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狐狸主播

误杀:我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

狐狸主播 独侠网虫 9390 2019-12-20 07:07

  

狐姐: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狐说八道》,我是狐姐

八哥:我是八哥

狐姐:很多关心我们的朋友一直都在问我们,最近怎么不见了,还热心地问我们是不是死了

八哥:是够热心的

狐姐:我们今天回来就是为了做一个证明――我们没死

八哥:仅仅就为了证明没死吗?

狐姐:不管怎么说,首先跟大家说一声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其实这段时间,我们一直都在韬光养晦

八哥:不长,也就养了半年

狐姐: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和反复研讨,我们决定全面升级我们的节目,不光为大家播报新闻,还和大家聊聊影视、综艺方面的见解和看法

八哥:难道不是因为最近压根儿没什么新闻可说吗?

狐姐:闭嘴,瞎说什么大实话,反正我们这也不是什么正经节目,说什么还不是说呢?总之您就图个乐,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八哥:不正经的只有你吧?

狐姐:那闲话少说,我们快开始吧

八哥:早该开始了

狐姐:今天狐姐就跟大家聊聊最近上映的一部黑马电影,《误杀》

狐姐:由于内容涉及剧透,没看过的朋友请谨慎观看

八哥:看过的朋友也谨慎点

狐姐:说什么呐?我不允许你这样瞧不起自己

八哥:拜托,我是瞧不起你好吗?

狐姐:《误杀》改编自印度高分悬疑犯罪电影《误杀瞒天记》。很多改编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本片很好地克服了这个问题,因为,它也不是在本土

八哥:为什么不在本土,咱也不敢问

狐姐:这是个发生在泰国的故事,乍一看开头这熟悉的画风,有点像《唐探1》的感觉

八哥:坤泰外传

狐姐:不过必须要提醒一下,虽然借了《唐探》系列的东风,《误杀》其实并不属于唐探宇宙,风格也完全不同,而且肖央之所以推了《唐探3》,据说就是为了出演这部电影

八哥:更有趣的是,12月13日,《误杀》、《被光抓走的人》两部新片上映,一部悬疑一部科幻,内里分别是亲情与爱情,谭卓两部片都有参演,一部搭肖央一部搭黄渤,排片目前差距不大。自己跟自己打,这倒是头一回见过

狐姐: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从国庆档开始就是口碑决定票房,希望马上要来的跨年档、贺岁档都能延续这一点。

八哥:让我们准备好票钱吧

狐姐:误杀讲了什么样的故事,用影片中一句台词就能概括:“如果你看过一千多部电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离奇的事”

八哥:片中还有一句差不多的话:“如果你经历过一千多个案子,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狐姐:从悬疑犯罪片角度,这就是一个小学文凭的电影爱好者制造了看似完美的犯罪,在法律并不健全的背景下,用程序正义与人对抗,并成功逃脱了的故事,听起来很《唐探》,但因为每个角色的其他身份,让整部电影没办法笑出来。

八哥:所以别一提肖央就是喜剧,首先你得当个好演员 才能当个好的喜剧演员

狐姐:这个犯罪的“小学生”是一位父亲,在他女儿被侵犯时,他一无所知,让他女儿受到伤害的那次夏令营,同意书上有他的签名。在他妻女面临死亡时,他一无所知,往家中打去的电话嘟嘟声,是上天给他的最后警示。最后他选择用犯罪来逃脱犯罪,面对的不止是警察,还有一个已经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儿子的偏执的母亲。

狐姐: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一出场就显露了性格中的缺陷,她能力强但不择手段,没有原则的溺爱儿子,儿子险些戳瞎别人的双眼,她给十万块私了。

八哥: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笔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笔

狐姐:顺便说说两版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变化。首先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印度版直到他拿手机偷拍男主大女儿洗澡的视频才登场,给人感觉他就是个典型纨绔子弟。而国内版他的出场先给一段戏做铺垫,他残暴,充满戾气,打瞎了别人的眼睛也毫不在意。在夏令营下药迷了大女儿,把偷拍变成了严重的刑事犯罪。他的形象被刻画的更凶恶,更让人愤懑,打死他罪有应得,淡化了致他而死的男主一家的犯罪感。

