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浪漫青春 霞浦高中推理纪事语

第一章 念旧

  

唐土有这么一首短诗: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虽然它只有十六个字,但我认为,就算今人在这个题材上再怎么搬弄言语,也未必就能超出这十六个字的意境去。今日的生活比之古时,在饮食、教育、卫生、科技等等几乎是全维度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进步。怎奈何唯独在艺文一道上,今人的创造力却远逊于古人。也难怪我会在感念今日的便利生活时,更加执着于欣赏古时候的艺文精品了。换句话说,我在自己所沉迷的艺文一块,“人不如故”的念旧意味非常之浓。

诚如斯言,“念旧”是不少人都会有的情结,所念的“旧”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有些人怀念传统的工艺,有些人喜欢过去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则始终铭记着自己的初恋,这些都是某种形式上的念旧。就连方才那首短诗中的“衣不如新”也不甚尽然:即便是和服、振袖等等都发展得令今人穿着得更为舒适,可依然有人坚持着传统的千早、水干等式样,即便是现在穿起来令人不太舒服,也还依然在坚持着。

河内同学搬到山形之后显然也产生了“念旧”的情感。毕竟她在霞浦这个以水产为生的小城市生活了十几年,骤然搬去一个“卖大米的大城市(河内同学语)”,自然是不太适应。所以,她很是想念霞浦这座城市。对于这种情结,明石同学拿出了一个有些生僻的英文词汇——nostalgia。

乡愁——不通英文的我,翻了字典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说起乡愁,我倒是记起了一桩事情:我小时候随着父亲去霞浦的郊外进行“堪舆”的实地教学,它的起因是一个霞浦籍的商人在淡出事业之后打算回到老家颐养天年。于是他买下了一片地打算起一栋小楼,而这楼的方位朝向设计布局,便是我们家这“风水师”说了算的。当然,决定权也不可能完全交给我们,这位商人还提出了若干要求,其中一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要能看到霞浦的暮水滩。

三面环水的霞浦,其水域也被更细致的地名进一步划分开来。暮水滩是霞浦南面的一块水域,那里算是不错的渔村。这位商人便是从这个水域走出去的,但他在衣锦还乡时,却因为那里的地块不再能让他置下一栋大宅,才不得不选择了郊外。在还乡情结的驱使下,他即便是选择了郊外,也依然惦念着那片滩涂,所以才提出了这个要求。

从实现难度上讲,我认为要在这片宅基地上造起能“看到暮水滩”的房子倒也并不困难。暮水滩是滩涂,大抵是海平面的高度。这片宅基地在郊外一个小山坡上,离霞浦市区所在的平面大约高出个二十几米,视野开阔,没有什么其他建筑物或树木遮挡从这里到暮水滩的视线。所以我当时便想,这个要求完全谈不上是什么难事,只消普通地进行设计,确保打开院落门的视线和从客厅、卧室窗户看出去的视线不被建筑结构本身遮挡就可以了。

然而,父亲当时的设计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在进行图纸绘制的时候并没有如我预想般地操作,当我在脑中按照尺寸模拟他画出来的结构时,越想越不对劲。因为整个设计只是一栋一层的平房,外圈还围了一层矮墙。这样一来,无论是客厅还是卧房,都被矮墙挡住了望向住宅外的视线。加上这一圈矮墙也围得很小,可以说是这一大片买下的宅基地,只围了五分之一不到。我原本以为父亲会设计一栋乃至多栋复合的豪宅,才会让我来见学,没想到他最终拿出的设计,反倒和一个普通农家人随便盖起来的房子差不了多少。

“为什么父亲会拿出那样的设计呢?”我心里非常纳闷。但当时的自己只有十岁不到,还没有提出异议的胆气,于是只好看着父亲将那张我认为的零分图纸交给了商人。但商人的反应却又让我出乎意料:他听着父亲的讲解,大喜过望,这个表情我当时便有把握肯定是绝无虚假。初步策划方案既然一次通过,接下来的细节小改也都算不了什么。将图纸交给实际施工的人手之后,我们的任务便已结束。之后,父亲将这份图纸的备份保存在了家里,我也在整理家中藏物的时候重新确认过图纸的内容,现在也有记忆。在想起这一节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便又浮现出了当时图纸的模样。

我的记忆并没有差池,就算我现在再在脑中将图纸大概地立体化,也还是四面矮墙围起一座小院,不起眼地坐落在宅基地的一角;院落里是一栋一层平房,设计得毫无章法可言,客厅与卧室的窗户开得既不大又不通透,并不能看到暮水滩。这样的设计为什么能得到商人的首肯呢?

随着七八年阅历的增长,我总算知道了父亲的用意——他并不是机械地执行商人“要能从住宅看到暮水滩”的要求,而是揣摩商人的用意:他为什么要特地提出这个要求?我和父亲一起去实地看过,买下这片土地的商人自然更清楚,从那个地方建起一栋“能看到暮水滩”的房子实在是轻而易举。就算他不提这一茬,我们在知晓他的背景后,显然也会在设计时对这一点予以考量。那么,他还特地提出这个要求,就必然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

正常理解“要能看到暮水滩”这句话,就是我几年前和方才第一反应所想的那样,要的是视野开阔,视线无遮挡。但它也有一个隐含的意思,便是“我希望能体验到过去的生活”。当时,我们已经了解到,商人是因为暮水滩那一带的土地已经全部有主,而且也都不愿出手,他才不得已选择了郊区外的空地作为宅基。他的第一选择是暮水滩本身,所以父亲理解出,他的本意其实是“还原当年在暮水滩时的居住环境”。在他离开霞浦去打拼之前,他的家庭显然是暮水滩边上的传统渔民,所以父亲才会给出宛如普通农家随意造起的楼房一样的设计。

