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浪漫青春 霞浦高中推理纪事语

第一章 互通有无

  

一个城市再怎么膨胀和发展,总归有它的地域性,而地域性则体现在其在各方面受到的限制。举个例子来说,位于北海道的札幌,就不可能出产南国的椰子;反过来,位于南国的冲绳,就没法出产北国的秋刀鱼。然而,我们在事实上却能在札幌买到椰子,也能在冲绳的餐馆吃到当季秋刀鱼,这就必须归功于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商业了。从原始社会末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商人阶层,依靠他们频繁流动的物产,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定居于某一地的人们的生活。从古代的赶集到现代的电商平台,我们越发能不用走出城市,便可以享受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生活。

霞浦这座小城也是如此。它在过去只是个小渔村,古时候的渔民们的上桌菜式无非是白菜豆腐加烤鱼。但今日的霞浦人,比如我和奈惠的餐桌上,却能摆上来自山形的野甘蓝、砂糖饼和山形大米。这一进步,得益于发达、高速的快递行业,以及我们在山形的本地友人——河内杏叶同学。前些日子,旅居在外的河内同学向我们提出了“想吃霞浦的海虾”这一希望,我们便在今年的海虾节向店铺订购了一些海虾,让他们直接发往山形河内同学的地址。作为回礼,我们便收到了山形的名产大米。这种互通有无的模式,与商业的道义倒是非常契合。

然而,我们实际上收到的大米远超过海虾的对价。我们寄去的海虾大约是一个小型水箱的分量,若是河内同学等价地还礼,我估摸着也不过是二十袋左右一斤装的米。然而,我收到快递的派送电话,打开家门时,却发现快递员满头大汗地撑着一个传统的大圆筒包裹,有些埋怨地看着我。我暗叫不妙,这是古时候一石大米的包装,一石是一百斤,五倍于我的估算。在签收快递后,我甚至不得不挽起袖子,像推圆柱一样推着它送进库房。便在这时候,我发现这圆筒的封口处漏出了一张纸的一个角。我把这张纸抽出来,发现这是河内同学的一条留言:

嘉茂同学,这是五人份的礼品,麻烦你收到后将它均分,然后转送给其他四位朋友。另外,也请向宇野同学转达对万年屋免费券的谢意。

一百斤是五个人的礼品,那么每人分到的也就是二十斤,倒也符合我的估价。至于万年屋免费券,是这么一回事:全国连锁的和式餐饮店万年屋新近入驻了霞浦,店铺开在霞浦市中心的和美百货大楼里。在吃食上永不落后于潮流的奈惠很快嗅到了消息,便拉着我们去体验了一番。这个品牌餐饮的质量是真不错,我们也在付款后拿到了作为开店特典的免费券。由于我们已经蹭过了开业的热度,于是在奈惠的提议下,我们把免费券随着海虾一起寄给了河内同学。万年屋是全国连锁,免费券在山形那边的分店也同样能使用。

河内同学点出的五个受礼人,除了我自己,还有宇野奈惠、明石雅、江之岛桐华和一位名叫“小野龙次”的男性。前四人都好说,但这最后一人我并不认识。然而我将这个名字说给宇野奈惠听,寻求她广泛人际的帮助时,却遭到了她匪夷所思的回应:

“小野龙次这个名字,渊子你居然没反应过来?”奈惠对我的困惑表示非常不解。“小野同学就是我们的同班同学之一啊,还是高一高二分班都在一起的呢!”

“请原谅我这可怜的人际圈。”我不得不伏地请罪。

“算啦,毕竟是渊子,情有可原。”奈惠倒也明白我的性格。“既然你不认识小野同学,那他的这一份就由我们一起去送吧。不过,河内同学为什么要给他送一份礼呢?我记得,给河内同学送的海虾只写了我们四个人的名字啊。”

“我也不太明白。干脆,等我们与他会面的时候再问一道好了。”

于是,由奈惠联络上了小野龙次同学。约好的时日是一个周末。上午,奈惠来到我家,我已向邻居桃濑家借来电子秤,将这一石大米五等分,然后分别送往各个人家。奈惠到我家来的倒是轻松,但我多少还要做一些洗衣晒衣的工作,不免耽误了一些时间。分装好二十斤米后,我们各自提着米袋,由奈惠带领着朝目的地进发。小野龙次居住在霞浦的西南边,我们需要乘公交前往。

霞浦的私家车还不甚普及,故而公交车的乘客还是比较充实,也不像大城市那般以中老年人占了乘客的大成。我们上车时,公交车上只剩下了零星的座位。我和奈惠只好分开挑了两个座位坐下。坐在我前面的是两个与我们年纪仿佛的女生。这两人身着便服,穿着高跟凉鞋,其相貌奈惠也不认识,料来是其他学校的同龄人吧。不过我在看到她们动作的时候,心下便已有了主意。于是,我便发了封邮件给奈惠:

三站后,我前排的两位女生便会下车。届时我们一起换到这个并排的座位。

奈惠自也知道我作出这种判断必然有我的道理。以她好奇的心性,每当我作出这样的判断时,她都要问一句“为什么”。但现在这个场合,一来马上就要动身抢座位,一旦我的精力放在编写回答上,就很难保证反应动作迅速;二来我们现在坐的位置相隔有一定距离,不能对话只能通过邮件,而我们即将有机会坐在一起,那时候的对话便可以省出无数编邮件的繁冗。所以,奈惠也只能认清轻重缓急,先将她的好奇心强行按低一截。

果不其然,公交车走过小山电业公司和富能寺两站,在第三站和美百货大楼时,坐在我身前一排的两位女生便起身走到了下车门。而我们也趁着前门上车的旅客尚未走到车厢后方时,便默契地一同起身,提着各自的米袋坐上了这一排连坐。

