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玉碟碎片

第六百七十一章

玉碟碎片 狐爷就是我1 3454 2019-04-16 09:42

  

《山海经大荒北经》: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àng)。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妭(bá)]①。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杀蚩尤。(魃)[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dú)。

①女妭:相传是不长一根头发的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

有钟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魃]①。

①赤水女子魃:即上文所说的被黄帝安置在赤水之北的女妭。

史籍

郝懿行笺疏:“《玉篇》引《文字指归》曰:女妭,秃无发,所居之处天不雨也,同魃。”

《后汉书·张衡传》:“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李贤注:“女魃,旱神也。”

唐独孤及《禜土龙文》:“阳骄阴伏,女魃作孽,孟夏不雨,至於是月,后土将乾,百谷恐竭。”

山海经原本里的女魃衣青衣,是天女,后来被放到赤水之北,而且很有可能是赤水女子献。而到了后人的注解里面才开始说女魃秃无发,而注解又引神异经里面说的魃“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可是“衣青衣”和“袒身”明显相矛盾。也就是名字相近,而且都可以造成旱灾,搞不好神话来源都不一样。至于所谓的僵尸之祖,那是从清朝袁枚那开始传的,跟女魃更一点儿关系没有。

右图为汪绂本山海经图说。左边是女魃,右边是赤水女子献,第一个图里面有个美人和某不明生物,第二个图里面的美人跟第一个图里面的美人简直是一个模子。仅仅是巧合?

有前人推测那个不明生物是女魃,请自动忽略之。

总而言之,女魃不管跟后世流传的那个旱魃有没有渊源上的关系,但是至少在山海经古本里面不是那种丑陋的模样,相反,很可能就是一赤水女子献的身份被后人称颂着她的美貌。

“江有窈窕,水生艳滨。彼美灵献,可以寤神。交甫丧佩,无思远人。”

蚩尤攻打黄帝,被风后的八卦阵法打得惨败,因而,终日一筹莫展,命将士死守蚩尤寨,一连数月不敢出战。一日夸父进言说:“主公,臣闻听人言,说东泰山之上,有风伯、雨师二位先师,能呼风唤雨,道行极深,何不请来助一臂之力?”蚩尤闻听大喜,连说:“好好好,快快请来。”据说夸父有追日本领,涿鹿与东泰山不过千里之遥,不到一日,就将风伯、雨师请到。蚩尤一见是两个怪人,心想必会妖术,就待为上宾。第二日,蚩尤命夸父打开寨门,领一队人马,前往涿鹿城前叫阵。黄帝一见蚩尤士兵叫阵,即令力牧、常先、大鸿也带领一支人马出战迎敌。两军就在涿鹿之野排开战场,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两军正在酣战,突然云端出现两个怪人:一个是雀头人身蛇尾,手持一把芭蕉大扇,在空中摇来摆去,顿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树倒屋塌;一个是蚕头人身大虫,躬着身腰,张着黑洞似的大嘴,对着黄帝军队吹气,顿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你知道这两个怪人是谁?就是蚩尤请的风伯、雨师。那风伯,名叫飞廉;雨师,名叫萍号,都有采天地之阴气,经千年练成的妖术。力牧、常先、大鸿等正在与夸父等鏖战,突然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士兵有的被大风卷走,有的被倾盆大雨浇得晕头转向,有的被大水冲走。力牧立即呼叫撤兵。说来也怪,黄帝军队跑到哪里,那风雨就追到哪里。蚩尤见黄帝兵败,即命乘胜追击。黄帝军队大败而归。

黄帝被风伯、雨师所败,即命祝融回中原有熊国都(今河南新郑)请应龙助战。这应龙也是黄帝身旁一员大将,传说是天上管雨水之神,有蓄水本领。应龙得到黄帝传令,立即奔赴涿鹿。三日之后,夸父又来叫阵,黄帝仍命力牧、常先、大鸿率军队迎战。两军正在厮杀之时,风伯、雨师又站立云端使用妖术,刮起狂风,倾下暴雨。这时,应龙化作一条巨大的黑龙,在乌云中昂头摆尾,张开门扇似的大口,将那倾盆暴雨吸入口中。风伯、雨师见一条巨龙将那大水吸去,又加大妖术,大风将巨龙刮得摇摇晃晃,难以在云端停立;大雨似江河决口,使巨龙难以尽收。应龙与风伯、雨师相持一个时辰,渐渐支持不住,耗尽功力,不能归天,逃到南方去了。传说,南方多雨,就是因为应龙被风伯、雨师所败后,居住在那里的缘故。

