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鬼吹灯怒晴湘西:月明人倚楼

  

自从昏迷中醒来,父母的关爱自不必说,几个在家里的哥哥嫂嫂也嘘寒问暖,底下的丫鬟婆子更是无微不至,这让本就心安理得的我平白生出几分愧疚来,愈发乖巧,决意要对得起这份亲情。

时日如飞,我渐渐适应这个新的身份,也慢慢融合了原主的记忆,居然发现这个原身是一个宝藏女孩!学过洋文,会弹钢琴,能跳西洋舞蹈,据说是原寿山郡主裕容龄亲自指点过的,而且——金枝玉叶的敏敏格格,居然——会——轻功!

原来,早先穿越而来熟知近代史的肃亲王,知道接下来中国近半个世纪的乱世,变数极大,为求子女平安,自小为他们延请名师习武,不求成名成家,至少在危急时刻有自保之力。显然,肃亲王是受到了前世穷养儿富养女的影响,对儿子们要求极严,个个都有一身不错的身手,只有敏敏是幺儿,又是唯一的老来女,生得即娇且美又怕苦,今日太热,明日日头太大,后日又太冷,福晋心疼难免又常常找办法阻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得府里的武师没有办法,只得找到肃亲王诉苦:“王爷,不是在下不肯教,实在是我习的是少林一脉,走的都是刚猛一路,确实不适合女子,即便勉强练成,不免会练得骨骼粗大,皮糙肉厚,这个,这个。。。”王爷一怔,脑补了一下女儿五大三粗的形象,打了个寒颤,便就此作罢。

后来肃亲王因缘巧合救下一个重伤下狱的女飞贼,女飞贼为感大恩,又见格格根骨极佳,便用秘法将数种珍贵之极的药材煮水自小给她沐浴浸泡,此为“换骨”,都说“穷文富武”,光是这药材之稀少珍贵,一般人就承受不起。久而久之,使其身体轻捷异于常人,再传授提,纵,追,攀,蹬,踩,翻等技艺,数年之后,不仅能轻松翻墙越脊,而且体态轻盈,举止灵巧,加上天赋异禀,这轻身功夫竟达到江湖二流。只是师从于获罪女贼,学的又是些盗门江湖功夫,虽然只是为自保逃命,但传出去未免不美,是以除亲近之人外,密不外传。

因为头部受伤,学暂时也不必去上,只在家里修养,百无聊赖,我一天天地在府里乱转,磨皮擦痒的,不住叹气,在我叹了第三声后,在家里陪我的四嫂看得好笑,

四嫂:“瞧你那样子,上蹿下跳的,跟个笼子里的猴儿似的。”

我一把挽过她的膀子,

敏敏:“坏四嫂,要是四哥把你关家里一个多月,你也会变成猴儿,只不过,一定是个顶俊的母猴儿”。

四嫂又气又笑地狠点了一下我额头,

四嫂:“就知道你待不住了,你四哥去重庆几个月都还回不来,我娘想我了,明日我要回通县娘家,你去是不去呀”?

我顿时点头如蒜。

通州历来在华北地区地位显赫,古时素来就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小楼的烧鲇鱼、大顺斋的糖火烧和中华老字号通州腐乳吃得我眉花眼笑,每日里跟着四嫂只是满城闲逛,满街古朴又充满烟火气的民国景象让我仿佛置身于前世的影视剧中,一时恍惚,究竟前世是梦,还是穿越梦中了呢,不由得生起“梦醒方知身是客”之感,正感叹间,四嫂轻拍我背:“敏敏,发什么愣?不是要看燃灯塔吗?已经到了!”

我回过神,从马车里抬头一看,只见那燃灯塔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略有收分,古塔的倩影正垂映在200米外的大运河上,云飞水流,绿树环拥,美不胜收。这便是通州八景之一“古塔凌云” 了。

敏敏:“果然是“ 郡城塔景落波尖”!

我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把四嫂娘家的马夫和护院吓了一大跳。

四嫂:“敏敏,你慢点”

四嫂扶额,

四嫂:“额娘知道了仔细又骂你不稳重了!”

敏敏:“不怕,反正她也看不到,四嫂,你快点嘛!”

我笑得眉眼弯弯,对四嫂我是半点都不怕的。

塔下游人不多,周围一圈卖呆的闲汉和做生意的小贩,我拖着四嫂往塔里奔,迫不及待地想要登塔看景,塔里游人寥寥,四嫂和她的丫鬟小巧跟着我爬了几层,实在不比我这个隐匿的“江湖轻功高手”,在第五层的时候,四嫂就抚胸大喘,

四嫂:“敏敏,我气都喘不过来了,歇一会吧。”

小巧稍好些,但也是满面通红,表示如果需要继续前行也是臣妾做不到,我心中得意,轻功在手,天下我有!

敏敏:“那你们先歇歇吧,我可要先上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坏笑着朝四嫂和小巧一抬下巴,轻快地跳着上了楼梯,身后远远地传来四嫂的声音,

四嫂:“慢点,仔细崴了脚!”

没想到,这一去,就惹出了天大的祸事来。。。

肃王府四奶奶和丫鬟小巧稍事歇息后,继续上塔,结果却一直到顶都没有见到小姑子敏敏格格,慌得四奶奶和小巧下塔问马夫护院,也说未见下来,唬得几个人在塔里四处乱找,却哪里还找得到?四奶奶只得让护院骑马回府,通知她做通县县长的二舅赶紧找人。县长二舅当机立断,当即封城搜人,不敢说是格格走失,只说府里走失了丫鬟财物,找到有重赏,但却始终杳无音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