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穿越盗墓笔记之吴念

继续下去的故事

穿越盗墓笔记之吴念 天伊子 3466 2019-12-25 01:34

  

秀秀继续往下讲了。

原来,当年他动了歪脑筋的那笔买卖,不是普通的买卖,从现在看,可能是中国盗墓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盗墓活动。

以当年霍家的手段,要是敢动霍家的脑筋,必然会被报复得体无完肤。金万堂之所以没事,就是因为,这次活动之后,霍家,甚至其他几方人马,全部元气大伤,根本就没有力量和心情来追究什么。

那一笔买卖,带给这些人的回忆,实在是太可怕了。

胖子听到这里,两眼放光,不由坐正了问道:“吹牛吧,最大的盗墓活动,那得属咱们的塔里木盆地之行吧。”

霍秀秀摇头:“那不是你概念中的倒斗儿淘沙,那笔买卖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所谓盗墓的概念。”

胖子“哦”了一声,就不再出声,因为超出了概念,那么这个所谓的大,应该不在规模上。

吴邪问道:“超出了概念,难道他们盗的不是地面上的墓,是在天上飞的?”

霍秀秀道:“当然不可能是这样。”

这个时候,小花正好回来了,拎着一大袋瓜子儿,然后放到桌子上,接着又坐下来,我伸进去抓起一大把就嗑了起来。

“快说吧,娘的,到底是有什么概念不同,使得这笔买卖那么特别呢?”胖子一边问,一边也抓起了一把瓜子儿嗑起来。

霍秀秀刚想说话,闷油瓶却在一边说话了:“他们盗那个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另外一个还活着的人。”

霍秀秀颇有些诧异:“你知道这件事情?”

闷油瓶摇头,身体坐得很直,看着石桌,脸色非常苍白。

“那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为了钱?”秀秀问。

闷油瓶淡淡道:“历史的必然。”

霍秀秀显然是不习惯闷油瓶这样的态度的,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就开口道:“钱到了一定数目,再增加与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盗墓活动,动机还是为了钱,那也算是我们这一行的悲哀了。”

霍秀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继续往下讲吧。”我又嗑了一颗瓜子儿,把皮放到桌子上。

小花也抓了一把瓜子儿,不过没吃,只是剥开来,然后那纸巾把瓜子仁儿放在了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给我的,不过就算不是给我的,我大概也会拿过来。

还记得一般这种时候,身边总有长安给我剥瓜子儿。

秀秀继续往下说了。

金万堂参与的这笔“史上最大买卖”,源于他的眼力。在当年那个时代,北京城里的杂学界,他算是出了名的眼毒和百事通,从哈德门的烟盒到女人的肚兜,没有他不内行的。据说他爹是六岁进的当铺,十七岁出的大朝奉,解放后在工厂当裱画工人,一直穷到死没给老金留下任何东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数的生活点滴,从小到大,他老爹刻意将鉴赏书画玉石铜绣木瓷八大品的各种技巧不知不觉地传授给了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用的前半辈子所有的时间,达到了一种和古玩的天人合一。

所以,20世纪60年代初,他被人拉进琉璃厂游玩的那一刻,他竟然发现,这个萧条得门可罗雀的老胡同,竟然都是宝贝。

于是靠一双火眼硬是从两块钱起家,金万堂从几本旧书开始,两块变三块,三块赚到五块,两年内,没有人想到,他竟然能够在如此萧条的收藏市场,靠一本一本的旧书,翻到万元的身价。他在古籍古书这门类中的技艺,也进入了化境。

当然他赚钱了,“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也出现了。好在金万堂继承了他老爹极度谨小慎微的性格,适时收手,这万元的身家始终没有被发现。

生意不能做了,但是口碑还留存民间,很快就名声在外,外国友人也找来了,也开始有大机构、大家族、大学研究所请他去做评估和鉴定,一时间风光无限。那笔大买卖,就是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到来的。

牵头的是霍家,当时霍家和他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合作关系了,他并未想到有任何的异样,欣然答应。

根据之后的回忆,他告诉霍秀秀,他估计当时整个买卖牵扯到的人数超过两百个,加上那些牵扯进来,但是没有实际下地的,比如说收集资料的、买装备的,那估计得上千。那个年代,弄一些好点的苏联装备都得动用无数层关系。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突出这笔买卖的特殊性。让金万堂认为这笔买卖肯定非常特殊的原因,是这笔买卖的领头人很不寻常,这不是独门的买卖,参与的人数很多,据说一共是九个人。

说到这里,秀秀做出了一个“你也想到了吧”的表情。

吴邪揉了揉脸,看了看我,说道:“不可能吧?”

