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步步惊心之惊世情深

第三十二章 协力同心谋划揭太子 两情相悦求娶落高枝(1)

  

转眼到了十月,一日正在屋中闷坐,玉檀匆匆而来,掩了门,挨着我低声道:“听说今日朝堂之上,镇国公景熙爷恳求万岁爷调查步军统领托合齐父子在多罗安郡王马尔浑王爷治丧期间宴请朝中大臣和贪污不法银款的案子。”

我心中一动,细想之下,景熙是安亲王岳乐的儿子,八福晋的母舅,和八阿哥同在正蓝旗,肯定是八阿哥的支持者;而托合齐却是太子爷的人,这是对太子爷发难了!

我问:“万岁爷是如何说的?”玉檀道:“因为这次奏报说有迹象显示参加结党会饮者有一二十人,除去步军统领托合齐、都统鄂善、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等大人外,多为八旗都统、副都统等武职人员。”

康熙当日复立太子,其一是对胤礽仍抱有希望和感情,其二也是为了按住暗中涌动的朝臣各自站派、阿哥们蠢蠢欲动的狂流,实际上自复立太子后,他对胤礽的疑心日渐加重,担心太子逼宫。

这次参与会饮者多是武官,尤其是步兵统领更是负责皇帝的近身安保及京城的安全,康熙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结党?而八阿哥选择此事来对太子爷发难,自有十足的把握,这一步棋他只怕早就布置停当,所差的只是机缘而已。胤禛能派人暗中通知我拖延,可见他也是知道这个时机的,当中极有可能是与八阿哥联手扳倒太子。

我在当中到底担当怎样的角色?恐怕只是催化剂而已。这件事如没有足够详细的谋划绝不可能达到目的,没有我,今日的事仍然会发生。而我牵涉到蒙古人及康熙的态度,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让它发生了。

我不禁困惑起来,不知道是因为我而导致历史的发生,还是历史本就如此才波及到我的遭遇。原本只想做个旁观者,看着每个人走向他们已知的结局,却不曾想到如今身不由己地被卷入风暴中心。今后我只能尽量让自己不出错来保存性命,否则恐怕我什么都不做,风波也未必会放过我!

看来二废太子的斗争已经从暗处转到了明处,太子从此后便会麻烦不断,直至被废。照目前形势看,康熙是不会把我赐给太子的,悬在头上的这把剑可以暂时地移开了。心中虽然稍安,但仍旧思前想后,病好得也慢些,等完全好,已经是十月底了。

病后第一次当值,我心中忐忑不安,几次想要让秋晨替我进去奉茶,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恐惧。带着玉檀捧着茶盘进去,目光扫了一下,众阿哥整整齐齐地坐了两排,全都肃穆地正襟危坐,四阿哥目光与我一碰,略有些惊讶,很快又回复平静。我再不敢抬头,大气也不敢出,一一上完茶后便退了出来。回到茶房里,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竟是从未有过的紧张,不禁想道:“众人神色如此凝重,不知在商议什么?”

两日后,康熙颁下旨意:“以殷特布为汉军都统,隆科多为步军统领,张谷贞为云南提督。”全都是武将要职。照人员安排来看,八阿哥首先对太子爷发难,但最终得益的是四阿哥,他已在不知不觉中,布下了最重要的一步棋。隆科多的这一要职,将会成为日后雍正登基的最重要角色。

我看不清楚如今的局势,更不知道阿哥们的斗争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唯一与自己有关的便是在这种不明朗的局势下如何保存自己不要再受牵连。手边又没有历史书,无法知道后来的具体细节,就算有,也不可能有马尔泰.若曦的任何记载啊。

如何保存自己呢?经过这一次,我已经彻底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我在康熙跟前如何得宠,最终仍会逃不过被指婚的事实。与其整日在惶恐不安中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如现在就抱住那棵最大的树,只要落在最高的高枝上,一切定了下来,才能真正地安心,也断了别的念想。

古代男子大多十六七岁成亲,如今与我差不多年纪的早已有了娇妻美妾、孩儿满地,现实本就如此,无法改变,我也根本无从纠结。何况,我原本就认定了那个人,可是如今形势已不同以前,他是否还愿意?

木兰,他为何对木兰情有独钟?“ 朝搴陂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是觉得自己像屈原一样内在芬芳吗?还是感叹空有满腔的抱负和才华不得施展?我细细地端详着木兰玉簪,抚摸着上面精致细腻的雕刻,想起他骗我收回木匣时的情境,不由得微笑起来。

对着镜子仔细把玉簪插在发间,簪子碧莹莹的绿光衬得久病初愈的脸颊更为苍白,不由得嘲笑起自己来:不久前还想着此生不嫁也落得潇洒自在,如今竟自个赶着要嫁人。拿起粉盒和胭脂狠狠地扑在脸上,用手指抹了些唇脂在唇上,总算看起来好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