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试说花语

序章

试说花语 南冬木 3472 2019-11-27 07:36

  

序章

某时年月。赵国都,邯郸,下城区。

黄昏的时候,田正结束了自己陶瓷作坊的工作。一如既往的,他端着大约五年前自己亲手捏出来的陶碗和磨平了竹节的筷子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着山那边落下的半个夕阳吃着盖了几片菜叶的白饭。

他是邯郸城一个不知名不起眼的陶匠。和其他靠陶器吃了大半辈子饭的老陶匠相比,学这门手艺没有几年的他并不算什么高明的匠人。不过因为性子比较随意没有太多斤斤计较,他做的陶瓷价格普遍要便宜一点,作坊生意倒也还不坏。起码养他一个孤家寡人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每旬还能有些闲钱吃两顿肉食。

放在几年前这不是什么值得一说的事情,那时候邯郸人的日子过得要比现在滋润很多。田正记得自己游学回来的时候老家邯郸的街上还随处可见卖烧鸡之类小食的商贩。就算是平常人家也有足够的闲钱每旬到街市里逛上一逛,买些胭脂米酒糖葫芦之类的玩意儿。但在三年前秦国杀神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之后,失去了大量青壮年劳力的赵国元气大伤,生产力瞬间缩水了大半。邯郸的生活水平也是在那之后开始暴跌,城市变得冷清了不少。

也许王宫里的那些人还过着一样的生活吧?不过那和城里的人们关系不大。贵族们不可能分出他们的财产来接济什么贫民,所以哪怕上城区的晚上依旧灯火通明纸醉金迷,外围的人们也只能暗中不爽,之后还是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毕竟这混乱的世道,有一个还算安全的环境就已经不错了。至少在邯郸不需要担心被哪里来的山贼之流屠个村或者卷入一场战争,被传说中秦国人弄出来的什么大投石机砸成肉泥不是吗?

这里的人们对战乱没有太多的担忧。当然,被坑杀了“四十万”军人对赵国的有生军事力量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不过以这个国家战国七雄的体量倒也还不至于一蹶不振。进攻是不可能了,但固守老家打防御战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起码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或许这种观点并没有什么问题,田正想,他并不是很在意。在几年前给自家的老妈守孝完之后他在邯郸就没什么亲人了,就算这里被战乱波及自己也可以去投奔游学时候的那些老朋友,又或者去小圣贤庄打个下手。他听说自己以往的同门做了那里的不知道几号当家,想来混个小闲职应该没什么问题。实在不行借他们的门路在桑海搞个小餐馆,给小圣贤庄供给一下伙食也好。自己烧饭的水平还可以,够去伺候那些在庄里念书的少爷们了。

划拉着碗里的白饭,田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想着未来,等待傍晚的宁静降临。

不过,今天的街道好像并不像往常那样,在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也渐渐安静下来。相反,人们窃窃私语的喧闹声正在越发膨胀,穿越了街道与房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谁家在办事?

有些疑惑地站起身来四下看了看,果然有一些市民在往某一个方向走去。田正两下吃完剩下的米饭,把碗往作坊的木桌上一撂出了门,拉住了刚刚从他作坊前面跑过的一个半大男孩。

“小四子,你要干啥去啊?”

“田叔你不知道?”

邻居家的这个小孩和他关系还不错,被拉住也没什么恼意,只是挣开了田正之后有些兴奋地搓着手。

“听说那边街上要新开一家不收钱的私塾,老师还是个大美人来着!哎呀不跟你扯了,我要给妹子要学生名额去,她老想念书了!”

说罢,小屁孩一溜烟跑了,留下田正有些出神地望着他离开的方向。

私塾……不收钱?怕不是个骗子吧。

当然这世上还没有器官买卖这种东西,这战乱的世道拐卖儿童也没什么市场。不过这并不妨碍田正以恶意猜测那个所谓的新私塾主人的意图——哪有办学不收钱的?孔老夫子当初用私塾来教学生的时候还得收些吃食呢。你说做老师还能有什么其他收入来养活自己?小圣贤庄是靠着国家援助和校友支持加上儒家的其他产业资源倾斜才维持下来的,一个教书先生能靠什么?相信的心吗?

