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三小姐的逆袭

第151章前朝蛊祸

三小姐的逆袭 烟雨蛋壳 3326 2019-04-14 06:57

  

文慧公主相信定是有人要害宣宇,从宣宇和朱国公府二小姐同时中春药那件事开始,就是一个阴谋。他派人去调查了那日和宣宇一起去青楼的几位公子哥,那几人虽然最近不太出没于公众场合,但是却都是健健康康的在家中待着,没有人出现和宣宇一般的症状。

因此文慧公主更是坚定了有人要害宣宇的想法,她一边想法求太后让周院首来给宣宇诊治,一边在嘉轩帝面前哭诉。只是考虑到朱贵妃和朱国公的势力,文慧公主没有敢将宣宇和朱二小姐的事情如实禀给嘉轩帝知道。现在是为了救宣宇的性命,她不得已才将实情告诉了周连赢。

后来文慧公主得知周连赢是周院首的同门小师弟,周神医仅有的两位弟子之一,医术和周院首不相上下,而且是在刑部任职,就放弃了求太后的想法,毕竟太后自己的身体离不开周院首,文慧公主又不是太后亲生,她知道太后同意的希望不大。

文慧公主将全部精力用来求嘉轩帝将案件交由刑部顾尚书亲自查办,嘉轩帝禁不住文慧公主日日进宫哭求,果真答应了她。

她第二日就找到了顾尚书,请顾尚书派周连赢前来诊治宣宇。

因此,周连赢到达驸马府的时候,才能看见文慧公主亲自在大门口等着,因为周连赢的出现是文慧公主一步一步求来的,他现在就是宣宇唯一的救星,文慧公主怎么可能不重视。

听完文慧公主的讲述,周连赢沉默了一会,半晌,才对文慧公主说道:“公主,下官对公子的情况已经有了定论,只是……”

“没关系的,周大人请直说,本宫能受的住的。”见周连赢稍有犹豫,文慧公主赶紧说道。

“那好,下官就直说了。”周连赢见公主态度坚定,就直说道,“公子这不是中毒,而是中了蛊。”

“蛊?什么,你说的是那种邪术吗?”文慧公主惊讶道。

听到周连赢说宣宇中的不是毒,而是蛊,文慧公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中握着的茶杯“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碎瓷的声音清脆刺耳,文慧公主却如同没有听见一般,躺在床上的宣宇也是丝毫没有反应。对于文慧公主的反应,周连赢到是不惊讶。他踢了踢脚边的茶杯碎片,端起茶来喝了一口,等着文慧公主缓过神来。

文慧公主这么惊讶,和前朝皇宫中发生的那场皇族讳莫如深的“蛊祸”离不开关系。

宫中的妃嫔们,尤其是那些诞有皇子,又想争夺皇位的妃嫔,在互相斗争的时候,总是手段众多。各种阴险的,狠辣的,偏门的,阴谋阳谋,真情假意,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用到蛊术的却是不多,因为蛊术太过阴毒,伤害的往往不止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会伤害整个皇族的子嗣。

因此,历朝历代,虽然宫中争斗不止,皇帝也允许这种争斗,但是一旦发现有人使用蛊术,那必是严惩不贷。

但是为了那个无所不能皇位,人心总会抱着侥幸的心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心的人想着,只要能登上那个位置,一切就可以被抹去,也是因此晾成了前朝震惊朝野的后宫“蛊祸”。

那一次世故差点伤了先帝子嗣的根本,先帝的皇子死伤过半,最后才给了文若的祖上七皇子和与现在的嘉轩帝两人争夺皇位的机会。

先帝即位时年纪已近四十,西晋朝国力强盛,民生富裕,没有大灾,也没有兵祸。在这种情况下,先帝渐渐有些骄傲轻浮起来,广纳妃子,普选秀女。

太后娘娘就是在先帝即位之后第二次选秀时入的宫。那时候后宫颇为充盈,先帝虽然年近四十,但是保养得很好,看上去就像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精力也是颇为旺盛。

即位之前先帝就已经有五子,这两次选秀进宫的妃嫔,又一一为先帝诞下了十几位皇子,等到先帝五十岁的时候,这些皇子们都已长大,但是先帝却认为自己年富力强,还在不停的纳妃。

与嘉轩帝不同的是,先帝在即位的第一年就立了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为太子。原本对于帝位,其他人应当死心了才是。

