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侯门娇女:一等世子妃

第一百四十八章蒋国公府

侯门娇女:一等世子妃 若夕1 3839 2019-04-13 09:17

  

老何氏巴不得她早早的走,也不留她,连忙站起来,示意刘嬷嬷送客。

文清跟着站起,心神飞扬。

蒋国公府里,她虽然才只去过一回,但是,那里的人,与定远侯府的人相比,给她的感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定远侯府说是她的一家人,但是,每个人都在各自算计着这仅有的荣耀和好处,但是,蒋国公府里的人,并不需要怎么计算,他们每个人都上进有能力,各个功勋在身,是最受承元帝倚重的忠臣良将。

这就是有本事与没本事的区别。

有些人自身没有能力,便只有啃老本,一个两个都来啃一块肉,便自然就要抢夺,唯恐哪一个多啃了一口去。

而蒋国公府却不需要这般,各自都有能力,所以他们并不将已经取得的成就放在眼里,毕竟,他们完全有能力取得更好的。

再者与家世、家教也有关。

而且,蒋国公府里是真没有孙女儿,文清这个外孙女一去,自然十分的吃香。

秋日的气息还不浓,只街边吹过的风中,带着些许秋意。

马车辘辘,一到了国公府的大门,便看见府里尚在盛京城里的两位表哥迎了出来。

他们齐齐站在国公府那道威武的门楣牌匾下面,气势雄壮,让人看着,只觉得气势宏大,心生振奋。

大门外面,文清和蒋氏不方便下马车,他们便一路护送着,直进了二门。

文清在二门里的那道月洞门下,她看到了国公府里的几位舅母。

丹樨树下,苍翠的树叶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暖暖的打在众人的脸上,光影斑驳。

她们身着裁剪得体的华服迎将出来,身形俱都窈窕,气质大方得体,面带笑容,看着异常的亲切,半点没有架子。

这才是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簪缨世家。

不是定远侯府那等半路出家的府邸能够相比的。

文清看一眼蒋氏,只见她因着回娘家,眼圈微微有些发红,似是感慨颇深,连忙扶着她:

“娘,回到外祖家,这是好事。”

所以,不要流眼泪了。

蒋氏自觉当着一众嫂子和侄子辈的流泪,也有些没脸,便捡了帕子,用力的擦拭着。

“我……使得,只是忍不住。”

这样的感受,不是任何人都能感觉得到的,非得他们这种外嫁女,再加上老何氏那样的极品婆婆,才能感触得这般深刻。

“回家真好。”

蒋氏见所有的嫂子的目光都看在她的身上,连忙感慨一句,将大家的话题给引开。

“正是这个理,这里是国公府,永远都是你的家。”老梁氏颇为权威的道了一句。

文清和蒋氏一下子觉得心里头温暖起来。

蒋氏的几个嫂子看着两人的目光,也是怜爱有加。

夜深之际,夜鸟呜鸣着,扇动翅膀划破了苍穹,从一片乌云之下飞到月亮下面,渐渐的变成一个小点,越飞越小,直到看不见。

文清凭栏而望,看这夜色,只感今晚的月似乎异常的温暖,尽管此时还只是新月,如同弯弯的月牙一般挂在天际,却让她的心中暖意流过,无限柔情挂在心头。

翌日起来,便是七月初六,七夕乞巧节的前夕。

大乾朝的七夕节,主要便是为着大乾朝的少女们而准备,目的自然是乞巧,因而,大家便都将七夕节称为“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

大乾朝的乞巧节活动非常丰富。

有人穿针乞巧。

这一般都是后宫之中的贵主娘娘们带着宫女登上皇帝专门为七夕节而建的七夕楼,登台,以五彩丝线穿九尾针,此穿针之法相对较难,便有赛制,先穿完者便是得巧,后穿完者谓之输巧。

得巧者可得到贵主娘娘们事先赏下的珍珠布帛等物,若有那等姿色良好的,还极可能会在当夜得到皇帝召寝,然后但可一朝飞上枝头做凤凰。

另在民间便有喜蛛织网应巧。

好比此时,文清看着自已面前摆得满满的蜘蛛盒子有些哭笑不得。

“二表哥,我已经有了。”昨日夜里,她便已经与云裳亲自往后花园子里,捉了一只。

“不行,你的太小,蛛网肯定织不密。”

二郎生怕文清不要,脸上一脸的严肃,只他的模样长得英俊,此时做了这个严肃的模样,却把文清逗乐了。

“那三表哥……”文清又看着站在另外一边的三郎,他更夸张,手上带着两个盒子,身后跟着的小厮长平手上还带着两个。

这么多蜘蛛,她到底该先用哪一个?

