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雁丘词

第八十一章失恃之痛

雁丘词 繡眼 4369 2019-04-14 07:00

  

石细细观望这座灵谷,谷地平坦,群山环绕,山壁又陡峭无比,将谷地与世隔绝,唯有细窄的山缝可达外界。远望而去,一抹悬泉瀑布沿着峭壁直泻而下,飞漱其间,注入湖中,湖面不时蒸腾云雾,如梦似幻。

石走向湖畔,清澈见底,但湖中不像他之前所见的其它湖泊那样有鱼虾,竟是无一活物,石觉得古怪,蹲下身,掬饮湖水,湖水甘甜顺口,滑入肚中,似有灵气自肚里流贯全身,通体舒畅,见到湖水奇异,此处当真是伏羲所言之灵谷!

确定寻到灵谷,湖水蕴含灵力,才饮些许就觉得浑身舒服,若是长久饮此泉修练呢?难怪窫窳不愿舍谷离去,伏羲又要他守住此谷,任谁见了,都会知道这里是块宝地。

石瞧望四周,看到远处的山壁上,离地数丈高之处有座石台,石台上有洞,若为天然洞穴,石壁上应该不可能会有石台突出,猜想可能是后天所制。石好奇过去,瞬息换位,人早已踏在石台之上,石瞧望洞口,洞内黑暗一片,心想该不会还有窫窳之外的灵物存在?

这么一想,石绷紧神经,缓步踏入洞穴,虽然他能暗中视物,但为求谨慎,开掌聚火,充当火炬照明之用。

石走在通道之中,随意伸手摸了石壁,触感光滑无比,的确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被刻意造出,当他走到一处岔口,随意往右边走去,走至尽头之处,窟穴圆顶,内侧之处的地面还略为高耸,像座宽广的台面,石瞧望石窟,并无他物,便踏出石窟,往另一处岔路走去。

石走向左方通道,走到末端,是一座更为宽广的方顶石室,室内地上铺满干草,石蹲下身,细瞧草茎,这些草茎都有被压过的迹象,似乎曾有生物在此处躺睡过,伸手一摸草茎,却惊见碰触之处竟化成灰!

石见干草瞬间化灰,略有惊吓,但定下心神转念一想,发觉可能是干草摆放过久,此洞又无外力吹化,又蕴含灵力,使物不腐,以致结构已崩毁却仍保有外形,此时遭到外力一碰,便瞬间解体成灰末。

石瞧望室内,也无异状,回头走出山洞,散去掌焰,走在石台之上,往下眺望,谷中美景尽入眼帘,远远又见得群山迭嶂,萦青缭白,美不胜收。

石猜想造出这座山洞的是谁?原本猜想是伏羲,但伏羲说过祂不知此谷位置,也不曾来过,所以不会是祂;又猜想是窫窳,但窫窳似乎居于湖中,倘若窫窳住在洞内,那这洞里应该会有活物进出的迹象,可却是一点也无,又不像是窫窳。

想起那草茎化灰之事,料想造此洞穴者已相隔久远,说不定早已辞世,否则也不会让窫窳占据此谷。

石又到山谷周围巡视一番,确认安全无虞,也无其他灵物存在,便放心地住下来,返回山洞,布置了一番。

之后,石便定居幽谷,照着母亲九尾狐的意思专心修练,期间偶尔会有奇兽闯入意图抢夺,所幸石都成功打败,保住山谷的所有权。山谷隐蔽隔世,石又专注修练,心如止水,不知不觉已过了四千年,此时石已修成八尾,再过数百年就可修成九尾,若不是尾数增加,他完全不晓得又过了千年。

这段期间他一直是独自一个,石从小便离群索居,倒也习惯这种孤单的生活,只是约二千年前意外闯入一只名唤“鶌鶋”的鸟,从此就赖着不走,石见怎么驱赶都无效,只好放任鶌鶋在山谷里生活。

石有感于偶尔会有外人闯入,自己又相貌奇异,深怕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在鶌鶋闯入后,也正好修成六尾,真气足够,发动伏羲教他的结界法术“迷乱隐壁界”,施展结界将山谷笼罩,从此再也无人、无兽能进到谷中,成为一个完全隔绝独立的世外桃源。

一日,石坐在山洞里的书房观看天书,四千年过去,他想知道青丘国状况如何?母亲过得怎么样了?

离开青丘这么久,青丘国依然完好吧?版图有扩张吗?母亲是否又战胜别国守护兽了?黑齿国又有猎杀青丘境内的狐兽了吗?

几番的疑问,随着时间的流逝、尾数的增加,心中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最后,终于禁不住心中的疑问,按捺不住思绪的波动,施法观看天书,想知道青丘国与母亲九尾狐的状况。

石将真气灌到天书上,天书散发出柔和的光辉,随即浮现出文字。

“啊,有了。”石观看天书上的文字,缓缓念着:“《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看到这,石惊呼一声:“九尾白狐?是娘!”

看到有母亲的下落,石心里激动,继续阅读。

“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石喃喃念着,震惊得失神发愣。

“娘……化成人形,嫁给大禹,名曰‘女娇’?”石错愕无比,他记得母亲说过,像她这种天生灵兽若要变成人形,就必须自毁修行,石不敢置信母亲为了嫁给禹,竟情愿化人?

