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龙战于野之北宋末年

第044节 宋辽大战

  

在这年的春末,金军攻陷辽国中京,辽国五京已失东、上、中三京,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仓惶逃去西京,金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耶律延禧魂不附体,在金军还未兵西京临城下时,他就弃城而逃,逃入附近的夹山,夹山十分隐蔽,只有辽国皇族宗室少数人知道,外人难以找到。随着中京的沦丧,辽国不但已经累计失去了五分之三的领土,剩余领土还被一分为二,一半以西京为核心,一半以南京为核心,两地互不相连。

尽管末日已到,但耶律延禧反而变本加厉地昏招连连,他听信奸臣萧奉先的谗言,错杀清白无辜、性格仁厚、深得人心的长子耶律敖卢斡——这个萧奉先简直就是金国派到辽国的卧底,他干了三件改变辽国国运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在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还没起事、还在耶律延禧掌控中并且耶律延禧意识到完颜阿骨打“不同于常人,留之必为后患”时劝说耶律延禧不要杀死完颜阿骨打,使得完颜阿骨打逃过一劫,使得耶律延禧放虎归山,以致于辽国养虎为患,第二件事是诬告辽国皇族成员、重臣、名将耶律余睹,迫使耶律余睹叛辽降金,第三件事是唆使耶律延禧错杀耶律敖卢斡——耶律敖卢斡之死导致辽国贵族纷纷寒心思叛,战场上的辽军也人心惶惶。一个多月后,金军攻陷西京,辽国五京只剩南京,已到亡国边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手握南京军权的耶律大石毅然起事,他事先派人在燕云一带推波助澜地散布“皇上可能已经死在西京甚至已被金人擒获”的谣言,继而顺水推舟地拥立耶律延禧的堂叔、很有才干和威望的耶律淳为新的大辽皇帝,废黜耶律延禧(耶律延禧由此成为辽废帝),由于耶律延禧已经丧尽人心,燕云地区的辽国军民官将尽皆响应耶律大石,人心得到了初步稳定,接着,耶律淳、耶律延禧开始积极地整军备战,采取“和宋抗金”政策即“和好宋国、抗击金国”。耶律淳派遣使者韩昉、萧客(肖客)拜访童贯,告诫童贯“宋辽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宋国联金灭辽乃自取其祸之举,辽国若不存,宋国势必危在旦夕。金人原是辽人,却叛辽自立,恰似夏人(西夏人),夏人原是宋人,却叛宋自立,南朝既对此逆举深恶痛绝,难道不对北朝感同身受?南朝为获一时之利,不惜抛弃辽宋百年之好,实非明智之选。救灾恤邻是古今通义,希望南朝思量权衡”,并且,韩昉和萧客代表耶律淳向宋国承诺辽国从此不再向宋国索取两国当年缔结“澶渊之盟”时规定的宋国每年都要向辽国支付的岁币。然而,童贯却斥走了韩昉和萧客。

童贯之所以拒绝辽国的和平,是因为他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别无选择。在宋军北上时,密切关注金辽宋三国战争的高丽国王王俣通过医官杨宗立捎话给赵佶,道“宋辽乃兄弟之国,金人乃虎狼之邦,大宋不可弃兄弟而交虎狼”。赵佶十分不悦,继而派人命令童贯早日开战。

作为宋军此战总指挥以及“联金灭辽”的最大主张者、支持者、实施者,童贯在开战前已经意识到此战凶多吉少,远远没有他和赵佶等宋国高层原本想的那么乐观,但他别无选择,毕竟,北方的辽人狠,南方的夏华更狠,骑虎难下的他只能硬着头皮地发动“宋辽燕云之战”。

在率军进驻雄州后,童贯经过一番部署,命令杨可世、刘延庆、种师道三将率领左中右三路兵马作为前锋,进击宋辽边界白沟河。——杨可世,忠烈刚正勇武,是童贯的心腹爱将;刘延庆,刘光世之父;种师道,宋国名将、名臣,长期坐镇宋夏前线,战功赫赫,是童贯的老部下,由于童贯对此战感到“心虚”,所以为了加强胜算而把他从宋夏前线调到宋辽前线参战。童贯知道种师道能力卓越,但在心里却很厌恶种师道,因为种师道不愿阿谀奉承童贯,并且老是跟童贯“唱反调”,比如,童贯力主“联金灭辽”,种师道则认为“此举既危害国家,也违反道义”,一直坚定反对,请求童贯及早放弃,让童贯大失颜面,心里愈发憎恶种师道。

童贯在雄州一方面调兵谴将一方面积极地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试图策反辽国境内的官员将领、地方豪强,他派遣使者前去辽国南京试图说服耶律淳投降,但使者直接被耶律淳下令斩首,这是因为耶律淳看到宋国方面“鬼迷心窍、执迷不悟”,所以断绝了“和宋”的念头,易州豪强史成把童贯派去的使者送到南京城斩首了,但童贯的“糖衣炮弹”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如,涿州豪强刘宗吉愿意协助童贯里应外合地攻取涿州,辽国太尉李处温暗中勾结童贯,辽国大将郭药师囚禁了耶律淳派到他身边的监军萧余庆,率领八千余兵马和两个州的土地投降了童贯,这些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童贯原本十分消沉低迷的信心。

南京城内,耶律淳与耶律大石等人进行商议,耶律大石正式地阐述了他的战略构思:“先退宋军,再战金军,最后祸水南引。”

耶律淳等人问道:“如何先退宋军?”