狐姐:而陈冲扮演的警察局长,印度版强化的是她警察局长的社会身份,而忽略了她作为母亲的家庭角色。虽然两者同样以审讯犯人的方式出场,但印度版警察局长给人印象是官官勾结,为己私利威逼利诱不择手段。而陈冲的审讯对象是个杀人嫌疑犯,她冷静干练聪明,三两句就点破了犯人的杀人手法。用伪证诱供犯人,展现了她破案大胆不按常规。这个角色的出场是正面的,只是故意给她打的光阴暗 低沉,让人错觉她是反派。后面还有一场她给儿子擦伤口的戏,小心翼翼的动作,温情的眼神。虽然她极其溺爱孩子,但这就不是生活中一个疼孩子过分了的妈妈吗?所以陈冲给人的更深的是一个母亲形象。

八哥:警察也是人啊。不过他老爸可就差远了,

狐姐:肖央扮演的男主,印度版中男主是中产,敢跟恶警刚正面刚,而国内版他是低产,对恶警唯唯诺诺,生怕得罪。相同的是平时都喜欢看电影,对家人和朋友很好。国内版多了肖央去寺庙布施和提点一个儿子被警察局长打瞎眼睛的老人两处情节,说明肖央心善信佛,充满正义。其中还有一场恶警殴打朋友被他踹了脚后,他马上向恶警道歉的戏,这说明在身边的人受到伤害时,一直小心谨慎的他会不计后果的奋起反抗。也为后面他对警察局长的儿子动杀心埋下伏笔。

八哥:而且之前看个电影都能哭得稀里哗啦,就是为了后面的沉着冷静形成更加强烈的戏剧冲突,后来再看肖央的眼神,简直判若两人

狐姐:两版都是大女儿用锄头“打死”了警察局长的儿子,印度版的确是大女儿打死警察局长的儿子,因为男主当头晚上在公司看电影没接电话,第二天回家后才知道发生的事,所以警察局长的儿子是在当天死透了。

八哥:透透的了

狐姐:但是本片则衍生出一个问题:本片中的大女儿并不是真正的凶手

八哥:哦?为什么?

狐姐: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当警方将棺材被挖出来的时候,以及肖央挪尸的时候,后面的棺材盖上满是血痕,这说明局长儿子是活着被埋下去的!所以凶手又出现了两个:母亲和父亲。

狐姐:国内版是肖央在酒店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后,马上赶回了家,而那时候事情刚发生完,妻子已经把警察局长的儿子埋了。肖央了解情况后,问了一句,“一点血都没有吗?”这就表示他对警察局长儿子是否已死起了怀疑。因为人在受到撞击突然晕倒的情况下会失去意识,舌头的肌肉不受控制下垂堵住呼吸道,时间久了会造成窒息而忘。所以肖央在看拳赛时会给身边一个拳迷解释,为什么拳手晕倒后要帮他把舌头马上拉出来。

八哥:这段呼应剪辑得很到位,而且也顺便代解了局长儿子确实只是晕倒吐舌“假死”,扮演妻子的谭卓在搬运他时不小心让他的身体从车上掉了下来,可能是那一下的碰撞让警察局长的儿子舌头松开了

狐姐:但是局长儿子那时候还没有醒来,至少没有完全醒来,所以排除了她妈妈动手的可能,因为母女两人都以为他死了,不然她们也不会把他埋起来,而且这小子活了,不得开始站起来疯狂反击?

八哥:因为这个意外,使他埋进棺材里后不久醒来。肖央挖开墓地后,他双手呈爪状向上,眼睛睁大,棺材盖上满是血痕,实际上他真正死亡原因是在棺材里被活活憋死。

狐姐:这就是为什么叫“误杀”

八哥:肖央当时有过怀疑,那他究竟知不知道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棺材里有一段时间其实还活着呢?

