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在异界打怪开后宫的硬核生活

化学战

  

化学战是使用化学武器杀伤人畜,毁坏作物、森林的作战。它通过毒剂的多种中毒途径及在一定的染毒空间和毒害时间内所产生的战斗效应,杀伤、疲惫和迟滞对方军队,以达到预定的军事目的。化学战受天候、地形的影响较大。它只对缺少防护装备,防护组织不健全,措施不严密,训练素质差的军队产生重大杀伤作用。

在战争中使用毒物,古代就有.

公元前5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硫磺燃烧产生有毒的烟,使对方人员窒息。

公元7世纪,拜占廷帝国军队将沥青和硫磺等易燃物放在金属罐中,点燃后投向伊斯兰教军队的阵地。

19世纪中叶,有人将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装填在弹丸内小量使用到19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已能由工业生产剧毒物质,使毒物大量用于战争成为可能,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

1899年海牙会议第二宣言提出,“禁止使用以散布窒息性和有毒气体为唯一目的的抛射物”。1907年第二次海牙会议,在《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的附件中,再次规定:“除各专约规定禁止者以外,特别禁止:甲、使用毒物或放毒武器”。

化学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于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时伊珀尔战线前沿6公里正面上,预先布设约6000具装有氯气的吹放钢瓶,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向英法联军阵地吹放。

由于对方毫无戒备,约15000人中毒,其中近5000人死亡,阵地被突破8~9公里,开了化学战的先例;此后,英、法等国军队相继使用化学武器防护措施也在对抗中发展,先后出现了防毒面具及化学侦察器材。

于是使用仅能通过呼吸道引起中毒的氯气、光气等对军队作战行动已无重大影响.

1917年7月德军又在伊珀尔地区,向英军使用了具有糜烂作用的芥子气炮弹,10天内共发射约100万发,造成对方重大伤亡整个大战期间,交战国共生产毒剂约15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战场,因中毒而伤亡的总人数达100余万。

化学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种重要作战手段战后,许多国家积极研制新毒剂,扩大毒剂的生产能力,改进使用方法。化学战再次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重新提出有关国际禁用问题。1925年6月17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关于《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窒息性的有毒或类似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及细菌战剂。

但是,奉行侵略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从未遵守过协议。

1935年末到1936年初,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用飞机布洒芥子气,给阿军民造成重大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法西斯德国准备了大量毒剂,包括新型神经性毒剂,主要由于苏、美、英等国在化学攻击和化学防护方面已有准备而未在战场上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在侵略朝鲜、越南的战争中,也使用过化学武器。尤其在侵越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毒剂和植物杀伤剂,使越南南方广大地区的人畜中毒,森林资源和农作物被毁坏。这种在对方战略后方大量使用植物杀伤剂及固态刺激剂的做法,成为美军的一种战略性作战手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