父亲设计的低矮平房,正是还原了暮水滩旁渔民住宅的风貌。并且因为它传统便是狭小的格局,只能占下大片宅基地的一角。那么其余的地块要如何使用呢?父亲也没让它闲着,而是从外边引来水源,在这里造出了一片人造的滩涂。虽然这里地势比霞浦那边更高,难以形成深水,但做一个够当水田,够养些水产的地方也足够了。

每念及此,我便深自感慨:能体察他人话中的真心到底还是必须的。然而,我却因为回想这件往事而在与同伴们的聊天中出了神,还因为时间过长被他人所察觉。在交代自己所想的这个故事之后,河内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山形这里,有一个几乎是和嘉茂同学所说的这个故事一模一样的情形,但结果却是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顺着我所讲的故事,河内同学也讲了一则她在山形的见闻。山形的地形不比三面临水的霞浦,它总体上算是处于山谷中的一块小盆地里,因而周围郊区普遍比市区海拔高,能眺望市区的方位也有许多。山形近来也有一位商人产生了衣锦还乡的念头,同样地,他离开家打拼后,原来自家的地块已经易主,并且在附近难以再买到一块合适的宅基,所以他也选择了在郊区高处置一块地,并且向前来堪舆和设计的风水师与建筑师提出要求——建起来的房子,要能看到自己原来住址的方位。但是,这两人便是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造起了一栋三层高,采光好,主卧、客厅等主要窗户望出去都能看到山形市全貌的,居高临下的大屋子。这位商人同样对这个设计很满意,整个设计的评价也很好。

“嘉茂同学,为什么在情况基本相似的两件事情中,两边会采取不同的理解,并且还都命中了答案呢?”河内同学不解地问。“我想,这两位商人,应当都没有把详细的指示告诉风水师和建筑师吧。”

“两个相似的场景,得到的解答不同,那么原因也还是只能回到两者的‘小异’上来。既然商人的情况基本类似,设计师和风水师的职业能力也不会差太多,所以也就只能集中在差异的所在,也就是霞浦与山形的地形上来。霞浦是滩涂边上的城市,三面环水,北边也是平原城市土浦,在这里长大的人对山不可能有太明显的印象,心中并不会将‘登临远望’作为怀想家乡的主要方式,所以‘沉浸式地复原家乡生活’的答案更迎合喜好;而山形则是盆地地形,在山形长大显然与城市外围的群山脱不开关系。而在走出去的山形人心中,更是等于拥有了跳开‘群山环抱’的能力,也不免都会产生‘登上山去看一眼家乡的模样’的想法。所以,这座选址在高处的建筑,自然也是有鸟瞰城市的用意在内。”

退一万步讲,山形与霞浦的气候条件也是有差异的。霞浦位于关东平原上水系发达的一角,也是山脉的迎风坡,虽然商人的宅基地位于海拔二十几米的山坡上,但要将自然水源引过去,在那里形成一块人工滩涂却是毫不困难的;反过来,山形处于奥羽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在盆地边缘形成的山脉缺乏水流的侵蚀,往往显得陡峭,这也使得山上大多是瞭望整座城市的好去处。所以,两头的商人各自选择高埠扎营,其用意也是不尽相同。

“我认为,这便是两边的风水师与设计师,面对相似的情形却给出不同答案的原因所在。”

“那么,嘉茂同学,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河内同学道。“为什么这些成功人士经常选择回到家乡平静地度过晚年呢?”

“唐土的项羽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发达富贵了却不回到家乡,就好像穿起了绚丽的衣服却只在夜里出门一样,有谁能知道呢?这句话在反映项羽好炫耀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成功观念。后世也有人说,衣锦还乡,是古来便推崇的。而我推究这么做的原因,到底还是因为人际。”

这些成功地打出一片天地的人们,大多有基于家庭和事业的两个人际。家庭的人际偏向隐私,且难有被公认的成功标准;而事业却往往有明显的量化,又能在多数时候成为一个人的功业谈。所以人们总有些不情愿在事业的人际圈中过深入地谈及家庭,却愿意在家庭的人际圈中分享自己的事业。再加上,事业上的人际,其纽带也都基于事业的成功。既然打定了急流勇退,归隐山林的主意,这些事业中的朋友未免就是“趋利而来无利而散”了。而家庭的人际,则是无论事业成败,都足以作为一个栖身的港湾。

于是,在外打拼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若是起了不问世事的想法,往往“归家”就成了一个上好的选择:一来,家乡的人情味自己最为熟悉,可以找回自己最为向往的生活节奏;二来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乡里乡亲,进而树立威信,提高自己的地位与话语权;三来家乡有自己诸多不着功利的人际,虽然时过境迁,也容易建立起适合安仰天年的关系网络。

这个解释要理解起来也并不算费力,尽管它离我们这个年龄层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在解释给周围的友人们听过之后,还是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但河内同学又在这时候发话了:

“嘉茂同学,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情,也是一位成功人士回到山形的故事。但他的心态却不像是成功后的衣锦还乡,而像是回到家乡寻仇报复一样。他一回到山形,便将自己的故居,以及过去有嫌隙的邻里的房子,拆了个一干二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