狐姐:片中有一个细节,事情发生后,有一次他们全家人在一起吃饭,小女儿拿叉子一直划桌面发出刺耳的声音,镜头给了桌面上划痕特写,肖央对小女儿说让她别划了。这时,肖央应该是想到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棺材里也曾拼命用指甲划棺盖产生类似的声音,留下划痕。

八哥:还有其中一张海报就是一个男人拿着带血的铁锹,脚下躺着一个满头是血的男孩,这也是在暗示电影里肖央才是想致警察局长儿子死地的人。而且他打开棺材看到警察局长的儿子不同寻常的死状时十分淡定,说明他早就知道里面的人怎么死的,尸体会是怎样。

狐姐:身为父亲,女儿遭受这样残忍的伤害,对于这样的畜生,没有什么能比手刃仇人更要泄恨,所以明知道埋在棺材里的人没死,他也不希望警察局长的儿子出来继续骚扰女儿,成为其挥之不去的的阴影。就像他结尾里说的,“我没能让妻子女儿不受到伤害,我能做的就是不让她们再次受到伤害。”早前他也耳闻警察局长儿子的残暴,再加上知道对方的背景,目睹了警察的贪婪和恶行。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在棺材里不要出来,让这一切都了无生息,随雨埋进泥土里。

八哥:电影开头讲的一个故事就是肖央被活埋在棺材里死了,看过这么多部电影的他应该知道《活埋》里的男主人公,在棺材里的无法得救失去希望后有多么的无助和恐惧。虽然警察局长的儿子做出畜生之行,但也罪不至死,何况还是个十六岁的孩子。肖央在他挖出尸体后,一直都很内疚,前面说过他信佛,经常去寺庙里布施,可后来大师拒绝了他的布施,说只接受“无相布施”。

狐姐:不求报而做的善事,就是无相布施。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大师能从他满脸心事看出所求,说明他此时的负罪感已达到峰值。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八哥:不过为什么小女儿会无故划桌子?说明那时候小女儿在目睹埋尸过程中,可能她听到了棺材里面的声音,后来一定有阴影,所以会“下意识”地划动桌子。如果真是这样,母女俩肯定也听得到了,但是她们还是一意孤行,把局长儿子活埋了。这也是为什么小女儿桌子,她们母女却俩无动于衷。如果从这一点分析,凶手还是母女俩。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当时母女俩心事重重,所以没在乎小女儿这个小动作,母女俩还是不知道局长儿子活了。

狐姐:所以这也是个疑点

八哥:结尾警察局长夫妇二人声泪俱下渴求着答案,他看到的是同样也是一对疼惜自己,而为自己的孩子肯牺牲名利地位甚至一切的父母。将心比心,他明白孩子遭受伤害后父母的痛苦,既然警察局长的儿子已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那么他也要给遇害者的父母一个交代。站在妻女的身前,完成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责任。再加上因这件事产生的暴乱,更多无辜的民众被卷入其中。

狐姐:还有小女儿在全家看完《天才枪手》后把试卷的分数改成100分,使他明白父亲不仅要保护孩子,还要给子女做出正确的表率。在多重线索的铺埋下,他的自首看起来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不会刻意生硬而显得突兀。

八哥:我们再来说说“反派”这边

狐姐:前面说过,陈冲在这部影片第一印象是一个溺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在警察局见到自己孩子的幻影,导演表达的是她对儿子深深的思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推理肖央一家怎样利用路人瞒天过海做了不在场证明,看到儿子友人手机对肖央大女儿施暴的视频后,她的情绪瞬间从刚刚还能分析案情的冷静到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失声落泪的痛哭。一直担心的事最终发生了,她显得惶恐和紧张,更加确信肖央就是凶手,儿子可能遭受不测后,她表现出的是撕裂和绝望。毕竟,她是位母亲。相比丈夫更注重事业,她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儿子。

八哥:在关押肖央一家人的时候,为了淡化矛盾,相比印度版孩子都打,国内版只对大人动手。在审讯小女儿时,不知是不是有意找了个长得蛮有喜感的演员演问讯的警察,让情绪看起来没那么紧张,甚至成了一个笑点。而且后面警察带队找尸体挖人祖坟的时候,群众的对警察的反抗显得更自然接地气。给陈冲丈夫参加市长竞选的竞争对手打电话,也为后面的舆论宣传和暴乱提供了合情合理的依据。不仅宣传的口风在为肖央一家无辜者的形象造势,而且很可能暴乱中那些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也是陈冲丈夫的竞争对手安排的