秀秀道:“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但是,事实显然。”

吴邪喃喃道:“九门重聚,那得是个多大的买卖……一定有个人将他们召集了起来,有一个强有力的外行人,干预了这件事。”

秀秀点头道:“我听到这里非常吃惊,江湖上可能没有任何人有机会知道,赫赫有名但纷争不断的长沙九门提督,竟然会有这么一次空前绝后的联手。我也同意你的分析,肯定是有外来势力点名,否则,不可能出现这么古怪的局面。不过,你说的疑问不成立,因为那个外来势力,在老九门里肯定有一个代言人,这个代言人进行了夹喇嘛的工作,我只是不知道那个夹喇嘛的人会是谁,才能够使得这一批当地的霸王能够甘心成为被夹的喇嘛,乖乖地全部坐到一起合作?”

“话说,你也没有和秀秀说过曾经九门的事情吗?”我看向霍仙姑,“对了,这事儿发生的时候,我有掺和进去吗?”

“没有,那时候,你已经离开了。”

我点了点头,霍秀秀就问我以前的九门是什么样子的,我道:“纷争是有,倒也没有那么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合作,九门,九门,上三门为官,是靠山,平三门曰贼,是下地的,下三门经商,来钱的。曾经嘛……大约就是如此,像是九个兄弟,互不分离。”

霍仙姑道:“那是九门鼎盛时期,四门换成陈皮的时候,关系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能聚起来,听你指挥的。”

我有些惊讶:“我这么厉害呢?”

“你运气挺好,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欠你人情呢,张启山要是不在,你大概就是九门之首了。”

吴邪道:“要那个人是你,我大概也不会觉得惊讶。”

秀秀继续说:“只不过,老九门因为辈分的差别,和解放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因为解放的冲击,所以人的境遇各不相同。这些人聚拢过来,不知道花了多少的精力,当时的黑背老六,都已经是要饭的,有些人已经非常年迈,不适宜长途跋涉,便由下一代代替。”

听到这儿,心里总是有些酸酸的,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有些唏嘘吧,曾经风光无限的九门,转眼之间,就成了如此了,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光凭这些,就已经能够预见了,这支队伍,资历、经验、体力都参差不齐,在刚开始,就已经埋下了灾难的隐患。

那是1962年和1963年之交,一支庞大的马队悄悄地开入了四川山区,金万堂战战兢兢地离开了北京,也在马队之中。马队中有老有少,各色人等鱼龙混杂,老九门分帮结派,界限分明。

金万堂是文化人,没胆色也没体力下地干活,进到山里已经只剩下半条命,也不可能逼他再进一步干嘛,所以他只能待在地面上的宿营地里。其他人四处开始搜索,隔三差五的就把东西带回来,大部分都是帛书和竹简,请他辨认和归类。所以那个古墓到底是何背景,他并不知道,他也不敢问,只能从他辨认的东西中,推测出一些事情来。

他能确定的是,第一,这里的古墓好像并不是只有一个,因为让他辨认的一批批的帛书和竹简,保存的情况差别十分大,而且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书信,有古籍,还有绢文,书信的很多收信人名称都不同,他感觉这里肯定有一个巨大的古墓群,这批人在挖掘的是一大片古墓。

第二,整支队伍只有他一个搞分类和鉴定的,而所有盗窃上来的东西,给他看的基本都是文书古籍,看样子,他们最终的目的可能是在这片古墓群中的古籍。

第三,队伍的人数经常减少,宿营地里经常有人争斗,从吵架的内容来看,在干活的时候经常有人出意外,他们是在互相指责推脱责任。

听到这儿,心里又是闷闷得,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惋惜还是悲哀,我都不清楚,只是有了,搞得我瓜子儿都快嗑不下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