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要潇洒的活在黑暗的怪世界

第四十四章 人性与人伦道德(9)

  

(比如我随便的给因果联系的断层来一个命名,然后随便的加入文章里面,然后说这个便是因果联系的断层,然后再很随便的写几个其它方面的命名,最后我就说这一切就是这样的。

谁能理解我在写什么。

谁都无法理解吧!

所以我自然也没办法理解爱因斯坦的那个什么相对论了。

因此我很识相的便不看了。

其实我应该说我压根没有学习的欲望,这只不过是给自己找借口而已。

没错,这便是人的自我表达。

不,我在说什么。

呃,一不小心就腹黑了。

算了,这个就这样吧!)

如果缺失的比我还严重呢!

那这想要再逆转回来,可以说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

与其不明所以的施加迫害,还不如单纯点的只是起到监护的作用,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成长的道路和模式。

要知道当一个生命体在思维能力获得足够的情况下,他们是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的,然后你只要在他们思考人生的时候切入人生的概念和人类生存的法则概念——比如学习什么的,那么他们自然会选择很好很努力的去学习,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没必要累死累活的赶牛耕田。

当然,在决定这么做的时候还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在守护善之光的时候必须要扬善的同时还要切入社会险恶的概念。不管怎么说这个社会还是很混乱的,没必要因为善意而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关于扬善的概念之后会有提到,所以这里不说了。】

说到教育,想到命运,然后便想起现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生小孩不拿来玩,难道还依靠他养老吗?

是啊,现在到了老年有养老金之类的,确实不需要再看子女的脸色了。

可是呢!

嗯,这么说吧!

我记得初中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出过这么一篇文章,是关于星星丢失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什么,我已经忘记了,或者说我压根没去记。嗯,说实话,我记名字的能力一团糟。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跟之前的人生,也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些缺失有关,但这个现在不说了。

重点还是说说那个阅读理解好了。原本这个涉及的是类同和差异,也就是生命延续里面的上下延续性,应该会在相当后面的某一个板块里面涉及到,但现在已经讲到了人伦道德,又突然的写了这么多,所以还是说说好了。

这篇文章的其中一道阅读理解题是这么问的。

它问小男孩将来会不会和他的父亲一样会那样对他的孩子。

也就是问小男孩会不会像他的父亲那样苛责和剥削他的子女的生命本质。

我的答案是小男孩将会被他的父亲同化,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的子女。

而标准答案却是相当有意思,是两种。一种是和我的答案一样,而另一种是他会善待自己的子女。

标准答案的意思无非是根据大千世界的规律来说明的,它并非是按照文章的内容,也就是生命延续性的逻辑观念来延续下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文章中明确的写到了一点那就是星星的缺失。

当然,想要明确的说清楚,那就要涉及到我上面说的类同和差异的问题。

古语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只是单一的说明了一个现象。

其实整个生命的历程便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无数个类同和差异组合而成的现象,最后以现在的状态进行整合而成的一种逻辑思维观。

人在遇到不公平的对待的时候,首先有的会是愤怒,其次才是现实的思考,再其次才是根据自身的思考,最后才是选择妥协或者差异。

也就是说子女在面对父母的无理取闹的时候,他们也会愤怒,也会思考,但思考的结果未必必然是类同,也有可能是差异。

但想要子女表现的和父母不一样,那么必须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不满,一个则是迷茫。不满主要表现在青春期,迷茫则主要表现在八岁之前。

也就是说八岁之前没有连续不断的迷茫,那么子女很难表现的和父母不一样。

八岁之前的迷茫将决定了青春期的变化。

当然,像我一样在八岁前便已经明悟生命的本质,然后又迷失在命运里面的人可能是没有青春期的叛逆的。

为啥?很简单,自身的束缚和迷茫远比叛逆来得更加的深邃。用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得自闭症的通常都是小孩,而自闭症的小孩基本上不会有叛逆期。不是他们不会叛逆,而是他们无法叛逆。这就是束缚和迷茫施加的枷锁,使得他们连叛逆都无法达成。

如果八岁前开始迷茫,这里说的是除我这种现象之外的现象,而且是连续不断的迷茫下去,那么到了青春期必然叛逆。这是必然,而不是可能。所以子女到了青春期以这种方式达成的叛逆,该检讨的不是子女,而是他的父母。

不是说父母是好人,看上去的,那他们便没有做错,而是他们就算真是好人,哪怕是圣人,那么也必然是他们做错了。

因为父母是监护人,而监护人最初的体现意义便是监护子女不为恶而为善。子女之所以会叛逆,那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导致了叛逆的情绪生成。

有些父母肯定会说我对别人都很好,对自己的孩子也很好的,很宽容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真的很伤心。

不好意思,伤心没用。子女的变化从一开始确实是从父母的教育中开始变化的,然后才是接触式思维变化,也就是周围的环境以及网络的环境等一连串的事物对他的意识造成的冲击。

父母表现的好不好虽然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受到了彼此的尊重。

有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是他的父母,理所当然的就认为他就该敬仰自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