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宋时儿郎

第121章 月上柳梢头

宋时儿郎 新侨联委员 3784 2020-06-06 13:30

  

起浴之后,朱汉旌换上宽松细软的吉贝布内衣。坐着喝温饮子,等汗发完。

大宋时的享用真是精致啊。

温泉出浴要先收汗,浴袍都是吉贝布所制,细软吸汗,脚底蒲草软拖鞋又是舒适。这一切享用让朱汉旌仿佛回到后世澡堂中。

不,更有两名如花妾侍,左右服侍。

珍惜眼前人啊。

后世已经无法回去,自己现在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亲人,都得好好珍惜。今夜就去城中高乐一场。上元本来就是中世纪的狂欢节!

黄昏时,天气晴朗,碧空万里无云,一丝风也没有,真是个观灯的好天气。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汉旌带着听雨、百花,以及两个波斯姬从边门外出。身后只跟着一个传令兵。

方百花还觉得这样的人手太少,万一遇袭,无法周全。朱汉旌淡淡一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熙熙攘攘,要下手也就只能近战。有你在,有潘塔和阿托莎在,谁能近得了某?何况全城才大搜过,此时最为太平安靖。再说上元佳节,带着诸多兵丁上街,也是扰民。”

宋时上元节是全民狂欢日,连赵官家也不愿意此时扰民。朱汉旌这么一说,方百花也就无话,只是把自己的腰带扎得紧一些,挂上一把方便近战的手刀。她本来肩宽,腰带这一扎,更显英气。朱汉旌上下打量着她,看得欣喜不已,笑着说道:“如此英武,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方百花脸上飞起两朵彩霞,扭捏着娇声道:“官人莫要嫌弃俺男人婆便好。俺是山中村姑,手脚粗大,比不得听雨姐姐娇小妩媚。”

听雨身材娇小,曲线曼妙,腰细只堪一握。哪怕这冬夜里外套着貂皮大衣,走动之间还能看到她胸挺腰细,摇曳生姿。

方百花这么一夸,听雨羞道:“百花姐姐莫要夸奴。奴眼大、肩平、胸挺、臀圆,不合时宜。须知那些眉目细长、肩削、胸平、臀扁才是入画的仕女模样。”

宋时,士大夫赏美情趣已经从唐时胸大臀圆转变到胸平臀扁。到了明时,仕女的身材就更薄弱了。满清的所谓美女标准更是变态。看那老照片上的所谓美女,真让朱汉旌倒胃口。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朱汉旌可不想听雨没有了自信,以后为了顺应士大夫的赏美情趣,去把自己变成扁平纸片人。朱汉旌安慰道:“听雨的身材最是曼妙可爱,星眸传情,人间难得的美人。某最爱你这会说话的大眼睛!”

听雨回了一个欣喜的眼神,朱汉旌接着说道:“等我凯旋归来,定要把这眉眼画出来!把你们这些妙人儿都画出来!”

想到自己能够入画,四个女娘都是欣喜若狂。哪个女娘不喜欢被画成画像?听雨还不忘记对潘塔与阿托莎介绍朱汉旌的神奇画艺,说得两个波斯姬都眉飞色舞。她们两个舞姬对自己身材颇为自信,或者说盲目自信,根本不觉得自己这样突兀的身材不合潮流。她们两个只想自己身材如此之好,若是入画,该何等光荣?

一行人欢欢喜喜上街游玩。

朱汉旌等人从州府府衙边门出来,走上府前大街,一路朝北走,朝着瓦肆走,越走,人越多。

此时天光已然昏暗,街道两边挂满灯火。各家各户都张灯结彩,各式灯笼争奇斗艳。

最常见的是薄纸灯笼。用极薄的纸糊成灯笼,内置烛火,烛光透射而出,将地上染上暖暖的春意。王安石曾因此赋诗吹嘘道:“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朱汉旌看到有些灯笼特别明亮,问听雨:“这是什么灯?如此明亮?”

听雨只望了一眼便回答道:“绢灯。薄薄的丝绢做灯罩,透光犹胜薄纸。灯内安置牛油蜡烛,大放光明。须得有钱人家方可为之。”

朱汉旌眼力极好,朝前后望去,这一路看来,明亮的绢灯还不少,看起来宋代有钱人家不少啊。

听雨心细如发,看朱汉旌动作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补充说道:“府前大街一路住的都是有钱人家,绢灯多。越往瓦舍走去,花灯款式越多。”

朱汉旌兴致勃然,点头道:“那要往前走,去看看这大宋盛景!”

一行人兴致勃勃朝这瓦舍走,沿途还看到走马灯。

村姑方百花看得不肯走,两个波斯姬更是看得张口结舌。潘塔问道:“天啊,这画像会转!里面有小人在转着它吗?”

阿托莎歪着脑袋想想,说:“里面或许有一只小鼠,一直推着它转!”

朱汉旌自然是知道原理,笑而不答。

听雨何等机灵,看朱汉旌不答,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她笑盈盈上前,对着那户人家门子说道:“这位宅老,可否让某等一观其中奥妙?”

