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00颗心

南宁

100颗心 贝壳_606212194 1792 2019-04-29 07:07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东部山地)。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良凤江从南来,心圩江从北来,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汇口处,南北两边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线,把长形河谷、盆地分割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区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坛洛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

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于市北部的高峰岭,为一列褶皱低山,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也是名副其实。

南宁市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红水河、武鸣河、八尺江等。郁江在南宁及邕宁区境内称邕江,河道全长116.4Km,上游从距南宁水文站38Km的永新区江西乡同江村开始(俗称三江口),下游至邕宁区伶俐镇那车村止,为南宁市重要饮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积73728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90 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060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95.6 立方米/秒 ,多年平均含沙量0.24Kg/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95.6t/平方公里。邕江南宁市河段河床宽约485m,深约21m,平均水面宽307m,枯水水深8m~9m。邕江的上游分别为右江和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经西林县、田林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进入南宁市,河长707Km,流域面积38612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36Kg/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252t/平方公里

南宁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南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41毫米~1753毫米之间,其中南宁市区为1310毫米,上林县为1753.2毫米。南宁市辖区河系发达,河流众多,流域集水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郁江、右江、左江、武鸣河、八尺江、清水河、良凤江、香山河、东班江、沙江、镇龙江等39条。最大的河流是郁江,流过邕宁区,也流经横县。右江的下游经过隆安县,在南宁市宋村附近与左江汇合形成郁江。郁江(南宁水文站)平均天然径流量397亿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382.5亿立方米。熔岩地区地下伏流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地下水调查和分析,南宁市辖区多年平均地下水量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1.1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2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为15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556亿立方米左右。各江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较少,绝大多数测站均为每立方米0.1公斤~0.5公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