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侯门娇女:一等世子妃

第九十四章赵氏兄妹

侯门娇女:一等世子妃 若夕1 3726 2019-04-13 09:17

  

文清的目光再次外眺,能看到在稍微宽一些的巷子口整齐地摆着一排小贩,他们没有固定的店铺,只有一辆板车推着,有卖糖人的小贩正在低头做着一个糖人,摊子前的小儿郎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得口水直流,另一旁有那扎了摊子有名贵木头的边边角角雕着好看的手艺。

“清儿,快过来坐。”蒋氏招呼着。

文清回身,原来不过一刻钟的功夫,茶水,果品,衣料、首饰俱都摆在了这间小阁楼里。

“倒是好功夫。”赵大这速度,可真是杠杠的。

“那可不,这赵大一共三兄弟,并一个妹妹,都在替咱们夫人管着铺子,一家四人,都忒有本事。”柳嬷嬷替蒋氏和文清各自斟了一杯茶水在青花瓷茶杯里。

文清此时心中正怀揣着某些不能与人言说的事情,感受到了钱财的重要性,此番听得柳嬷嬷一说,立马心动了,详细地将这赵家四兄妹的事情好好的了解了一番。

却原来这几个人是定远侯爷奶娘的孩子,奶娘去得早,他们那时还小,原本他们是要被放出去随便安到哪个庄子上去的,当时被还不满十岁的定远侯爷去求了老太爷将他们给留下来,全都定在了房里,当的当长随、小厮,最小的赵四娘便做了院子里的丫头。

大了一些,定远侯爷便对他们各自都做了一番安排,任了外院的管事,再后来,蒋氏嫁过来,手头上揣着的嫁妆铺子多,但是,蒋国公府合家都是兵将之家,家里少有极善经营生意之人。

蒋国公那一代里面,手上统共才培养出了一个沈福礼,只他也只能大概管着蒋国公府的那些铺子,似蒋氏这种已经出嫁了的嫁妆铺子,自是不好再交到他的手上,定远侯爷这才派了身边的这四个人拉去给蒋氏相看,倒是合了蒋氏的眼缘,先前由着沈福礼带着,大概把他们培养了一番,又考查了一通,难得的发现,他们竟是十分具有生意头脑的人。

蒋氏便像是捡了宝似的,将他们的身契都握在了手上。

定远侯宠爱蒋氏,自然不会有异议。

这一管就是近二十年。

“那铺子里的生意一直都很好吗?”文清喝了一口茶水,这是苍山普洱,茶香清甜,入口有味。

柳嬷嬷上前答了:“前头几年倒挺好,只今年一年,好似利钱薄了几分。”蒋氏不耐烦看那些数字账簿,往日里都是定远侯爷与柳嬷嬷一道替蒋氏看着的。

蒋氏便只负责拿箱子锁银子。

知女莫若母,文清眼神动了动,蒋氏便知道了:“可是清儿有什么疑问?”蒋氏其实也是早就问过了。

若是只薄得一两分倒也罢了,但毕竟一下子竟少了五分的利,这相当于,此间铺子本是一年要净赚得一万两白银的,但是,实际上,今年却只赚得了五千,相差甚远。

“是哪一间铺子?”文清听着柳嬷嬷这话,好似不是指这一间。

“前头不远处那家首饰铺子,名唤珍宝阁。”

文清的目光便看向放在案几上的红漆托盘上面,里面放着好几套头面,俱是取材上层,做式精细的物什。

晶莹圆润的南珠,如同鸽蛋大小般的红宝石,还有被斜射进来的太阳光照着发出耀眼光芒的赤金首饰。

“这般好的成色,这般精致的打磨,大概是可以卖一个好价钱的。”

文清自言自语。

在这古代待得久了,定远侯府里将氏又不曾短了她的首饰,看得多了,倒比从前万事不知的时候,还多了几分见识。

“可不是,清儿你可知这款作价几何?”蒋氏放下茶杯,拿起的是一去坠着点翠鸟纹图案的玉簪。

簪体笔直纤长,簪身精细雅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文清摇摇头,她对这个时代的钱币刚刚才有了一个极其模糊的认识。

“单它一支,只说出自咱们珍宝阁,便得卖上一百两银子。

就它,一百两?

