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铁血佳人

98安节上了贼船

铁血佳人 李幼谦 3398 2019-04-15 20:28

  

一个个抢着向皇上申请,都要挽留贾似道,不让他上前线。就在这个时候,听到一阵蛐蛐的叫声,朝堂之上,怎么会有这种小虫叫呢?一个个循声望去,叫声出于贾似道的袖中,朝中还有个宰相叫吴潜,位置在他之上,毫不含糊地拉拉他的袖子:“贾大人,是这些小虫子离不开你吧!”

他这一扯,蟋蟀罐子打翻,一只蟋蟀从他的水袖里蹦出来。他本来站的位置靠前,蟋蟀出来不认皇上,胆大包天,一下子蹦到皇帝的胡子上,满堂文武哗然。

皇帝气不得恼不得,哭不得笑不得,愤懑于心:难怪有人上奏,说他是个蟋蟀丞相,这胆子也太大了吧,居然敢当着文武百官戏弄朕,于是当机立断,说:“圣旨已经立好,鄂州督师,非你莫属,有劳太师。”

贾似道还要讨价还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上前线,微臣岂能不去?但是,师出无名,恐怕不能服众——”

底下群臣敢怒不敢言,一个个心想:你的官还小了吗?

理宗软弱,还是加封贾似道为平章军国重事一职,从此一切朝中军政之事都要由贾似道来管理,他这才答应去鄂州。好在那里军民齐心协力,奋勇抗敌,坚守城池不动摇,他也省心不少。

正要居功自傲,突然又接到圣旨,要他从鄂州移师到黄州,下圣旨的黄门悄悄告诉他,这是吴潜上奏皇帝下的旨意。

贾似道把对方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他也知道,黄州的位置在鄂州东边的长江北岸之处,是多条重要道路会合处,如果那里驻扎了部队,等于切断了忽必烈的后路。但是,分兵出去,等于要突出敌人围攻,不敢说有去无回,但也是从刀丛中取路啊。

这个喜欢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权臣,却被另一个权臣推到前线,心中骂道,心有不甘。但是,不能违抗圣旨呀,他暗骂理宗这家伙太没人性,更把吴潜恨了一个洞。后来,唆使言官上奏吴潜一本,说他为宰相措施无方,造成了全、衡、永、桂四州的军事失败,正好理宗想立荣王的儿子孟启为太子,吴潜反对,贾似道再上奏,就把他贬到循州,终于将对手搬倒,那是后话。

贾似道哪里愿意率兵?但是,领兵的威风使他心驰神往,加上皇帝信任他,不去可不行。他不过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依仗着姐姐当了妃子,也当了皇帝的近臣,虽有政绩,但对军事知之甚少,却被朝廷赋予军事将领的使命,硬着头皮去了鄂州。

鄂州之战,由于军民的顽固抵抗,敌人久攻不下。忽必烈一打听,说来了个姓贾的置帅(制置使),以为是他的功劳,对手下人发脾气,说鄂州守城的只有一个文官,我们十万将士拿不下城池,打了几个月也打不下来,这是你们的罪过啊。

仗着南宋军民的拼死抵抗,鄂州有效地抵抗了蒙军的进攻,他大可以做个安稳守将,却又要调动他去黄州。军命不可违,贾似道迫不得已,还是率领七百骑兵绕道驻扎到黄州去。

还在半路上,就听说来了一队蒙古兵,与他的部队交战了。他坐着轿子赶紧向后转,在轿子里浑身哆嗦,嘴里叽里咕噜说个不停,边上人见轿子里抖动得厉害,以为他有什么吩咐,凑近一听,他在连声自言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身边人觉得这样太失体统了,这才告诉他:蒙古兵抢了一些财物走了。贾似道才拍拍胸口,长喘了口气:“我的个妈呀,可把我吓死了”。

思前想后,什么也比不上性命重要,如何保命?唯有投降。于是偷偷派了个亲信去见忽必烈,声称:“只要蒙古退兵,大宋愿意称臣,要地割地,要钱进贡……”

必烈打得正起劲,哪里愿意退兵?把贾似道派去的使者左耳朵割掉,再带回一张帛,上面写着歪歪斜斜的两行字:“即将拥有大宋,还要什么进贡!”