“渊子,为什么你能预测到她们三站后下车啊?”如我料想的一样,奈惠在坐稳后立刻便开始对我发问。“我看你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动作,似乎是注意到了前面的人在看手机?我依稀的印象是,这两个人在对话,但其中一个不断地拿出手机摆弄一阵,然后又放回去。对了,好像她们还特意打扮过。”

“是的,我注意到的和你看到的一样。我说说我这个视角看到的信息吧:坐在我前座的两个人是一起的,她们在公交车上不停持续着对话。但其中一个的注意力显然不全在对话上,她还不停地掏出手机,重复着‘拿出来—用手遮住光线—在屏幕上划出解锁图案—迅速瞄一眼手机上的信息—按下睡眠键放回去’这个循环。从这个循环中,我大抵便知晓了她们要在三站后下车。”

“渊子也看到了她手机上的信息?”

“我的视力向来就不太好,隔着一排座位,身体也没向前探,是不可能看清她的手机屏幕的。我之所以能判断出她们在三站后下车,是缘于那个看手机的女生。”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一是,坐在我前座的女生的穿着搭配得宜,化着唇红齿白的盛妆,这显然是去赶赴重要约会的装扮;二是,她不时地拿出手机,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锁锁屏图案,这说明她的心情非常迫切。最关键的是,她看手机的循环有一个异常,就是她解除屏幕锁定时显现出的异常慎重:我们在平时拿出锁屏的手机解锁,大多是这两种情形:一种是一只手拿稳手机,一只手划出解锁图案;另一种是在掏出手机的同时就激活按键点亮屏幕,然后直接凭熟悉的位置“盲解”。这两种方案都比较自然,而她的做法就非常做作了。她先是用一只手搭凉棚遮住光线,再强行用另一只手的四指握紧手机,而用拇指解锁屏幕。这个解锁方式的合理解释是,她对即将处理的信息有很强的隐私意识,所以在开启锁屏前就用搭凉棚的方式打掩护,连自己的同行人也不希望她看到。由此判断出来,她在处理男友的联络。

为什么是男友的联络?当然是从她无数次重复的动作来确信的。她在无数个循环中所作出的重复动作是:每次解开锁屏后,都是草草扫一眼就重新关上。她为什么会这么做?答案只能是她让每次解开锁屏后的界面都停留在惯常的邮件或聊天软件界面上,这样才能在解开锁屏后的第一眼就确认是否有新的邮件或信息到来。

“可是,若是来了邮件或是新信息,手机自己不就能发出提示吗?比如声音和振动啥的。”

“若是发出声音或振动,不就让她的同行人也知晓了吗?所以,她的本意是‘将手机设定为取消任何主动提醒的状态,好不让同伴知道新信息’。但她自己这般急不可耐的神情,却早已向同伴暴露自己焦渴的等待。她的同伴比我们更为了解这位主角,也得亏是她的情商真的不错,没当场就拆穿这面西洋镜。”

“可是,从这些东西里面,我还是没懂,渊子你当时是怎样判断出她们三站后必然下车的。”

“这个问题也好说。从她怀着‘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去见男友’的心思,和事实上已然把这个小心思暴露无遗的举动,以及与她同行的是一位情商很高的朋友这几点来推断,她去赴男友的约定,这个约定到底是怎样一个形式呢?若是和男友相识未久,请信得过的朋友帮忙把关,那就会在事前就告诉来意,不必像刚才这样遮遮掩掩;若是有意假托名义带着同伴让男友突然出现以‘发狗粮’,这种情商和她同伴展现的高情商也不甚搭。所以,我的想法是,她此行的本意是由自己以其他理由约出这位女性同伴,而由自己的男友给她一个惊喜。然而,对于‘自己的男友给旁人什么惊喜’,大部分女生的感想却又都是嫉妒的,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由自己的男友给同伴另一个男友’。换句话说,是已经成了的这一对,在将各自相熟的两个人撮合成另一对。”

笃定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在忖度一件事:他们到哪里去聚会?霞浦适合一男一女之间约会的地点不少,但适合这种“引见”模式约会的地点并不多。而且,她们还选择了这趟公交,说明她们的目标地点就在公交沿线附近。再加上这位女生频繁地看手机,透露出超常的焦躁,这更说明她们离目的地很近了。于是我便在思索:由于站名的选择都是站点附近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对周围的建筑功用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我展开思考时刻的下一站是小山电业公司,说明这一带多是企业;下一站富能寺,那一带就应该是公园或宗教场所。而第三站和美百货大楼,这种综合型商业楼往往就可以作为生人的会面地点——因为大楼中有品牌店、超市和餐饮店,还是很适合多种需求的人们长坐细谈的。再往后四站五站的话,恐怕这位我的原前座的心情就不会如此紧张了。

“对了,奈惠。我记得咱们把餐饮店万年屋的免费券送给了河内同学。万年屋不就恰好在和美百货大楼内部吗?这是个新开业的餐饮店,有足够的话题量,也可以基本保证是主宾没来过的地方;餐品的质量我们也都确认过非常不错,作为‘建立第一印象’的选址倒也合适;更重要的是万年屋依然处于开业酬宾期,她们的手上极有可能也有这家店的免费券。这么一想,这里不就是最合适的地点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说到底都是我基于观察而得出的猜测,虽说有若干成算,但并不能说是百分百的胜券在握。如果这两人先在富能寺下车,到附近的公园与目标会面,先散一会步,进而走到和美百货或是其他地方进餐,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她们的目的是直接进餐的。

毕竟,高跟凉鞋的穿着实在是太不适合散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