耶律大石道:“先在战场上狠狠地痛打他们一顿,取得一场大胜,然后跟他们再次和谈,到时候,他们就不会这么盛气凌人、自以为胜券在握了,就会老老实实地低下头了。战场上打不赢,我们在谈判桌上只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战场上打赢了,我们在谈判桌上就可以昂首挺胸、夺回主动权了。我们毕竟是两线作战,不能跟宋军打持久消耗战,不能陷入这个泥潭,从而分散我们对战金人的力量。”

耶律大石是个卓越的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他敏锐地认识到了这场三国大战的形势,以及宋军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术部署,他先不动声色地示弱,他在战前已经察觉到郭药师可能叛辽降宋,但故意不加以阻止,坐视郭药师投降童贯,从而麻痹童贯,让童贯骄傲轻敌,接着,他积极地调兵遣将,策划了一场“进攻性的防御战”。五月底,辽军以耶律大石为主帅、以萧干(萧翰)为副帅,在白沟河一带主动出击迎战宋军,双方爆发“白沟之战”。

双方交锋一二场,辽军佯装不敌、连连后退,宋军上下疏忽大意、掉以轻心、冒进追击,结果在越过宋辽边界后遭到以逸待劳的辽军主力的迎头痛击,宋军在猝不及防中被辽军杀得兵败如山倒,全军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大混乱、大崩溃,杨可世当场阵亡,宋将王坪、王育、赵明、赵德、吴子厚、杨志(跟梁山军头领杨志是两个人)等人尽皆死于乱军混战,种师道率部拼死血战,刘延庆魂不附体,直接抛弃部队,带着少数亲信向着雄州城狂奔而逃,辽军一鼓作气地展开反攻追击,追杀宋军二百多里,一路追杀到了雄州城,种师道和王渊等宋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但雄州城内的童贯已是惊弓之鸟,急急下令关闭城门避免辽军攻入城内,但也导致种师道、王渊等宋军无法入城,种师道、王渊等宋军不得不在城外与辽军展开恶战,宋将高世宣、焦安节、龚景、曲奇等人尽皆死于这场城外恶战中。好在,辽军一来军力有限、后劲不足,二来没携带攻城的重型器械,三来没精力攻占和控制宋国的领土,因此稍微地“手下留情”,没有对宋军赶尽杀绝,加上郭药师积极地给予援助,使得辽军在取胜后见好就收、凯旋班师,种师道、王渊等人得以幸存。

这场前后持续十多天的“白沟之战”让宋军遭到了极其惨痛的损失,阵亡、被俘、投降、逃散、自相践踏而死而伤者总数超过十五万,从白沟河到雄州城,宋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损失兵器军械、粮草辎重、被服物资等不计其数,辽军伤亡者只有不到一万,对比非常悬殊。

白沟之战的多方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对于处境艰难的辽国而言,这场大胜不亚于一场及时雨,虽然辽军打败的只是宋军而非金军,但耶律淳、耶律大石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辽国上下恢复了很大的信心,辽军上下也重振了军心士气,燕云一带的局势得到了巩固稳定;至于宋国、宋军这边,此战无异于晴天霹雳、当头棒喝,直接宣告宋国“联金灭辽”国策的破产,童贯惶惶不可终日,他在发给赵佶的报告里声称经过他的运筹帷幄和全军的浴血奋战,已经收复了燕云的三四个州,但种师道、王渊等人“临阵肩舆、摇摆不定、妄议国策、暗通辽人、助贼为谋、动摇军心、畏敌如虎、消极避战”,以致于战事最终功败垂成、转胜为败。

接到报告的赵佶勃然大怒,下旨撤掉种师道、王渊等人的所有职务,押解回京进行严审。

童贯把战败责任推到了种师道、王渊等人的身上,虽然让他得以蒙混过关,得到喘息的时间,但他仍然骑虎难下,因为赵佶命令他“再接再厉,重夺燕云”,说白了,要他继续打。

就在童贯犹如风箱里的老鼠时,辽国那边再次派来了使者,这次,他不再把对方斥走了,而是前倨后恭地接待了对方。

辽使是童贯上次见过的老熟人、耶律大石的亲信心腹萧客,他满脸讥笑地开门见山:“童大人现在肯定是度日如年吧?一方面在南朝皇帝面前夸下了海口,声称拿下燕云十六州犹如探囊取物,导致现在没有退路了,一方面被我大辽兵马打得满地找牙,根本不敢再前进一步,只能拖延下去,混过一天是一天。”

童贯听得恼羞成怒、面如猪肝,但他知道自己已是败军之将,已经没有资本、没有底气向对方发火了,因此,他强行地忍住情绪:“贵国派遣阁下前来难道就是为了羞辱本相的么?”

