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再啟人生之重生七四

第六十四章出國回國

  

中華商場,建於民國50年,它是沿著中華路與縱貫線的八棟三層樓建築,分別為,分別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樓。他最初只是國民政府的臨時安置所。

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帶來了大量的人口,為了能夠安置他們。國民政府在鐵路縱貫線和中華路之間的空地,臨時搭蓋了大量的簡陋竹棚,作為一個臨時的棲身之所。只是,經過了一段歲月,此地越來越多人,達到了一千六百多戶。既不衛生,又妨礙市容,最終在民國50年拆除,改建成為中華商場,只花了八個月就完工了。因為客居此地的都是大陸過來的,擺攤販賣許多小玩意,所以才會改建成商場。

中華商場的建立,刺激了西門町的繁榮,或者說兩者互相影響。本來西門町的龍山區和城中區有鐵路相隔,可是中華商場的建立,使兩者相連,西門町原本就因電影院密集,人流眾多,中華商場一建立,使得人流向此移動。故而,吸引多家百貨公司落戶於此,全台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便是在中華路上。使得這一區域成為全台最大的商業娛樂區。

用過中餐後,眾人邊走邊逛,慢慢的往中華商場前進。沿途不時買些小吃,或是小玩意。過了陸橋,就到了鐵路邊的中華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給,眾女更加興奮起來。

中華商場八棟,共有1644個戶,每戶大概只有2坪大。八棟,每一棟都有不同的區分,像百貨公司的樓層那般。忠、孝兩棟,賣得事家電、音響、電子零件還有電腦軟、硬體。

仁、愛兩棟賣的是各種文藝類的商品,古董、字畫或者是台灣工藝品,都是在這裡,還有像郵票,錢幣…等等。

信、義樓主要是是各種吃食,因為當初逃難至此的人,天南地北都有,所以全中國各地小吃都可以在此處找到。和平兩棟就是賣衣服的,大人小孩買成衣,或是學生要訂做制服,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何育華,不論是前世今生,都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隨著幾人走馬看花的看著。現在中華商場旁邊的鐵路正在進行鐵路地下化工程,何育華知道,鐵路地下化完成後,大概再過幾年,為了台北的捷運工程,中華商場就會拆除,前世自己只有在電視上看到,今生既然都搬到台北了,總有機會自己一個人來逛個夠。

『唔,怎麼』突然間,林志玲一間店前面停了下來,結果她幾個朋友略為停頓後,就繼續往前,連林志鴻都這樣,何育華正困惑著,結果林志鴻回過頭來,給了他個眼色,就繼續往前。

『怎麼了,你要買隨身聽阿。』何育華走到林志玲身旁問道『對阿,我正在努力學英語,想要買台隨身聽或是語言學習機。』『看中了哪一台阿?』『這台比較好,SONY的,可是好貴,這一台比較便宜,可是…』『要就買吧,我送你,你生日快到了吧,當送你的生日禮物。』『我生日月底呢,再說了,這個好貴的,不好。』

何育華看了一眼林志玲看上的那款隨身聽,走進店內,跟老闆交涉了兩句,不一會就拿著包好得隨身聽出來,『來,給』『不要,媽媽說不能隨便收人家的東西。你拿回去給你妹妹好了。』『你不要?不要我扔掉了,我真扔了,在這裡扔了大概馬上被人撿走,到時候我可找你賠了。』

何育華糾纏了半天,也沒能讓林志玲收下,最後只好自己帶回去,林志玲最後沒買成,因為林志玲發現一起來的幾個朋友,連他大哥都不見了。

『都是你,這下害她們誤會了啦。』林志玲一邊往前找人,一邊嗔怪得瞪了何育華。不愧是志玲姊姊,即使是生氣,聲音都是這樣的嗲生嗲氣。待尋到眾人後,兩人又被打趣了幾句,林志鴻更是勾肩搭背的討功勞『怎麼樣,我可是給你創造機會了,要好好感謝我喔。』

幾人從中午,逛到了華燈初上,其中又去信、義兩樓,吃了小吃,又到最後的和平棟,看了很多衣服,何育華到最後都沒找到機會再跟志玲姊姊單獨處上一陣,連幾次找到機會想湊上去討好兩句,都被人家一個白眼瞪了回來。何育華不由得訕訕,感覺自己搞砸了,不由得他不沮喪。前世今生的兩場初戀,都是這麼個完了。

到了12月中,總算準備就緒,可以出發了。何國才託盡一切關係,總算從中插隊,緊趕慢趕得把回鄉手續辦完了。這段時間除了準備出國事項,還要準備禮物,何國才要把一些茶行的事項交接給何媽媽。何國才可以說是忙翻天了。