文清咋舌。

这里寻常人家十两银子就能过一年了。

这去玉簪子那可真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了。

文清看着那一盘子的首饰,心中狂热,面上不显,只做了一副好奇模样:“这物件既是如此之贵,那这一盘子了,岂非……我看,我还是不选了,留着卖银子多好。”

银子比这实在。

蒋氏被文清略显得稚气的话逗笑了,就连昨日里知道那件事情之后,所有的不郁情绪都去了十之有二。

“你啊,你啊,教我说你什么好,咱们家不缺这个,你若是喜欢那等实在的黄白之物,娘便将这几个铺子都交予你了。”

蒋氏说着,低下头,眼睛里染了一抹悲伤:“反正,这些铺子,日后也都是你的。”

母亲的嫁妆俱是给自家的孩子留的,若有儿子,便将大头交予儿子,若如蒋氏这等只一个女儿的母亲,她的全部身家便俱是文清一人的。

文清心中本该喜悦,这可是从天而降的大好事,但是,看到蒋氏眼中隐隐含着热泪,她的笑容是怎么也起不来。

“银子固然重要,却也没有娘重要。”

文清这话却是说的真心的,也实实在在的说到了蒋氏的心底深处。

她略略深呼吸一口,不管怎么样,至少她还有文清在身旁陪着她。

日后她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谁也别想趁着她势微踩着她。

几人闲话家常了一会儿,文清心中雀跃。

蒋氏看着文清那双会放光的眼睛,心中已然明白:“这便出都出来了,不如就此上街逛逛去。”

此话一出,文清心喜,柳嬷嬷却是担忧得不得了。

“夫人……”开口欲劝,却被蒋氏瞪了回去:“怎么地了,我亲自带着女儿出来,还戴着帷幕了,哪里去不得?”

柳嬷嬷本也是尽着本分提了一句,见蒋氏不理,也只是无奈,再回头,便见文清双眼清亮,放着光,只灿烂无比,便叹息一声,退下不提。

蒋氏带着文清,走了一路,将金雀街,从街头逛到了街尾,文清看着这一番热闹,是个铺子都往里面钻去看看。

期间经过了之前她们选首饰的那家店铺,里面只有一个店小二在,据说掌柜的出门货去了。

蒋氏并未说甚,柳嬷嬷只道了一句:“往日里倒不见他们两口子都往那边去的。”

文清又好奇便多问了一句:“这是怎地?”

却说这些珠宝首饰之类的货品,多是女人懂得些,所以,这家铺子乃是赵四娘在管着,她嫁了定远侯府上的一个小管事姓李名家良,现在是两个人一并管着,往日里有那行商大贩南来北往的挑了货过来,便由着赵四娘去看货,李家良在此看店。

故而,今日柳嬷嬷见两个人都不在,才有此一说。

蒋氏不在意,文清却多了一个心眼,当下就盯着那店小二多问了一句:“到底是你们赵掌柜的去看货了,还是你们李掌柜地去了?”

店小二有两个,一个是十七八的小伙子,肤色黝黑,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眼睛大大的,瞪得圆溜溜的,倒是挺实诚,一听文清说话,清润好听,还未答话,先就红了脸。

“是……是赵掌柜的去看货。”

他还欲再说,便被另一个长得微胖,微白同样年轻的小伙子给拍了一下手。

黑小伙儿立时不敢再开口了。

至于到了后头,李掌柜的那事儿,他没提,文清因见他眉色之中,似是有勉强之色,便也不提,只问了他们的名姓,才知,黑的瘦的姓沈,小名叫狗蛋,大名家贫没取。

白的胖的,叫李银根。

听着这姓,文清心里隐隐有着一丝怀疑,想着,此时不是追究这事的时候,反正蒋氏先前有言,要将这两家铺都交给她,她日后有的是时间来折腾这些事。

现下专心逛街才是正经,毕竟这般好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直逛到午时时分。

文清只觉得头顶上太阳渐大,空气里就连吹的风都带着热气,风呼呼而过的时候,就好像一个暖风机放在她的头顶上,隔着帷幕,都阻隔不了那股暖流。

“饿了吧?”蒋氏除了不通庶务之外,对文清的表情,神情,以及情绪方面倒是照顾得极其周到。

才见文清抚了小腹,立时就发现了她的不对劲,看看日头,来时还灰蒙蒙的一片,此时已经冲破了云霄,站到了众人的上头,如同一道骄傲的光束,高傲的俯视着众生。

午时了,也该时候吃午饭了。

“这条街市上别的没有,就吃的和用的最多。”

文清一听来了兴致,自来了古代,她只在侯府里用过饭,要不就是在庵里,寺庙里,还不曾在这街市之上用过,一时之间倒是被勾起了几分兴致。

“要用饭食,自然要数宝厨楼。”

说起这些,蒋氏倒有话说。

“娘如此熟,以往是经常来的罢?”

蒋氏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只不过须臾之间,

“在你父亲还在的时候,是经常带着我出来的。”这一说起来,难免就又说到了定远侯爷,满满都是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