应龙被雨师、风伯打败,力牧、常先等也被风雨吹打得溃不成军。黄帝在涿鹿城头,立即命令风后挥旗撤兵。正在这时,突然从远处传来呼叫声:“爹爹且慢!”黄帝、风后正要挥旗,抬头寻声望去,只见从西北天空飞来一位女子,头似金鸡,面如月盘,身似青蛇,两翼如孔雀开屏,两脚似凤爪,倏然落在黄帝身边说:“爹爹,勿忧,待我破他妖术!”说罢,从翅膀上拔出一根羽毛,放在手掌之上,用嘴一吹,变成一根火棍,霎时,那火棍由细变粗,发出一道巨光射向风伯、雨师。那风伯、雨师正在得意作法,突然见一道红光射来,顿时手抖嘴颤,扇落口闭,风雨消逝。那正在追杀黄帝士兵的夸父将士,也顿时感到浑身酥软,大汗淋漓,口干舌燥,步履难行。这时,风后在城头之上,急挥“熊”旗,力牧、常先立即命令军队调头向蚩尤军杀去。蚩尤军见黄帝军杀来,立即回头奔逃,跑得慢的死于刀下。力牧、常先凯旋入城,黄帝设宴庆贺,令乐师、舞师演奏《鼓曲》庆祝胜利。

传说,这位女郎名叫女魃,乃是天上一位灶神,是黄帝的四女儿,居住在有熊国西南的一个叫昆仑山地方,在山中采集日、月之光,练就赶雨驱风之术,曾云游各地,驱赶暴风淫雨,拯救百姓。这次从昆仑山上赶来帮助黄帝攻打风伯、雨师,也耗尽身上功力,再也飞不上天空,只好留在人间。传说她居住在北方,所以,北方经常缺雨少水,人们称她为“旱魃”。

在圣战胜利打败蚩尤的同时,众神等莫不举声欢呼。然而,在消灭蚩尤势力的同时,黄帝也失去了忠臣风后,与其至爱凤曦。而大将应龙与义女女魃,却也因感染了人间的污秽浊气,无法在回到天界……

好不容易有此机会能够见上应龙一面的女魃,在战后,曾经躲至一旁,在远处偷偷的看望,才知,原来她偷偷爱慕的人,竟生得如此俊逸,但眉宇间却带著一股化不开的忧郁,愁的让她心疼,对应龙的爱慕更因此加深。

但在得知应龙也于自己一样因染了人间浊气而无法回到天界时,便暗自设法将应龙身上的浊气全数转移至自己身上。为此,女魃却也付出了代价。自己因为神气尽失,而受到邪气的支配而祸乱人间,春夏秋冬、四季失调,人间所到之处尽皆大旱,人民因此苦不堪言。

回到天界,对女魃的心意于牺牲毫不知情的应龙,还以为是众神大获特赦,他才能再度返回天界;也以为自己所深爱的那名女子,是在圣战时,那名不断协助他的那个只女仙,因而将爱意转至那名女仙身上,对她疼爱有加。之后,因为人民的怨怪、指责于诸神相继劝柬,不得已,黄帝只好下旨,要应龙前往讨伐女魃,因只有应龙之水才能收伏女魃之火。

两人相战于黄泉冥海之上。战到最后,女魃恢复了神智,抬眼一见,站在眼前与她对战的人,竟是她日思夜念、最最深爱的男子-应龙。想起自己因为邪气与为了吸收应龙身上浊气的关系,必须不断的接近应龙,而导致自己的面目丑恶,女魃低下头,不愿应龙见到自己这副丑陋的模样。看到脚下那片荒凉无青的大地,这时女魃才知为何应龙会站在这里。也明白自己丧失理智后所做出的,竟是一件这么不可原谅的过错。女魃笑了笑,面对眼前的他,她已无心再恋战,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张开双臂,等待应龙给予她最后致命的一击。

不明女魃为何有如此转变的应龙,为了完成众神所托付给他的任务,高高举起手中的刀,笔直的朝女魃的胸**去……

「来吧!能死在你的手中,对我来说,也算是幸福的……」女魃坦然的一笑。温柔的眼神和柔美的嗓音让应龙赫然悟醒,原来,面目丑恶的女魃竟然是他一直在找寻、一直深深爱着的那名女子,那美丽歌声的主人…………

只可惜,为时已晚,大刀直直的插入女魃的胸口,朵朵的血花自女魃的身躯流出。中刀的女魃,已无力气再继续飞在天上,身体直直的朝着黄泉海沉落。望着悲伤悔恨不已的应龙,临死的女魃,希望能化解应龙心中的悲伤与自责,再度唱起了当初他俩相遇的那首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