那门子不过三十多岁,瘦小精明能干,平时迎来送往练就一双识人慧眼。

他看上前这位女娘年方十七八岁,说话自带百媚千娇,更有星眸含情,仿佛不似凡间中人;再看她身边的两个蒙面女娘,淡淡面纱透光,端是眉目如画,隔着厚厚皮裘也能看到身材凹凸有致;这三个女娘背后那个年轻汉子,髡首,剑眉星目,英气逼人,更兼身量高大,往那儿一站,虽然面带微笑,可英气逼人;他身边的那个女娘肩宽腰细,身量极高,手脚粗大,不似女儿家,更不善的是她腰间挂着一柄制式军用手刀,还怒目瞪眼,颇为不善,似乎他不肯给,这男人婆就敢动手拿!这四个人之后还有一个军汉,范阳笠,大红战袍,腰挎手刀,似乎是一个随从。

除了军汉,这五个人都是锦衣皮裘……穿着富贵,还有军汉随扈,这自然是极有权势的大富大贵人家!

元宵上灯之后,这灯一般不轻易取下。可这女娘说话说得客气,又自有一番魅力,让那门子心里酥软,忙不迭的取过一支竹叉子,将灯笼挑了下来,讨好地捧着递过来。

听雨接过,将那灯笼放低,给潘塔和阿托莎细看。

灯笼这一放低,两名波斯姬就看到烛火之上有六片片桨叶。听雨柔声道:“你们两人把手放上来,对……有热气吧?这热气蒸腾,推着桨叶转动,桨叶的底座连带着六幅画就转起来。此灯俗称走马灯。”

潘塔和阿托莎啧啧称奇,把灯笼提在手里,看个不停。

连方百花也是第一次见到走马灯,看得似乎被黏住一般,走不动路。走马灯虽然是中国人发明的,可当时见过的人实在是太少,山里猎户人家连灯笼都没有,哪里见过走马灯?

听雨看到她们两个喜欢,抽出一张交钞,笑着就对门子说:“这灯制作精妙,奴等甚是喜欢。与你家家主商议,可否转让与奴?若能,尔把这灯送杭州府衙,就说是大燕归国王子所买。”听雨是杭州人,知道这门口的灯笼是不能卖的,可又想要,就搬出王子名头来吓人。

那门子却不接交钞,抚掌大笑:“原来是王子亲至!如此英气逼人,不是王子还能是谁?”

门子当下唱喏,说道:“元宵上灯以后,这灯本不应摘下来,更不能卖。家主如今外出赏灯,男女(自称)敢私自卖灯,家主回来知晓,定要严惩。若是王子喜爱,须得一物相换。如此便是文人雅事,家主必然重赏男女。”

大宋朝的官员没有明清官员威风。这门子不卖灯笼,绝大多数官员自恃士大夫清高,也不敢硬要,免得丢人。王子是名动余杭的英雄,若是门子拿灯笼换王子一物,报于家主知晓。家主只会夸奖门子善于办事。

门子说着,就拿出笔墨来。

朱汉旌愕然。

这是大宋文人以物易物规矩。知名文士出门若是未带钱袋子,随便写几个字,就能换一桌饭菜。那门子狡诈,要朱汉旌留字,也是符合当时交易规则。

可朱汉旌的字……大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自己穿越来大宋题字,不觉得可笑么?

可那门子眼光灼灼,身边两个波斯姬与方百花都盼着收了这盏走马灯,焉能不有所作为?

朱汉旌把心一横,说道:“某的写意画胜过书法。来,某给你画一幅!”说罢,吩咐换大张纸,又吩咐取了多个小碗当调色碟子,就在这户人家的门房之内,现场画了一盏走马灯!

这是一幅中国水墨画。颜色只有墨色,以深浅分层次。画中只有一盏灯。灯正中有一匹走马,一匹藏头露尾,一匹露头藏尾,正是转动中的模样。

画本不能动,可这样两匹不能全展示的马,就把走马灯画得生动灵活起来。

众人都屏住呼吸,直到朱汉旌在画上落款完毕,才齐齐欢呼出口。

那门子连声称谢,将走马灯交给听雨,恭送他们远去。这才回转进入门房,将那幅走马灯图轻轻揭起来,爱不释手地在灯下赏看。

其他小厮围过来。有一个二十许岁的小厮疑惑问道:“这可妥当?拿真灯换了假灯,家主回来能应付否?”

那门子自负笑道:“男女(自称)也读了几年书,晓得凡是作画,越是常见什物越难画。稍有偏差,必遭嫌弃。这走马灯本是常见,瞧这画上的走马灯,与自家走马灯可有差池?”

众小厮回答道:“不曾差池!”“相差仿佛!”

门子得意笑道:“这就对了!如此分毫不差的走马灯,从来不曾听闻大宋有人能画出来。此画必然不凡!一盏走马灯,不过数百文钱,赚他一幅画,可矣!”

众小厮哄然大笑,都称是发了利市。家主回来,少不得要打赏他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