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西南土司

  

不一会儿,高无庸走进来汇报

高无庸:皇上,兰贵人命宫女传话,说晚膳快要准备好了,请皇上早点处理完事务,过去用膳。

胤禛点头

胤禛(雍正帝):知道了。

允禩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暗潮涌动。自从若兰嘶吼,若曦和他之间的联系,算是彻底断了。胤禛登基前后,发生了太多,难以预料的事,让若曦和他们有了很大的隔阂,开始渐行渐远。

这一切的起始,就是玉檀之死。

正在胡思乱想,忽听得胤禛开口唤他

胤禛(雍正帝):八弟既然来了,就留下来一起用膳吧。

说完也不等允禩回应,又吩咐高无庸

胤禛(雍正帝):去告诉兰贵人一声,就说廉亲王也留在宫中用膳,让她多准备些一副碗筷。

高无庸领命

高无庸:奴才这就去传话。

允禩起身谢恩

胤禩:臣弟谢皇上赐宴!

胤禛摆摆手

胤禛(雍正帝):说了,自家兄弟不用如此多礼。对了,这里有两份折子,上面的事情事关重大,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允禩接过去细看,却是云贵总督高其倬上的两道折子,一份是弹劾,云南阿迷州土司李纯苛待百姓、对民人派累巨增,苛虐尤甚,同时抗欠朝廷之正课。这引起了民人的强烈反对,屡向官府控告。官府感到此人一日不除,钱粮一日不完。于是高其倬撤其代征租税之职。李纯不思改悔,仍于暗中私自征收,威胁民人不许完课交官,并且强占旁甸乡之一百九十八寨。官府屡次提拘,负固不出。雍正三年二月,高其倬派阿迷州知州元展成前往擒拿,遂捉拿归案。其后,籍其家产,并将李纯本人迁往江西。。

另一份是奏威远土州属云南镇沅土府。长年以来,土司横行,欺压土民,无限勒索,民不堪其累。且土司向来不许土民应考,恐其入学,与之抗衡。雍正二年初,土知州刀光焕隐匿朝廷追捕的要犯普有才,拒不交出。

只听胤禛说道

胤禛(雍正帝):西南之地地属偏远,朝廷管辖不易,所以从前明开始便任用当地夷人头目,担任“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部落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这就是土司制度的由来。

说到这里,胤禛话锋一转

胤禛(雍正帝):这些土司世袭其职,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有一些土司专横不法.对境内人民横征暴敛.更有甚者土司之间为争权夺利,挑起械斗或战争,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对朝廷也叛服无常。朝廷中央的敕诏,在那里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朝廷在那里的统治形同虚设!

这点允禩也很清楚,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司法、财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对于当地人民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了不能登基称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皇帝,而且只需要象征性的,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

明朝是土司制度的高峰,因为在明成祖时期对于越南的征伐,所以朝廷更需要西南边陲的稳定,借以来保证军队后方的安全,所以对土人又是大加封赐。而且在明朝万历年间朝廷抗日援朝,又加上辽东大清的兴起,使得无法顾及西南,为了保证国内政权稳定,避免多线作战,对西南土司土司更是优待。因此,导致大清统治初期土司势力过大,尾大不掉。

只听胤禛长叹一声

胤禛(雍正帝):就拿这个阿迷州土司来说吧。阿迷州属云南临安府。原有土知州一官,为李氏世袭。圣祖在位之时,三藩之乱起,时土知州李思敬,以兵相助逆贼吴三桂,被吴三桂授为制胜将军。朝廷平定三藩之乱后,由于本州民人控告,朝廷曾在当地推行改土归流。其后知州王来宾又以各寨皆系夷民,钱粮难催,请求恢复李氏之地位,代政府催粮,委为“土催”,实际上又恢复了李氏的土司之职。至朕登基土司一职由李纯接替,这个李纯对民人派累巨增,苛虐尤甚,同时抗欠朝廷之正课。朝廷屡次严旨警告,他竟然置若罔闻,真真岂有此理!

允禩对这个倒十分赞同

胤禩:李纯一日不除,钱粮一日不完,早晚必成大患!高其倬当机立断,将其擒拿,实勘嘉奖。

胤禛点头认可

胤禛(雍正帝):朕之前已经下旨高其倬授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少傅,调福建浙江总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