摇了摇头,田正想了想,还是打算跟过去看一看。晚来无事,不看门道看看热闹,也没什么坏处。

这样想着,田正关上作坊的门,跟着人群向街道的那边走去。

而在他的前方,某处楼阁的门前,一个看起来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人群中仰起头,看着那楼阁上挂着的“风见书院”四个大字,眼中闪烁着光芒。

————分割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诗仙这句传唱千年的话没有太多的修辞,平铺直叙地道出了蜀地的偏远。盛唐之时尚且如此,在这战国时代自然更是鲜有人在意这里了。虽然这里生活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个是真的少数,不是后世华夏那种“也就差不多相当于两倍法国人口吧”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说,自己的习俗。没有什么人从中原进来,也没有什么人从蜀地出到中原去,两边人民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中原的战乱不关蜀人的事,蜀人的落后也没有哪个中原人在意。

所以也少有人知道,在西蜀还有一个名为蜀山的奇特民族。他们穿着在中原人看来粗鄙暴露的服装,使用着正派人士瞧不起的巫术蛊术,古老、隐秘而强大。

他们的渊源已经很长久了,久到连当代的蜀山族长都只是一知半解。有一些事物早已经随着时光消逝,只有与之相关的只言片语以神话传说之类的形式传递了下来……但也有一些事物直到现在仍旧存在着,比如矗立在禁地之中的那棵神树扶桑。

在后世的神话之中,扶桑神木被描述成长在远古时代太阳之神栖息之地的一颗巨树。楚国古老巫乐中的《九歌·东君》里唱到“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它是传说中连接神界、人界、冥界的大门,上面有三足金乌飞翔,能够引导人跨越三界,实现心愿。

在古老的传说之中,后羿曾经站在神树之上弯弓射日并将其踩断,自那之后人神冥三界才变得难以联络。事实上现在的蜀山里并没有多少人年轻人相信这种传说了。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仍然对这棵不知道历经了多少个百年的古老巨树心怀敬畏,视之若神。蜀山战士中最精锐的那一批被称作虞渊护卫的守护者,最重大的使命之一便是保护好圣地之中的这棵神木,不让任何心怀不轨的存在伤害到它。毕竟像他们这种等级的守护者,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关于神木的密辛的。

嗯,所以,当这棵巨树莫名其妙震动并发起光的时候,看护它的人们还是很镇定的。

个鬼啊。

我的老天,这是个什么鬼情况?

保护在圣地外的虞渊护卫们站在稍远处,目瞪口呆地昂头看着绽放出道道金光的神树。

就好像一个在迎接许久未归家父母的小孩子一样,神树繁茂的枝丫剧烈地晃动着。守护者们可以肯定这并非是风在吹动,因为就算这微风不是树叶树枝带起来的也不可能吹得动宏伟如扶桑这般的巨树。而那光芒就更没办法解释了——我是说,虽然这棵树金黄的叶子在阳光底下相当晃眼,但现在这光芒绝对不是什么反射能够解释的事情。如果说原本的神木仿佛拥有一整片黄金铸造的树冠,那么现在它看上去就已经升级成太阳了。

发生了什么?

蜀山上下都很困惑。

他们不知道,在这颗星辰的每一个国度,每一处以人之力观测神秘的所在,每一个占卜师、占星师、预言者、大法师,每一头异兽,每一位古老存在,都在某一个瞬间以某种形式收到了一个讯息。无论他们能不能理解。

阴阳密室的星图散乱成沙。

东海雾中的仙山皆尽浮现。

女神之泪的光芒明明如月。

隐秘神殿的机关轰隆作响。

与此同时,那些当世有数的强者也大多面露惊色。他们未必知道在那些圣地秘境之中发生的奇异事件,但他们都获得了一瞬间的明悟。似乎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脱离了它该有的轨迹,向着未知的地方滑落而去,摔了个粉碎。

有一些人立刻开始动用秘术开始占卜。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无论是观星、演卦、烧骨、占气……一切这些自远古流传下来的古老秘法都同时失去了它们的作用,从真正能够指引命运轨迹的秘仪变成了瞎鼓捣骗人的表演。

且不论一切是否真的会面目全非。但至少从现在开始,命运的痕迹再一次从凡人们的视野之中隐去了。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在发生之前,没有人能够明了……

————分割线————

唔,关于第三十六章的重复问题……

其实是第一次提交的时候没注意发上去了不完全的版本,为了不缺勤所以临时重发了一次。作者后台的话我已经改章节了,不过现在好像还没有刷出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