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皇上息怒:惹上无良妃

第三百一十七章相国府的决策

  

方玉笙在后宫打死相国府的家养侍女小桃立威的事情,自然传遍了整个朝廷。朝堂的大臣们稍微明白其中内情的人,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有的甚至,轻皱眉头,仿佛预感到不就得将来,会有一场极大的风暴袭来,不仅仅是在后宫。

相国府里,江老相国轻易不动怒的脸上竟然密布着一丝丝怒意。整个相国府的人整天都小心谨慎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连话话都不敢多说一句,生怕惹得这位老人发怒。

相国府居于都城最宽阔繁华的一条大街上的东边。青石铺成的街道异常平整清洁,街道两边的商铺林立,卖各种吃食的小贩每天都从城外各个地方进城,想从这里寻找一个地方立足,以便将自己的一家所需要的银两挣出。

相国府的大门是极其的普通,看上去就是那很老很旧很古董的朱红色木门。但是就是这样的大门,谁也不敢说他失之威仪。大街上的人,从这个大门前走过,无论谁都是心怀敬畏的心情。因为大门的里面住着以为大楚的三朝元老,江相国。

在民间的传言里,有一句极其通俗的话语:树活百年不死是为神,人活百年而不死是为妖。江相国虽然不足九十,但历经三朝而不倒,其为人处世的手段必定不是一般人能够可比的。风雨自飘零,我犹高屹立于朝堂之上,这就是江相国的能耐。

江相国平时总是一副恬淡的面孔,如一位慈祥的长者,看起来和蔼可亲。然而,今天的相国府,却因为江相国的微怒而显得不同寻常。

江相国坐在府中议事堂的上座,两边分别是相国府长史范宇,门客蒋青,相国府教喻刘楚和相国府执事叶华。这些都是江相国所器重的人物,也是相国府的智囊,即便是在相国府也是轻易不会露面。

“陛下钦封方贵妃掌管宫印,我们江家本就失了这一招。如果再让她剩下孩子,荣登后位,那么我们江家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了…”江相国面无表情地对着底下的心腹说道。

“相国大人说的是,小姐的所为,也是逼不得已的出手,手段并无差池。只是没想到那方家的女儿却也是个凌厉的主,手段非同一般,行事也极为决绝。小桃那丫头一死,小姐如今一个人在后宫,恐怕孤立无援…”长史范宇首先开口分析道。

“范达人说的有理,但是某却以为,以小姐的心胸,必不会轻易被那方贵妃的虚张声势所吓到。以某的推测,咱么家小姐必定有后续的计策,咱么所需做的,就是能够及时地给予声援…”教喻刘楚是看着楚家的孩子长大的。所有进学,诗书都是他亲自启蒙。江家每个孩子的品行他都看的清清楚楚。

当他第一次看到江粤鹰用计策指使比她大几岁的哥哥做事情的时候,他就长长地叹了一声,可惜此子女儿身!

江府如今子嗣稀少,嫡亲的也就长子江玄蠡一人。其他的远房族亲,虽然人员也是众多,也不过是依附的蛀虫罢了。真正为江家的未来谋划,全心尽力的也不过江老相国和江妃两人。至于江玄蠡,从不屑于谋划这些事情。

“诸位对如今的局势可有什么好的见解?不妨说来让老夫听听…”相国大人淡淡地道。江相国历经三朝,所经历的大事,又何止这些。其心之坚硬如磐石,即便泰山崩于眼前,依然能够做到平心静气,脸色如旧。

“某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还请相国大人参详。某以为,如今小姐身边,定是缺乏称心顺手又忠心可靠的心腹侍女。相国大人不妨从相国府精选四个自小服侍过小姐的丫鬟,以为小姐庆生赠礼的名义送过去…”教喻刘楚说道。

“刘教喻此举自然是对小姐有利的,但是只是送四个丫鬟,这种皮毛的小事情,对于目前的形势又有什么助力呢?”门客蒋青说道,“以在下看来,现今我们并非没有在朝堂上打击方家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在朝堂上给方家一个痛快的反击,无疑是最好的声援了小姐…”

相国府执事叶华看看有些对立的三人,低下头,只是用心琢磨着每个人话中的意思。他奉行多言不如多做的原则,所谓言多必失,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说法。这议事堂上因为多说话,说错话而现在不知道葬于何地的人他也见过很多个…

江相国并非是如他们看到的那么和蔼可亲的长者。他的老奸巨猾,心狠毒辣的手段,他也是见过的。若非如此,江府怎能在这勾心斗角的朝堂上屹立不倒?

“蒋兄,这送四个小丫鬟可没有你相像的那么简单。恐怕是蒋兄并没有参透我说的意思吧?现今相国府最大的危局是什么呢?朝堂上大臣议论的焦点又是什么呢?是方贵妃打死了相国府的一个府养侍女。满朝的大臣们都眼睁睁,或者背后悄悄关注着我们相国府的反应。再送去四个府养侍女就是我们最有力的反应。”刘教喻看看江相国,看他没有制止自己的意思,于是接着说道。

“你方贵妃打死我们一个,我们相国府送进去四个。这四个你还能够用什么手段再打死么?这就是的们的发声,虽然不言,但是谁都明白。这是相国府的反应,是反抗和不惧。这个举动虽然极其细微和无足轻重,但是却能最有力地改变目前朝中的舆论走向,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要选的这四个丫鬟,都是素来忠心,又经过**,心思玲珑的,必会成为小姐最有力的助手。在后宫角逐的关键时刻,能给小姐以极大的帮助。”

刘教喻一番话说下来,不仅仅令蒋青无话可说,就是其他人也是暗暗点头,以最细不可察的方式带给相国府最有利的转机,是江相国一贯使用的手法。这个建议,必然会得到江相国的支持。于是他们都把目光转向了江相国。

江相国沉思了一小会,看了看众人说道“在朝堂上对付方家,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如果诸位对刘教喻的建议没有异议的话,就烦劳教喻就同执事一同下去准备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