贾似道听说忽必烈早在学习汉字,想必这就是他的杰作,不敢久留,为了个人安全,赶紧移防黄州。他让骑兵们从陆地走,他坐船走,这才碰上的王安节他们。

正在转移途中,发现上游来了几条船。贾似道赶紧出船舱来看,上游来的船气势不小,远远地看不清旗帜,莫不是蒙古兵追来了?如果是蒙哥大汗攻破了钓鱼城,那就能顺流而下直捣龙庭,南宋还有几日?只怕自己小命难保了。于是马上吩咐收起旗帜,调转船头向下游跑。

钦差他们船是顺水,等他们大船调头之际,已经近前,船上的旗帜不见了,他还是断定船上一定是贾似道。于是站在船头大喊:“贾丞相——我是钦差——”

他一连喊了好几声,船也渐渐靠拢。前面的大船终于放慢了速度,贾似道走出船后舱,对后面的来船一拱手:“啊,是钦差大人啊,本官还以为是蒙哥的先锋船——”

“蒙哥吗?”钦差笑得呵呵的,“他永远也来不了了,此时他的尸骨正往和林运送,他的先锋元帅汪德臣早一步先他而去的。”

“啊?”贾似道大张了嘴,英俊的面孔拉成了一张驴脸,“哪来的道听途说?”

“非也,是钓鱼城的守将们炮击了蒙哥的瞭望台,大汗受伤而死。”大船依然下行,速度更慢了,担心两船相撞,后面的船也不敢太快,加上水流的哗哗声,说话费力,钦差说得很简单。

“消息可靠吗?”贾似道做了个手势,要他们上大船说话。

钦差摇摇头,拉了一把身后的王安节,将他推到前面来:“这就是钓鱼城的守将之一,就是他们英勇奋战,击退了敌人几十次进攻,又让蒙古大汗殒命城下了。”

安节其实于此没做什么事,他与青苗头几天烧楼的事也没直接关系,此时被推到当朝重臣对面说话,他有点不好意思,只是低头不语。

“是你发的大炮吗?”

听到对面船上发来的问话,安节摇摇头。见对方疑惑地侧了脑袋,钦差回答:“这是钓鱼城守将王安节,就是因为他们守城有功,我就是去下圣旨,调他出川……”

听他简短的说明,贾似道露出迷人的笑容:“钦差大人是不会说笑话的。蒙哥大汗殒命,我们大宋的日子就好过了,就是……这里的忽必烈不走有点讨厌……”

的,“我们最早得到消息,忽必烈若知道,还不退兵回去抢夺汗位?”

贾似道已经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当即对钦差说:“我这里战事正紧,迫切需要资助。既然钓鱼城将士勇猛,将你跟前的小将留给我吧。”

钦差朝大船一拱手:“丞相不妥,留给你了,朝廷上我怎么交代?”

“我这里战事急需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能不听我丞相的?人给我吧。”贾似道不容分说招手,就叫下人放小船来接。

安节哪里知道这是奸臣,听说战事紧张,迫不及待要投入战斗,吼了一声:“我自己来——”跟着跳进江里就往大船上划去,那边伸出一根竹蒿,把他拉到船上。

钦差阻挡不及,安节已经上了贼船,没办法,只好自己回京城复命。

贾似道看这小伙子果然机智勇敢,虎彪彪的,大喜。叫进船舱,仔细问了蒙哥死亡的事情,得到确定,自己主意也打定了。他想,前几天忽必烈不知道蒙哥死亡的消息,自然不肯撤兵,现在,把这事透露给他,他撤兵了,自己也能回去享福了,说不定还能获得朝廷嘉奖,那可一箭双雕了。

船到黄州,带着王安节等上岸,驻扎下来。这里蒙军未到,过了几天安稳日子,这才修书一封,叫来心腹,吩咐他们去求和。这两人不敢去,上回求和的人被割掉了耳朵,这次再去,岂不是要掉脑袋?

贾似道黑了脸:“不去不行,这次保准没事的。”吓唬了他们,又告诉他们,这次有人送他们去,到时候……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阵,两人只得点头。

翌日,贾似道喊来安节,要他护送两个使者去忽必烈营房里去。

忽必烈?他是什么人?居然连这点都不知道,真是乡里人。贾似道忍住笑,板着脸告诉他,就是蒙古的一个大官,现在正在鄂州驻防,黄州离那里不太远。安节问找那姓胡的干什么事?

“不是姓胡,是忽必烈。还能有什么事?下战书啊。”他乘机教训这个新来的主战小伙子,“这是长江中游的,靠近朝廷的地方,不是山里,你跟的是当朝丞相,军情大事,不该问你别问,保护好两个使者,就是你最大的任务。”

安节被他劈头盖脑斥责一顿,想他可能说得有理,只有默默跟两个使者出发,即使见他们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也站到一边,不说不问。

一路人马到了鄂州。那两个心腹特意对安节说,丞相吩咐的,下战书要武将出面,他们不便进去,要安节去送,他们在门口等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