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铁血佳人

100忽必烈要回蒙古

铁血佳人 李幼谦 3480 2019-04-15 20:28

  

忙哥剌只扫了叛将一眼,被他精光四射的眼睛烁了一下,忙对父亲说有要事禀报。

扬大渊知趣地告退,却没走远,他迫切地想知道,忽必烈如何接纳他。帐篷不隔音,后面有棵大树,他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站在树下乘凉,听到里面的蒙语,没听明白。

原来,忙哥剌带来母亲给父亲的加急密信,说蒙古贵族们正准备立阿里不哥做大汗,要他火速回去。

阿里不哥是忽必烈弟弟,一直随母亲唆鲁禾帖尼同住。当蒙哥汗亲征南宋时,他留守首都哈剌和林(大斡耳朵),统帅留守的整个高原的蒙古军,总理国事。按照幼子继承父亲家业的蒙古风俗,他似乎理所当然地要继承汗位。但是,忽必烈妻子不服,说除了大哥蒙哥大汗外,自己丈夫最有实力,南征北战,为蒙古带回那么多财富,看家的弟弟不劳而获,凭什么享用?所以写信让他火速回去。

儿子见父亲还在犹豫,上前一步说:“父亲,小叔如当大汗,能将我们大蒙古带上繁荣昌盛的道路吗?除了他手下的人,所有的王公贵族都盼望着您回去。一旦拥有大汗王位,那时的南宋还不是如囊中取物一般……”

“别说了!”忽必烈将手中的酒碗往地上砸下去,大叫一声,“传扬大渊进来——”

扬大渊一听他呼叫,赶紧进屋,一地酒香,知道他要回蒙古了,赶紧跪下,大呼:“为臣听大汗圣旨——”

“大汗?圣旨?”忽必烈明白他的意思了,哈哈大笑,然后吩咐,让他立即回川。

“回川?”扬大渊恍惚了,“好马不吃回头草,在下要跟随忽必烈大汗南征北战。”

“从现在起,你就开始跟随我吧!封你为东川元帅,代替我统帅四川东部汉人,等我回来。”

扬大渊大喜,来得及时啊,跟他跟对了。留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跟他去蒙古派不上用场,还是回四川好。

刚领命,就见下人又带进来一个汉人。

那青年正是安节,他早把自己当二世人,多活一天都是赚来的,关了再提出来,就是送他上西天吧,他不怕,依然犟着脖子,眼睛朝上:“要杀要剐,随你的便,还有什么啰嗦的?”

可是,忽必烈用怪腔怪调的汉话说:“饶你不死,回去吧,让你们的贾丞相叫人来签约。”

莫名其妙:“打就打,签什么约?”

忽必烈觉得有趣:“你如何知道要打?”

“我下了战书,你接了战书,不是要打仗么?”

“你怎知下的是战书?”

“呔,怎么对……如此无礼?”扬大渊知道他是钓鱼城的人,对这小子的无知与狂妄看不惯,斥责他。

忽必烈没时间与他啰嗦,只是吩咐:“你一介武夫,哪里懂得?扬大渊带他出去,叫贾似道的人来!”

安节莫名其妙:“就这么放人了?”

杨大渊跟在他后面,冷冷一笑:“怎么?你还要大汗给你送行吗?”

“大汗早就死了,你不是来报丧的吗?哪里又跑来个大汗?”安节原来并不认识他,在帐篷里面听人喊他杨大渊,知道是这个叛将头子了。只可惜武器没带,斜眼看去,对方精廋,与自己差不多高,说不定能把他掐死。但是现在周围还有不少士兵,不便动手,往前面走一截,人少之时,对他下手。

跟着,扬大渊的话让他迟缓了行动。

“告诉你吧!里面那个主,就是未来蒙古帝国的大汗。”

“你说那个忽必烈,他能当大汗?谁说的?”

“老子说的,”扬大渊自信地指指鼻子,“不信你以后看,你跟贾似道混什么?一点骨气都没有,他简直就是软骨头的花花公子,大宋江山由这帮人来掌管,还能长得了吗?不如干脆跟我走吧,以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有这样的好事?”安节打定主意,见附近没人了,放慢脚步,等他上前,与他并排走着,冷不防靠近他,勒住他的脖子,凑在他耳边说,“乌鸦嫌猪黑,自己不觉得,你他妈的大获城叛将,不也是没有骨气之人?”