石想起太古时期,水患频传,每逢洪水肆虐,就损失惨重,治水之事刻不容缓,有能力治平水患者,会被视为英雄,而他曾在书上看过,禹治水有功,德劭誉隆,被尊称为大禹,在舜死后,大禹被拥戴为共主……

遇到如此为公无私、怀德谦逊的大人物,难怪母亲会倾心托付,或许,母亲是真心喜欢大禹,才情愿化人,既然母亲寻得真爱,做儿子的理应为母亲高兴才是。

“那后来娘跟大禹怎么样了?青丘国呢?”石想知道母亲的下落与青丘国的发展,再度施法搜寻相关记载。

石见到女娇嫁给大禹后,涂山便归为大禹所有,而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的八世孙,当时掌权者为帝尧。

黄帝出身轩辕国,战神农于阪泉,败蚩尤于涿鹿,成为人族共主,女娇嫁给大禹后,青丘归顺于轩辕国。

石继续施法搜寻记载,当他看到一连串浮现出来的文字,越是阅读,越是胆寒。

没想到,在他离开青丘之后的四千年间,世间竟转变得如此巨大,得知人界现在已是人族当道,妖族躲藏隐匿,神、仙、魔、鬼都各别迁移到天界与地界去,神州大陆早已被人族统一主宰,不再有许多分裂的部族小国,现今主掌人界中土的国家,是叫作“秦”,而主掌整个国家的首领,是叫作“皇帝”……

看到这,石怅然若失,愣眼念着:“青丘,没了……”

石觉得浑身发软,提不起劲,自己生长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国度,竟然在他离开之后的两千年,已经灭国。

想起自己还期待练成九尾之后,回到青丘,与母亲一同守护,也算是为了祈……

一瞬间,期望落空,回去的地方没有了,故乡已消失不在世上。

得知青丘国消失,石更担心母亲的下落,急忙施术观看天书的记载,寻到《汉书·武帝纪》的片段内文:“春正月,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驳麃,见夏后启母石……’”

看到启母石,石心里升起一股不安,继续看下去。

“颜师古注云:‘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化为石!”石惊呼出声,得知母亲化成石头,脑袋彷佛被重击般的痛楚,险些晕倒。

“娘!娘!”石惊慌呼喊,焦急地起身,迅速跑出山洞,施术乘云飞腾,想起他曾在书上看过山川地理图,嵩高山应该是在灵谷的东方,便驶云朝东方飞去。

石的脑中一片混乱,乱得无法思考,他现在只想赶快到嵩高山去。

一到嵩高山,石缓缓落下,望着四周苍凉荒芜、砾石遍布的山顶,他不知该如何寻找,石惊慌呼喊:“娘!妳在那里?娘!”

石慌张乱跑,四处搜索,想寻找母亲化成的石头。

“娘!娘!”

呼喊声不断,石更是心慌害怕。

慌,寻不着母亲下落。

怕,从此与母亲永隔。

石在山顶四处奔跑,频频寻找,找到最后,竟跪在地上,四处徒手拨开砾石,想找到母亲所化的那颗石头,“娘!娘!”

越是搜寻,越是慌乱。

越是呼喊,越是悲伤。

当日负气出走,竟成为永别,永生无法再相见。

悔恨、自责、悲愤、懊恼,瞬间涌上心头。

母亲的身影、关怀、慈爱、教诲,充斥脑海,更觉悲怆。

纤嫩素手禁不起粗石磨擦,顿时血涌,染红扒开的石坑,手指传来的痛楚,都不及他心中的剧痛,动作仍是未停。

良久,黄昏薄暮,石不知挖了多久?挖了多少坑洞?双手的血,流了又止,止了又流;脸上的泪,流了又干,干了又流。挖了一整天,石仍找不到母亲化石的位置,就算他挖遍整座嵩高山,也不知道那颗石头才是母亲所变。

“娘……”

石终于停下动作,望着被他挖遍的周遭,遍地坑洞,还沾染他的鲜血。

石跪在地上发愣许久,才慢慢回神,认清他与母亲永隔的事实,也寻不着母亲所变的石头。

石在心中不停地痛骂自己,骂自己沉迷修练,又拉不下脸回去见母亲一面,以致有如此遗憾。

只是事实无法改变,石唯一的亲属,他慈爱的母亲,永远离开他了。

石知道再找下去也是枉然,撑地起身,手上传来的疼痛,才让他发觉自己的手已经受伤得不堪,双膝也因跪地而磨破皮、渗出血。

石猛吞口水,舒缓喉咙的疼痛,嗓音变得略微沙哑,“娘,妳放心,石儿会照着妳的意思,努力修成九尾……”

石正要施术唤云回山谷,瞥见地上斑斑血迹,想起自己身怀强大灵力,血液更具有灵疗复苏之功效,暗骂自己不该让鲜血留下,否则这些吸收他血液的石头,很可能因而修练成精,造成周遭居民的不安。

这么一想,石摧动真气,开掌发劲,将被砾石吸收的血液硬生生吸出,血液逐渐汇集,渐渐旋成一颗血球浮于掌上。

石本想催劲发火,烧灭血球,但转念一想,既然这些血是为了寻找母亲而流,那么,就制成血珀,佩戴在身上,时时警惕自己,也拿来思念母亲吧!

“嗯。”下定主意,石招云踏上,捧着血球返回山谷。

娘,石儿会永远记得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