萧客冷笑道:“我国皇上和耶律元帅(耶律大石)没有那么无聊,不像你们南朝人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开门见山吧,童大人,耶律元帅打算跟你做一笔交易。”

童贯愣了:“什么交易?”

萧客道:“童大人,拿不下燕云十六州,你便没法向南朝皇帝交代,强攻,你必败无疑,你现在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但是,耶律元帅可以让你得到燕云十六州,那就是——用银子来买。燕云十六州,一州十万两白银,一共一百六十万两白银,只要你出得起这个钱,你就可以风光无限地‘收复’燕云十六州了,继而回到开封享受南朝皇帝赏赐给你的荣华富贵了。”

童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耶律大石他这么做…”

萧客不耐烦地打断童贯的话:“童大人,不要问这么多问题,一百六十万两白银,只要你拿出这笔钱,耶律元帅就会把燕云十六州交给你了。你也许担心中计,我们可以一州一州交割,你每给十万两白银,我们就交出一个州,直到全部地交出十六州、拿到一百六十万两。”

童贯急切地思索着:“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萧客冷笑道:“那就是你的事了,你可以想方设法地从南朝皇帝那里骗来一百六十万两,这不正是你最擅长的事情么?你要是拒绝这笔交易,也没有问题,那我们就接着打下去吧!”

童贯虽然完全搞不清楚耶律大石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毫无疑问,这笔奇特的交易是他挽回局势的最后一丝希望,因此,他立刻接受了,并且将其付诸行动,他派人返回开封,找了一堆借口跟赵佶要钱,比如:阵亡将士需要抚恤,受伤将士需要救治,立功将士需要奖励,在收复燕云后需要安抚赈济当地居民,一些辽国官将在得到赏赐贿赂后就会投降,前线部队需要打造军械、添置兵器、购买战马、征集粮草物资等等…成功地从赵佶那里骗到一百多万两白银,同时,他狠狠地克扣部下官兵的军饷,又狠狠地搜刮当地民众,在使尽了浑身解数后,他总算凑到了一百六十万两白银,但他也把部下官兵和当地民众搞得怨声载道。

耶律大石言而有信,他如约地跟童贯展开了“银子买土地、土地卖银子”的交易,到了夏末,童贯成功地“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但几乎所有的城镇在辽军交给宋军前尽皆被辽军洗劫一空,钱粮财物搜刮得干干净净,童贯得到的只是几十座空城和上百万需要赈济的汉民。

宋国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全境。

当童贯大吹大擂地汇报、宣扬他的“丰功伟绩”和宋国朝廷上下欢天喜地、弹冠相庆时,耶律淳、耶律大石已率领燕云的三十余万辽人放弃燕云、展开西迁,早与耶律大石达成共识、缔结密约的西夏皇帝李乾顺派遣大将李良辅率领精兵三万一路向东,迎接耶律淳、耶律大石,并且向其提供了大量辎重物资。在西夏的帮助下,耶律淳、耶律大石最终抵达位于辽国西南地区的可敦城,当地水草丰美、人口众多、畜产丰富,还有上万辽军驻兵,接下来,耶律淳、耶律大石开始以可敦城为根基,以西夏为后盾,厉兵秣马、励精图治,修生养息、积攒实力。——李乾顺帮助耶律淳、耶律大石,不只是战略,还因为李乾顺和耶律延禧存在着甥舅关系,李乾顺的皇后耶律南仙正是辽国皇族之女,李乾顺长子、西夏太子李仁爱正是耶律南仙所生。

迁移三十余万人,这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程,但耶律大石做到了,除了他自身的本事,他还有三大天时地利:

第一,他现在富可敌国,他从夏华那里得到十万两黄金,从童贯这里弄到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还在燕云十六州搜刮到了价值二三百万两白银的钱粮财物,雄厚的财力让他事半功倍;

第二,金国此时正在穷追猛打着耶律延禧,暂时无暇顾及他,让他得到了宝贵的时间差;

第三,西夏皇帝李乾顺向他提供了接应和援助,因为李乾顺想把他变成西夏抗金的屏障。

以耶律淳、耶律大石为首的这股辽国残余势力由于根据地位于原辽国领土的西南,因此被称为“西辽”。西辽与西夏抱团取暖,同心协力地对抗辽夏双方共同的头等大敌——金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