一个帐篷出来了蒙古人,以为是两个汉人亲热,与他们擦肩而过。

安节笑着继续说:“姓杨的,合州十几万人被杀,一万多人被你劫持,我的母亲与和弟弟妹妹都死在你的手里,你是十恶不赦的凶手……”

扬大渊脖子被勒得紧紧的,身子也被他紧紧地箍住,拳脚施展不开,断断续续地说:“你,你要,要干,干什么……”

“老子要你的命——”安节用尽力气,杨大渊似乎听见脖子要断的声音。

“王安节,你疯了?”突然跑来两个人,一个胖子一个瘦子,两边一拉,杨大渊得到了解脱,反过来就要揍安节。

正在这时,忽必烈又派了两个人出来,问杨大渊:“杨将军,藩王问你,贾似道的使者怎么还没有带过去?”

胖子和瘦子就是使者,连连点头:“我们就是我们就是,请带我们见藩王。”

杨大渊和这两个人都扭回头来对安节狠狠地说:“等会儿回来再找你算账!”

贾似道的两个亲信本来就奇怪:怎么王安节安然无恙?居然还要他们去签约,总算能完成丞相任务了。于是喜笑颜开,跟着扬大渊进了忽必烈的帐篷。

使者见了忽必烈,磕头行礼,然后说全权代表丞相,只要蒙古答应退兵,他们什么条件都同意。

忽必烈急不可待要回和林,就说要南宋把江北土地割给蒙古,并且每年向蒙古进贡银、绢各二十万,来不及等丞相回复,就这样办吧。使者连连点头,马上签约画押,高高兴兴出了门。

王安节即将得逞,却被两个侍者坏了他的好事,知道忽必烈传唤使者,杨大渊不得已也要相跟而去,他哪里还等着被擒,立即跑了。

到了船上,他要开船走,船上的人坚决不答应,他只好蹲在船尾,静观其变。如果杨大渊带着人马来了,就跳到江中去。结果等了半天,只等来了两个使者,手里提着酒提着菜,见他们一胖一瘦,喜形于色,高高兴兴上了船。

安节这才走过来,开口便问何时开打。那两个丞相的亲信哈哈大笑,讳莫如深,只是挥手:“走走走,进船舱,大功告成,今天可要好好庆祝一下。”

三人进了船舱,打开酒菜,狂饮滥喝。

安节觉得不对劲,一个地劝他们喝酒。两人本是文官,哪有川人好酒量?两罐下肚,嘴里已经打咯咯了,他乘机问:“今天怎么如此高兴?”

一个说:“这下好了,不会再打仗了……”

那个说:“求和成功了,我们立功了……”

安节手里的酒罐子一抖,酒泼洒了半桌子:“求和?为什么要求和?我们把蒙哥大汗都打死了。”

其中一个说:“你个乡下小儿,知道什么?说什么打死他们皇帝……都是谎言,他们都快打到我们朝廷来了。”

安节懵了:“我们不是下战书吗?”

“要是我们说求和,你进去么?”另一人笑道。

“我进去?我进去杀了忽必烈!”安节这才知道,自己被他们利用了,愤愤不平地问,“哪里有胜利者向失败者投降的?”

“他们要不失败,怎能答应我们求和?”

“求和是皇上的意思,你还敢违抗?”

他们一唱一和,让安节插不上嘴,抬出皇上来,他不敢再说什么了。

一路上,那两人总是嘀嘀咕咕的,安节心中疑惑,见他们两人睡里舱,他一个人睡前舱上面,后舱是两个船家。

夜晚犹寒,江风吹得彻骨,睡不着,思前想后,更睡不着:敌人已经大败回逃,贾似道却还卖国求和,这样重大的军情,得赶快让朝廷知晓才是,我要出逃报信!要找钦差大人,要到自己的任上去,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些坚决抗战的勇士,要告诉钓鱼城的军民……

他侧身睡着,耳朵贴着船板,船板有缝,开始听得到下面的鼾声,半夜,两人醒了,里面一人悄声喊另一个:“起来呀。”

另一个还迷糊着:“干什么?”

“你忘了?丞相说过,只要求和成功,就把那小子杀了。”

“啊,他睡着了吗?”

安节一个激灵,警觉起来,继续假装发出鼾声。另一个说:“扯呼了,正睡得香。”

那个说:“快动手吧。”

一个问:“这矮子一身蛮劲,我们怕不是他对手。”

“再等等吧。”

好毒辣的人啊!贾似道求和的事担心外人泄露,让我出面求和,再将我秘密处死,到时候他们可以推得一干二净;安节不怕,反而好笑:这两人一胖一瘦,哪里是我的对手,看他们如何发势?便抽出短剑,纹丝不动,继续打鼾,准备接招。

可是,等半天两人没上来,又听到他们的轻声议论:“他如不死,我们如何向丞相交代?”

“还是明天下毒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