文清为难了,心里对于两位表哥的爱护高兴是高兴了,但是,这样的选择不好做吧。

三郎见文清一脸为难,不由得嘻嘻笑着:

“我听说这个是越多越好,你等下尽数往那院子里放着,看看,谁织得越多,就要谁?”

文清眨眨眼睛,还可以这样吗?

二郎也反应过来了。

“是,是,是,以前姑母也是这样的。”

那会儿的事情,文清突然想起来了。

母亲以前当作笑话说给她听了的。

道是她年年用喜蛛乞巧之时,便都有五个哥哥替她抓喜蛛,一人抓一只,就得五只,更何况,他们谁都不会只抓一只,因此,她每年乞巧都有十好几只了。

然后还果然如同二郎所言,谁织得更多,便将那只当作她的喜蛛。

一旁的蒋氏听着他们这些没有长大的言语,突然也好似是回到了以往的岁月,一时之间,心生感慨。

那会儿的无忧无虑,又谁想得到,如今却是这般的悲愁凄苦了?

知女莫若母,老梁氏岂会看不懂蒋氏的心事,不由得伸手拍拍她的手背,以眼神安慰着她:不管怎么样,她都还有娘家。

蒋氏眼神一柔,心中一酸,重重的点头,目光移上文清,只见她笑靥如花,却是好不娇美,心里一时又欢喜起来。

索性文清对七夕节这个节日并没有什么多余的感觉,便就依着二郎、三郎的话,还真将所有的喜蛛都放在了院子里了。

再摆上一盘子果品,专门就等着蜘蛛半夜里来织网了。

文清放好之后,回过头来,看着二郎和三郎,只见他们两个人彼此横了一眼,似乎在暗暗的较着劲儿。

文清的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愉悦之意,脸上笑容飞扬。

这样的表哥才是真实的,哪里像是定远侯府里的那些人,做什么事情,都是藏着捂着,但凡是抓住一点点小小的把柄便想着要将所有的事情,都给扒开来,唯恐一时没有把别人踩下去,人家又自已浮上来了。

“姑娘,明日里乞巧过后,夜里是可以出门的。”云裳陪着文清逛着国公府里的花园子。

其实说是花园子,但是真心没有什么逛头,除了松树,便是柏树,连一盆花栽都没有。走过花园的尽头,才能看到几点翠生生的绿,那是青竹,长长的杆,笔直的上去,碎叶的形状,缓缓摊开,长势十分喜人。

怪不得蒋氏在定远侯府的院落叫松竹院,这原来是家学渊源啊。

“这里连花儿都没有,明日里,若是姑娘想要摘朵花儿戴,只怕都不好找了。”

春兰不由得有些无奈。

到处看看,全是假山石亭,松竹,翠柏。

处处都流露着一派硬朗的线条,充分显示着这家主人的武将作风。

“戴什么花儿。”

文清轻轻敲打着春兰的肩膀。

她什么时候戴花了,再说了,现在守孝了,就算是戴着素花,也不太好。

“这哪里是咱们姑娘想戴,还不是春兰姐姐自已想戴,又不好意思说,便拿了姑娘作筏呗。”一旁的冬梅是个鬼精灵,连忙答话。

春兰咬着牙,手一伸,挠上她的胳肢窝:“小丫头,就你嘴巴甜,会讨好姑娘。”

两个人嬉闹起来。

文清自在一旁看得心神舒缓,也不去管她们。

蒋国公府里,气氛融洽,走在每一块青石砖上面都能感觉到一阵阵放松之意,不说自已,自从到了这里,夜里睡觉都松快了几分,连着这些丫头们,也都大胆自在了一些,说起玩笑话来,玩闹起来,更是自由自在了。

“别庄在哪里?”趁着几个小丫头都离得有些远,文清招呼云裳来说正事。

云裳会意,快步过来:“不远,就在金雀街后面的铁牛巷。”

对于七夕夜出门之事,文清心里早有计划,云裳又最是明白文清的人,不用她怎么吩咐,便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打听好了。

文清点头,越发觉得云湛将云裳送给她,她倒是拣到宝了。

虽然有些事情,云裳打理不了,做衣裳,绣花,打络子诸如此类之事,但是,如这种出门跑腿的事情,春兰、冬梅、秋菊也是谁都做不了,索性有些分工,倒也不错。

文清嘴边含了一抹笑,一开始她听到云湛是在别庄的时候,还以为是在城外的郊区,没想到,就在城里头,而且还是城中心的地段,不由得有些疑惑的看着云裳。

“这是老侯爷的产业。”

如今老侯爷虽然将侯位让了出来,但是,他名下的那些产业,却并不是由侯爵来继承的,而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私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