何國才決定帶兒子返鄉就醫和探親,陳秀琴也忙著幫兩人整理行李,這次回鄉,預計一待就要兩個月。兩岸對峙期間,台灣將對岸的生活形容的極為恐怖,人民公社如何殘害人民,那邊生活是如何落後、艱苦,所以如果不是為了治兒子的病,她很不希望兒子一開放就過去,至少比較瞭解後才過去。

相隔五十年終於能個返鄉,何國材恨不得把所有好東西,一股腦的都帶回家去。這種心情何育華可以理解,可是對於父親準備了好多的金飾準備當作禮物,何育華則是明確的制止了。『爸,你別帶這些,少少準備一點就好了。多帶一點實際的東西比較好,收錄音機,手錶什麼的比你送那些金飾好,我們回大陸也不知道什麼情況,不要讓人家覺得你很有錢,出門在外財不露白阿』

何育華記憶中,爸爸常說他當初回大陸多風光,多受歡迎怎樣的。就兩岸當時的生活差距,他知道爸爸花了很多錢,給人家當冤大頭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台灣去大陸探親、旅遊的人,都給人家一種“好野人”的印象。結果就是被人家當呆胞宰。說是同胞,但是其實什麼東西都比較貴,知道你是台灣來的,台灣錢淹腳目,不宰你就是對不起自己。

在後世,爸爸沒回去幾次,比不上他的戰友,幾乎每年回去一次。不過人家沒花什麼錢,就是回家探親,送的也就是自己做的一些泡菜、醃漬食品當作禮物,要收不收隨你,他不是去當錢大爺的。爸爸就給媽媽罵,每次回去都是在撒錢,第一次回去不清楚,後來有一次媽媽和妹妹也一起回去,錢都是妹妹在保管,就這樣還給媽媽罵,可見得之前幾次回去沒人管,還不知道怎麼花呢。

這次他回去,總要給爸爸把把關,實在是因為他對大陸的幾個親戚印象不好,不想給人家當凱子。當然也是有很多親戚感覺上人不錯得,尤其是姑姑和和姑丈一家人,當初姑丈抱病不遠千里給自己去拿藥,然後拜託回鄉探親的朋友帶回台灣,這份恩情這次要重重地報答。

何爸爸在何媽媽和何育華聯手抵制下不得不屈服,在台灣買了很多看起來很漂亮的手錶,錄放音機可以到香港在買。

好不容易開放大陸探親,何爸爸和很多戰友一起返鄉,這各團裡面的都是榮民,有五個還是爸爸山西同鄉。

開放大陸探親,其實,是對岸首先釋出的善意,透過特使向台灣當局轉達。台灣有數十萬的老兵,當初老蔣一再向大家喊話,說要帶大家反攻大陸,許多老兵再大陸都有親人,父母、妻女,為了想要回去,大家一再等待,有很多人罵那些老兵,老牛吃嫩草,娶了年輕的新娘,結果身故後,小孩都還很小。這是那些老兵的錯嗎?等了一輩子就為了回家,連成家立業的大事都耽誤了。

不開放大陸探親,一方面是當時環境雙方對立,兩次和共產黨談判都吃了大虧。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開放後,國軍人心渙散,軍隊沒等人打來就垮了。可是五十年過去了,很多人至死都沒能回家看上一眼。

民國七十多年,老兵回探親的問題已經很尖銳了。先是有老兵於國父紀念館聚集,身穿印有「思鄉」的T恤,於總統府前介壽路,後來被改稱為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抗議,要求開放大陸探親。

民國76年5月,大批榮民聚集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門口,並且和輔導會的安全警衛人員發生肢體衝撞。重病纏身的蔣經國在病榻上聽聞此事,對“輔導會主委”張國英的臨場處置頗為不滿。小蔣總統自忖無法再以任何理由禁錮人民回家的大門,為了安撫榮民,可以用探親的名義,返回大陸老家。

同年8月,《自立晚報》報道了一份民意調查認為民眾前往大陸探親“早就應該開放了”的比例達到64%,“現在正是適當的開放時機”亦達24.6%。開放大陸探親勢在必行。

同年10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有限度的開放大陸探親。次日,行政院通過《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正式宣佈自12月1日起,民眾可赴大陸。

10月16日,中共國務院也公佈了接待台胞的有關辦法。

11月2日,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及信函轉投,當天預定上午9時開始登記,淩晨就人山人海,幾乎衝破大門,辦妥手續的多達1300多人。如果不是何國才已經有跟幾個同鄉說好,那幾位同鄉說會辦理,何國才也會迫不急待的想要去排隊的。台灣紅十字會為辦理老兵返鄉作業,準備了10萬份申請表格,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就被索取一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