成了什么交易。

而叶宏文自然不知道李德友会见于正阳这件事,做出不正确的猜想也是情有可原的。当然,如果叶宏文知道于正阳和李德友达成的协议,恐怕就不会推动西南减税了。

“于卿怎么看啊?”

于正阳听见皇帝发问,一躬身,声音洪亮的说道:“陛下,地方受灾,朝廷减免赋税乃天经地义。况且此举又能彰显陛下的仁德,微臣身为陛下的臣子,为陛下计,自然应该支持。”

而此时的叶宏文却还在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只见他开口说道:“陛下,于大人高风亮节。西南此次受灾颇重,减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了,帝国府库充盈,完全可以支应,还请陛下不要迟疑,速速下诏。”

赵承允的脸色古井无波,让人看不出息怒。此时听见叶宏文的话,把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谢诚。

谢诚无奈,只好站了出来。叶宏文打的什么算盘他也清楚的很,故意提到‘府库充盈’就是想让皇帝注意自己,逼自己表态。

同时他心里也知道,西南的赋税必须减免,否则百姓活不下去是要闹事的,到时这罪名自己可没办法让内阁一起承担。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谢诚必须让这项决议通过。

想到这,谢诚开口说道:“陛下,叶大人所言非虚,国库确有充足的储备。西南两州四府只占帝国税收的一成,本就不占大头,外加还有一府没有受灾,这样算来对帝国的影响就更小了。”

见内阁中的三人都支持,而其他大臣又没有反对的意思,赵承允也没有什么理由拒绝,只得同意。

“着户部拟定免税名录,朕详看后在行定夺。”

叶宏文带头跪了下去,口中呼道:“陛下圣明~。”

群臣也跟着附和,太极殿中立时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平身吧,还有何事要奏?”

“陛下。”又一名御史站了出来,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本,禀报道:“昨日,都察院左都御史沈崇山给都察院递送了有关平洲庆阳府娄山县知县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一事的调查文书。”

赵承允给了王炳一个眼神,示意他接过奏本,并吩咐道:“你详细说说。”

“是。沈大人言,已经查实此事。并有娄山知县交代,其背后庆阳府及两个临县多有贪墨仓储之粮,多达府库总数的三成。娄山知县本人愿意为人证,又有来往书信为物证,认证物证具在,请陛下下诏彻查,还当地百姓一个公道。”

赵承允接过奏本,仔细的看了一遍随即重重的合上了手中的奏本,没有说话。

于正阳见状,心领神会的站出来,说道:“陛下,贪墨之事自要严查。但此时不能只有都察院一个衙门去办,还应加上刑部,大理寺等部门的官员参与。这样查起案来也能事半功倍,早日查清这桩案子,还百姓一个公道。”

事半功倍个屁!叶宏文心里骂道。于正阳表面上说是让刑部、大理寺参与。可暗里表达的意思确实支持刑部、大理寺跟都察院争一争这件案子的主理权。查察官员贪墨本就是都察院的本职工作,我倒要看看你们用什么理由争。虽然发生了一间自己意料之外的事,可叶宏文却没有半分慌乱,依旧风轻云淡。

果然不出叶宏文所料,刑部尚书吕长逸此时站了出来,说道:“查察官员乃都察院本职,刑部自然不便参与。可只有都察院一个衙门独立调查,未免有失偏颇。万一有官员买通了前去查案的都察院官员怎么办?这件案子岂不是不能彻底查清了吗?所以,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刑部应当同样独立调查,最后汇总都察院及刑部之结果,再做最后的处理。”

叶宏文看了看没有作声的大理寺卿,心里思虑了一番才开口说道:“陛下,吕大人此言有理。”

有理?赵承允虽然面无表情,可内心却有些惊讶。面对于正阳给他制造的麻烦,叶宏文就这样认了?应该不可能,于正阳把持首辅的位子二十年,应该不是那种轻易妥协的人。

正应了皇帝的猜想,下面传来了叶宏文接下来的话

“虽然有理,但却不妥。如果朝廷派再派刑部去查,与都察院之见难免互相掣肘,也有可能因为信息不通,从而导致无法查知真相。”

“那叶卿有何良策啊?”

“陛下。都察院右都御史空缺已久,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既然吕大人怕都察院有失偏颇,不如亲任右都御史之职。这样既能给天下一个交代,也能把信息收拢在都察院一个衙门之内,便于查案。”

吕长逸知道叶宏文是条老狐狸,可他没想到叶宏文竟然如此狡猾。都察院右都御史与刑部尚书一样,都是正二品的官员,吕长逸去了都察院属于平调。可问题是刑部尚书是有实权的,而右都御史就是个虚衔,都是给那些封疆大吏或者钦差大臣遥领的,也就是个荣誉称号。叶宏文还好意思说空缺已久,吕长逸一想到就恨的牙根痒痒。

刑部尚书在那生闷气的时候,赵承允已经快憋不住笑了。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的相互攻击,就像看着戏台上卖力唱戏的演员一样。

“按照规制,都察院右都御史不应该授予在京的大臣,叶大人此言不妥啊。”见到吕长逸吃瘪,礼部尚书严文谨出来打了个圆场,说道:“此事自应交给陛下圣裁。”

又是你?赵承允看见严文谨就想起自己那不成器的太子,心中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既然你让朕圣裁,那朕就圣裁好了。在心里冷笑一声,赵承允说道:“好了。此事就交给都察院去办,给朕一查到底,决不许姑息!”

皇帝的态度有些出乎意料。严文谨也是当朝老臣,今年已经六十四岁高龄,当这个礼部尚书也有二十年了。他自认了解皇帝的脾气秉性,抱着和叶宏文同样的想法,可事实却大相径庭,皇帝竟然就这么允了?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想到这,严文谨就想起了昨晚宫内的那个传闻,心中一紧,默默退回,不再说话了。

众位大臣见皇帝已经表态,都纷纷附和。‘陛下圣明’的呼声再次响彻殿宇。

赵承允随口问道。他感觉胸口有些堵得慌,可能是因为这大殿有些闷吧,于是给了王炳一个眼神。

王炳会意,悄悄退后招呼小太监打开了大殿的门窗。

“可还有事要奏?”

叶宏文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高呼道:“臣,还有本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