可是太子性格软弱,于朝政上没有什么作为,远远比不上其他的成年皇子。

有一次皇宫家宴的时候,先帝提到道家升仙长生之书不知道是真是假,被有心的皇子听了进去,就到处搜罗名声在外的道长,请进宫来为先帝讲道。先帝十分高兴,从此有些弃佛信道的意思,只是当时的太后亦是信佛,先帝并没有直言废弃佛法罢了。

后宫的妃子们见先帝信起了道术,也都投其所好,纷纷让自己的娘家去寻找有名的道士,这里面就有一位是来此武陵源张家界的道士也被请入了宫。

武陵源张家界位处湘西,正是接近苗族聚居地的名山,这位道长虽是汉人却是精通蛊术。他进宫后,很快就得到了当时请这位道士入宫的妃子的信任,将他引荐给了皇后。

皇后一直忧心于太子的懦弱,害怕太子储位不保,见到这位道长之后,慢慢的将自己的心事吐露了一些。这位道长既然愿意入宫,自然是有一些野心的。了解了皇后的想法之后,就冒险把自己精通蛊术的事情告知了皇后,他知道皇宫是禁止用蛊的,但是富贵险中求,若是自己真的帮助皇后保住了太子的储位,甚至扶持太子等上大宝,那自己以后飞黄腾达,富贵地位不在话下。

皇后听了之后并没有斥责道长,只是严令道长不能将此事告知她人,也没有说自己要用。

道长心中疑惑,不知道皇后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因为进献道长有功,其他几位年长的皇子慢慢得到了先帝的喜爱,先帝对于性格软弱的太子越来越不喜,终于有一天,几位道长居然同时向皇上进言,说是太子命格太弱,不适宜继承皇位,若是登上大宝,将不利于江山稳固。

若是只有一位道长进言,先帝还会认为是某位皇子在后面指挥的,但是这几位道长分别是不同的皇子进献,还有的是自己派人寻来的,他们同时进言,对于已经深信道术的先帝来说,影响力很大。

但是先帝明白,更换太子不是小事,很有可能动摇朝廷的根基,引起人心浮动,朝局不稳。因此没有立即动作。

这件事传到了皇后的耳中,皇后明白,那些道长的进言定是几位皇子一起操作的,连皇上自己派人请来的道长也是被皇子们买通了,什么命格太弱,都是借口。自己若是再不动作,太子的储位就真的保不住了。太子一旦失去储位,自己的后位很有可能也会被人抢去,她的娘家也就失去了依仗。

想到这些,皇后下了决心,派人将那位懂得蛊术的道长请了过来,两人商议了一天,决定对太子储位有威胁的那些皇子用蛊。

蛊术确实是厉害,没多久,对太子有威胁的那几位成年皇子就纷纷出了事,有的是得了怪病,有的是和侍妾同房时突然暴毙,有的无法行动,有的直接成了植物人。

太医们急得团团转,却是找不出原因,先帝这下也着急了,可是那时候周神医正好请假去了南边云游,出了周神医,谁也无法保证能治好这些皇子。

先帝终于没了心情在研究道术,将这些皇子请来的道长纷纷遣了回去,让他们先想办法治好各自的皇子再说。

这些道长们虽然会炼丹,有的还略通医术,但是哪有人懂得蛊术,于是一个个都灰溜溜的偷偷离开了京城。

原本若是只局限于此,此次用蛊,可能不会被先帝发现。可是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皇后见蛊术如此神奇好用,为了确保太子登位万无一失,她竟然打起了先帝的主意。

太子是谁毕竟是先帝一句话的事,万一哪一天先帝又对太子不满,想要换掉太子了怎么办。皇后询问道长,能不能用蛊术控制先帝,道长听到皇后的要求,心里也是咯噔了一下,皇上可是有真龙之气的人,这种邪术最怕的就是真龙之气。他犹豫了一会,最后咬了咬牙,告诉皇后,他用自己的身体养了一只蛊,可以试着用来操控先帝。

但是若是先帝身上的真龙之气发作,可能会压制住蛊术,这样他和先帝都会昏迷,但是他和先帝之中任何一人都不能死,一旦死了两人都会死去,蛊虫会自动从体内爬出。而这只蛊虫是之前控制那些皇子的蛊虫的母虫,一旦母虫离开宿主,很快就会死去,那些子虫也会离开宿主,那么用蛊的事情就曝光了。

皇后听了道长的话,思考了很久。因为之前进行的太过顺利,对于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皇后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她对道长保证,只要太子等上大宝,就封他为国师,保他一世富贵荣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