狐姐:其实肖央让人给陈冲丈夫的竞争对手打电话前面还有一个引子,大女儿第一次被叫出去问话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羊的视力很差,很容易离群被大型凶猛动物吃掉。”也就是说,男主一家势单力薄,如果不利用他这个低产平民的身份发动更多群众为他抱不平,很可能会被陈冲定为罪案,因为他并无辜,而且不知道妻女能在审讯中挺多久。

八哥:那么多的这场暴乱跟肖央案子有什么联系?先看看暴乱产生的原因。好像就是底层人民对滥用权力的警察们反抗。可事实上除了施名帅饰演的恶警对普通百姓的剥削和欺压外,并没有说这就代表了大部分警察的形象。相反,黄健玮饰演的上司在调查时一直帮肖央说话,并有次在恶警对肖央拔枪后制止了他,还在陈冲对肖央动手时提出异议,这同样展现的是警察正面向上的形象。

狐姐:也有人说陈冲作为里面出现的级别最高的警察,她的行为很自然的就让观众对警察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那么先抛开社会身份,把肖央看成父亲,陈冲看成母亲。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时,父亲可以对行凶者的死束手旁观。同理心,母亲为了能找到儿子,使用了卑劣过火的手段。两人行为都有错,只是社会阶级的差异,让我们出于同情,不自觉就站队在了弱的一方。所以,结尾对民众的采访,也同样是导演留给观众的反思。不法分子趁暴乱烧杀砸抢对无辜小贩的造成了伤害,肖央的行为,无形中也是给一个母亲一个家庭带来了痛苦。

八哥:法律是为法治服务,而不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一方服务。因此,导演安排肖央的自首,就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行,对人性如何才能完善而应该怎样做的思考。最后肖央的自首,前面寺庙宝塔的故事已给了暗示。为了赎罪造了一座鸽子飞不到头的高塔,对比影片开头肖央借《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的话,自由鸟比喻他自己,也对应着鸽子。高塔对应监狱,飞不到头表示他在监狱不知待到什么时候。

狐姐:至于他到底有没有越狱,导演留了个开放的结局,就是他望向远方不知何处。如果外面的家人再次受到伤害,那么家人即是自己全部的他应该会越狱出去再次替家人遮挡风雨。我想,这个彩蛋会不会是为了拍续集的准备呢?

八哥:另外,影片中提到的几部电影很有意思。肖央模仿的两部影片《蒙太奇》和《控方证人》不用说,致敬的影片有开头的《活埋》和《肖申克的救赎》,他们全家在电影院看的是《天才枪手》。警察查出他观影记录有四部,《狩猎》,《七宗罪》,《蒙太奇》和《白夜行》。《七宗罪》最后是布拉德皮特出于妻子被杀的愤怒枪杀了凯文史派西,《白夜行》是男主为了守护爱人行凶杀害了伤害女主的人,这些都对应了他为保护家人选择让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棺材里死去。

狐姐:有意思的是,片中的《白夜行》海报是韩国翻拍版,公认这版是没日本原版经典的,看来编剧真的很喜欢韩国犯罪题材的电影(也是导演对自己的翻拍有种黑色幽默的调侃吧)。

八哥:《涉猎》在片中的介绍是“群众会根据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盲从跟随主流”,对应了后面民众根据电视台的报道而发生的暴乱。本片英文名是《Visual》,直译过来就是“视力的;视觉的”,一是肖央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让路人集体替他做了不在场的“伪证”,二是对比前面说羊的视觉不好,而片尾采访时有个民众说,“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呢。”不知道这是对制度的暗讽,还是导演对这场民众的暴乱持保留的态度呢?

狐姐:本片最出彩的一场戏是雨中警察挖坟的那场,运用大量慢镜头通过各色人物的神情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民众的愤怒和呐喊,恶警的嚣张和跋扈,陈冲夫妇的焦急和等待,肖央妻女的担忧和惊恐,肖央本人的悲怆和彷徨。这幅众生相在雨中相交呼应,配合雨落灰暗的画面,极容易带动观众的观感。再配合背景音乐慢慢积压情绪,直到棺材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只羊,这时音乐急转而上,情绪在瞬间爆发,民众暴动,恶警被打,让观众有了一种酣畅淋漓的发泄感。这场导演的调度已经把本片推向**,相比后面平庸的结尾,所以自首的情节就很难再打动观众。而原版在推理上要比本片的严谨和精彩,最后男主潇洒的从警局走出时,揭秘了尸体的所埋地,让得到谜底的观众看得大呼过瘾。

