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要潇洒的活在黑暗的怪世界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前往杀生之路(3)

  

大树下长着许多种植物。

这些植物是什么,我自然也是不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是树荫处长着的那些五颜六色的蘑菇。

虽然它们未必都叫蘑菇,但是叫蘑菇准没错。

大约前进了十几分钟,前面传来细碎的水流的声响。

而且我的视线也开阔了起来。

因为前面的树木开始变得稀疏起来,看来是到了一处开阔的地方。

「放缓速度,慢慢过去。」

看来危险即将到来。

不知为何,我突然兴奋了起来。

然而,几乎就在刹那的功夫后,我的心头泛起了隐隐的不安。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下得了手吗?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猛地想起这几天的事情。

似乎我从未主动出击过。

我似乎都是被动防御,然后斩杀敌人的。

我唯一一次主动出击是在特性职业试炼的时候。

那一次应该算是主动出击吧!

当然最后的最后不能算是主动出击了吧!

毕竟那个时候算是永昼攻击我,而我是被动防御。

那个时候时间很紧迫,我的神经很紧张,而且又鬼使神差的将枪捅入GD龙的菊花里。在想着如何击破敌人的情况下,我自然而然的便出手了。

当然,在关羽的试炼里,我也可以算是主动出兵。

但是在整场战斗中,我确实从未杀死一个人。

所以说我手上的鲜血其实很少。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本能的开始畏惧起来。

哪怕我的心中在呐喊着杀戮,血腥,舔舐这个世界的罪恶,但是我是否真的能够毫无情感的出手呢!

哪怕我面对的不是人类,仅仅只是野兽,但我真的能够下得了手吗?

正如有些大道理谁都懂,而且还能嘚吧嘚吧的说个没完没了,但是当自己真的面临那个情况的时候又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也正如很多人在喷击着别人的无耻的时候,他照样很无耻的做着无耻的事情。

想是一套,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

所以有人说人类虚伪。

但这真是虚伪吗?

不,这是一种自身与环境的摩擦所导致的必然现象。

当自身与环境相和的时候,说与做其实是一致的。

但当这个环境无法满足自身的说的时候,做便会以自身最切实的利益为出发点而行动。

也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会提出知行合一的说法。

当然,知行合一是比说与做一致要深层次一点。

说与做一致有可能是被动的,但知行合一必定是主动的。

哪怕环境等等的因素不允许,但知行合一的人照样说与做一致。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认知自己,明确真性与真知。

唯有这样才有可能通往知行合一的道路。

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想要透彻真性和真知是极其困难的,反而是达成知行合一是比较简单一些的。

哪怕不懂真性和真知,只是懂点自我也是有可能达成知行合一的。

当然,王阳明口中的知行合一是不是偏向性的,那我就不知道了。

毕竟我只是随意了看了几眼《王阳明全集》,确切的说是开头几页。

我之所以在这里说到王阳明的心学是不是偏向性的是因为开头我看到徐爱书在向王阳明求教侍奉父母的问题。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请求否?」先生曰:「如何不请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请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请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虽然古典文学不是看得很懂,但是勉强能够看个大概。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来看,他的意思应该是所行为天理者便是极也。他完全的强调了在做上面的一个极端现象。

他认为人的认知应该是非常极端的趋向某一个点上,而达到这个点才是知行合一。

比如他在说到尽孝上‘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

但人真要是毫无人欲的话,那么他就不是孝敬父母这么简单了。

用句《大道之行也》内的话——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世有孝子,为人称赞,此为名也。

难道名不是人性之所欲也?

我可从未听说过从古至今有谁愿意散尽家财让其父母自身与他人平身而论。

如果这人真这么做了,或许会被父母兄弟姐妹所嫌弃吧!

所以奉孝父母必有私欲,只是这个私欲比起某些人来说比较轻,令人看不出其中参杂的人欲。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世间的老人能是一回事。

生自己的人为父母,非生自己的人但养育自己的人为养父母,非生自己也非养自己的人但对自己有恩的人是恩人,非生自己也非养自己也无恩于自己的人和自己有个毛线的关系。

自己孝顺的是父母,又不是非父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