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怎么可能是诗词鉴赏

第二十四首重阳莫不辞高登

怎么可能是诗词鉴赏 雪狐4651 3544 2019-07-27 17:01

  

一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宋·李曾伯

五叶尧{萤去虫加六}纪诞弥,庆流文祖已垂基。

星明南极老人行,春布东皇太乙时。

红入仙桃千岁实,青归御柳成年枝。

岭民喜见升平象,拜手同赓(gēng)天保诗。

如果重阳节变成一基节……嘛,李曾伯大大的诗也是不错的,立意很深……即然是重阳节了,登高作诗是必要的,不过作者菌没什么准备,就只好拿李曾伯大大的又一首诗充数了。

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

宋·李曾伯

年年秋晚对风沙,今近重阳喜在家。

自断此生甘皓首,能消几度看黄花。

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

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

其实吧,登不登高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作者菌这里的山不适合集会,至于菊花,也是杳无音讯,惟有一闲人,秋寒劳心。

沁园春(月夜自和)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

少年弓剑边州。惊转首黄粱还梦不。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镜老菱花,笳悲芦叶,新雁数行人倚楼。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嗟吁,矍铄之翁,对娟娟婵月,轻杯汗漫游……如今一些传统节日只有一些老先生还在过吧,人心不古啊。

"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怅惘江湖幸亏有,季鹰,鲈鲙,求田问舍忍负,晏子,狐裘。连续用典,感情激昂啊。

"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丹桂飘香开时,青苹渺迹之处,是家在三吴天之尽头。

"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高庭人静,又是一番叶落,天下皆秋之时,作者菌蛮喜欢这一句的,一叶知秋,是小景,天下皆秋,则为大景。

中场,吟一首词吧……

沁园春

容易伤秋,不愿无秋,自作此秋。喜雁穿朱户,仙花晓月,门衔千叶,风横江流。再看东山,流觞曲水,一咏和歌长不休。行松手,任风寒倾诉,莫语还羞。

曾来梦里留周,似我恨秋光传不游。问卷帘珠玉,寻常景色,但如初见,怎似其优。不认秋风,偏听在笑,一举回头重自由。还怜不?小桥流水处,欲付闲愁。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箸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瞑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箸襦,寻作复(巾军)。”儿云:“已足,不须复(巾军)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箸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箸复衣,但箸单练衫五六重,夜则累茵褥。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昼动夜静。”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

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因指与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鞠爱过于所生。

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室家过夜,陈室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寔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饭呢!”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司空顾和同当代贤达在一起清谈。张玄之和顾敷是他的外孙和孙子,两人都是七岁,在坐床旁玩耍。这时听他们谈论,神情好像漠不关心。后来两个小孩在灯下闭着眼睛,一起复述主客双方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顾和听见了,离开座位,拉着他们的耳朵说:“想不到敝家族还生下这样的宝贝!”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随着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须要夹裤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准是个治国的人才。

晋孝武帝十二岁那年,当时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五六件丝绸做的单衣,夜里却辅着两张褥子睡觉。谢安规劝他说:“圣上的贵体应该生活得有规律。陛下白天太冷,夜里太热,这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帝说:“白天活动着就不会冷,夜里不动弹就不会热。”谢安退出来,赞叹说:“皇上说理不比先帝差。”

桓温去世时,南郡公桓玄只有五岁,守孝期满,刚脱下丧服,车骑将军桓冲和前来送故的文武官员道别,便指着他们告诉桓玄说:“这些人都是你家的老下属。”桓玄随着他的话恸哭起来,悲痛感人。桓冲每每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等灵宝长大成人,我就要把这个座位交还给他。”桓冲抚养、疼爱桓玄胜过自己的儿女。

画地为家……

"少年弓剑边州。惊转首黄粱还梦不。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镜老菱花,笳悲芦叶,新雁数行人倚楼。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少年挽弓剑边州,转首黄粱还梦不?感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所恙,滔滔江水与岁月俱流。

镜中老菱花,笳声悲芦叶,新去雁飞,行人倚楼憾长观。

"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君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把眉峰因蹙破,岂是为了身愁……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