八哥:而且从电影的表现手法来看,那段交叉剪辑又相互叠影的画面,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狐姐:如果把肖央去警局的坦白看成是一种承担的话,就是愿意为家人独自面对罪恶。他的做法是为了让受“杀人”事情影响的妻女最终能释怀放下,即使逃脱了法律,但善良的一家肯定跟肖央一样饱受良心上的煎熬。所以让警察局长的儿子死,是每个父亲都会做的选择。但自身的灵魂被玷污,如何能保留这份善良,导演就用了全家人都去警局自首来修补有了裂痕的良心,这样算是情理和法理上最好的交代。毕竟,让罪恶的罪恶,让纯真的纯真,不能因警察局长儿子的罪恶而忽视了母亲对孩子的纯真,也不能因父亲保护妻女的纯真而忘掉了他舍弃了他人自私的罪恶。

八哥:另外,羊被恶警打死有一个星期了,4月又是泰国最热的时候,但挖出来的时候没有腐烂的痕迹,这算不算道具的穿帮呢?而且棺材盖上的划痕有警察局长儿子的血迹,肖央又一直盯着棺材盖看,如果不是后面的暴动,以陈冲的观察力和智慧,应该说很容易发现证据。这处又算不算是个漏洞呢?只能说女性毕竟是感性动物,爱子心切让一位精明的母亲在现场失了水准吧。

狐姐:如果不是因为舆论让陈冲引咎辞职,我相信凭陈冲的本事,应该会找出真凶,甚至会找出他儿子的尸体。

八哥:这也是我们一直想问的问题:素察的尸体被李维杰转移到哪儿了?

狐姐:肖央挪尸是小女儿之后的又一道“保险”,因为小女儿毕竟太小了,心理程度远远不如大人,肯定会被经验老道的陈冲乍出来,所以这一点他肯定想到了。如果小女儿“出卖”了他们,就让他们找不到证据,于是他暗中挪尸,甚至都瞒住了他的家人。而尸体则被埋在当时正在施工的新警察局地下。电影里没明说,但前面打死羊那段有交代,李维杰负责朋友承包的新盖警察局工地的地下网络布线,还有他面对坑洞的特写。再加上最后报道时警察没对外公布尸体位置,应该是觉得有损形象所以讳莫如深,所以尸体就是被李维杰埋在了新盖的警察局地下。

狐姐:影片里李维杰对家人的情感打动了很多观众,有人称“父爱如山,看完想对爸爸说一声‘我爱您’”。电影中,肖央饰演的父亲在得知女儿出事之后,为了保护家人,精心设计了一场“瞒天过海”的好戏。

八哥:面对不公社会的重重压力,面对警察残酷严厉的拷问,在家人面前他都一笑而过,成为这个家庭最坚实的顶梁柱和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狐姐:在他看来,“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这是一个父亲的承诺和担当,真挚而动人。

八哥:于此同时,片中也同样极力渲染了母亲的伟大

狐姐:第一句是两个母亲阿玉(谭卓饰演)和警察局长拉韫(陈冲饰演)对峙时,警察局长拉韫说的:“必竟你也是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我没有任何做不出来的事情。”当警察局长拉韫发现宠溺的儿子生死未卜时,拉韫这时只是个母亲,那种如丢失孩子时痛彻心扉的情绪似乎要挣脱出警察身份的束缚。这句话就是这部电影最深度人心与灵魂的碰撞。

八哥:第二句依然是俩人对峙时说的话,这句话极具灵魂穿透力。阿玉作另一个母亲,仿佛将心中积压的憎恨与怨气彻底爆发:“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兽”!一句话,将“青少年犯罪”,“校园霸凌”的犯罪高度提到刺穿人心的高度,这部电影的核心起因源于此。

狐姐:生而平凡,为父则强;卿本柔弱,为母则刚,致敬每一个为爱勇敢付出的父亲。

八哥:以及母亲

狐姐:好了,今天的电影就聊到这里了

八哥:下次必须讲《唐探3》

狐姐:看我心情喽

八哥:那还是别指望了

狐姐:我是狐姐

八哥:我是八哥

狐姐:狐说八道,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八哥:不见不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