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各种各样的经典语录,情话网名情侣个性签名

  

七色堇

七色堇[1](jǐn),又名七色花。传说中,七色堇是具有七个花瓣的花朵,每片花瓣都呈现不同的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色花的花语是“爱你”

中文名

七色堇

外文名

Pansy

别名

七色花

生长区域

故事、传说

颜色

黄、红、蓝、绿、橙、紫、青

义项

〈形〉

假借为“仅”,少的。

堇堇物之所有。――《史记·货殖列传》

豫章出黄金,然堇堇。――《汉书·地理志下》

〈名〉

①菜名。现多指紫花地丁,犁头草。多年生草本,春夏开紫色的花。果实椭圆形,成熟时裂为三瓣。全草可供药用。

堇,堇草也。根如荠,叶如细柳,蒸食之甘。――《说文》

堇荁枌榆。――《礼记·内则》

又如:三色堇。

中药乌头,有毒。

②粘土。

《管子·五行》:"修?水土,以待乎天堇。"郭沫若等集校引劐章炳麟云:"'天堇'即'天几',义谓'天期'。犹云天时。言修平水劐土,以待天时。天时者,旱潦之时也。"一说,诚。尹知章注:"堇,劐诚也。言天子能以中正自修以?自平,上待天诚也。"

对应英文

violet

n.adj.

1.【植】紫罗兰,堇菜[C]

2.紫罗兰花[C]

3.紫罗兰色紫色[U]

4.羞怯的人

eg:Sheisnoshrinkingviolet.

她不是一个怕羞的人。

铃兰[línglán]

植物物种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1个义项

展开

铃兰(学名:ConvallariamajalisLinn.)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风铃草。气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无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状茎。具光泽。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钟状,下垂,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结圆球形暗红色浆果,有毒,内有椭圆形种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铃兰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海拔850~2500米处均有野生分布。

铃兰全草可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有强心,利尿之功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1]但由于铃兰全株各部位均具有较强毒性,切勿在无专业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中毒不良反应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心率下降、视线模糊、眩晕、皮肤红疹等。[2]

中文学名

铃兰

拉丁学名

ConvallariamajalisLinn.

别称

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草寸香、糜子菜、芦藜花

二名法

Convallariamajalis

植物界

形态特征

铃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高18-30厘米,常成片生长。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3-8.5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楔形;叶柄长8-20厘米。

铃兰

花葶高15-30厘米,稍外弯;苞片披针形,短于花梗;花梗长6-15毫米,近顶端有关节,果熟时从关节处脱落;花白色,长宽各5-7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有1脉;花丝稍短于花药,向基部扩大,花药近矩圆形;花柱柱状,长2.5-3毫米。浆果直径6-12毫米,熟后红色,稍下垂。[3]

种子扁圆形或双凸状,表面有细网纹,直径3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3]

勿忘草

紫草科勿忘草属植物

勿忘我(紫草科勿忘草属植物)一般指本词条

勿忘我是多义词,共21个义项

展开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贡献者姚士才详情

勿忘草(学名:MyosotissilvaticaEhrh.exHoffm.)又名勿忘我,为管状花目、紫草科、勿忘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45厘米,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狭倒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在花期短,花后伸长,花冠蓝色,小坚果卵形,暗褐色,平滑,有光泽。[1]

勿忘草适应力强,喜干燥、凉爽的气候,忌湿热,喜光,耐旱,生长适温20-25℃,适合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碱性土壤中生长。勿忘草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欧洲以及伊朗、苏联、巴基斯坦、印度和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常生于山地林缘或林下、山坡或山谷草地等处。

勿忘草植株小巧秀丽,常用于布置春季或初夏时节的花坛、花境,可与球根花卉配植一起,提高观赏效果,也可盆栽观赏。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2])

中文学名

勿忘草

拉丁学名

MyosotissilvaticaEhrh.exHoffm.

别称

勿忘我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或数条簇生,高20-45厘米,通常具分枝,疏生开展的糙毛,有时被卷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狭倒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8厘米,宽5-12毫米,先端圆或稍尖,基部渐狭,下延成翅,两面被糙伏毛,毛基部具小形的基盘;茎中部以上叶无柄,较短而狭。

勿忘草

花序在花期短,花后伸长,长达15厘米,无苞片;花梗较粗,在果期直立,长4-6毫米,与萼等长或稍长,密生短伏毛;花萼长1.5-2.5毫米,果期增大,长4-5毫米,深裂为花萼长度的2/3至3/4,裂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密被伸展或具钩的毛;花冠蓝色,直径6-8毫米,筒部长约2.5毫米,裂片5,近圆形,长约3.5毫米,喉部附属物5,高约0.5毫米;花药椭圆形,先端具圆形的附属物。

小坚果卵形,长约2毫米,宽1毫米,暗褐色,平滑,有光泽,周围具狭边但顶端较明显,基部无附属物。[1]

近种区别

市场上切花用中习称“勿忘我”的花,不是本种,而是蓝雪科补血草属(Limonium)植物。为天然干花,常见的是两个种:补血草(学名:Limoniumsinense(Girard.)Kuntze),原产地中海地区,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全株具糙毛。叶丛生于茎基部,叶片大头羽裂。花序自基部分枝,呈伞房状聚伞圆锥花序,疏松,开张,花枝长,可达1米,花序枝具3~5翼,小花穗上有3~5朵花,着生于短而小的花一侧;花萼管状,干膜质,有紫、淡紫、玫瑰粉、蓝、红、白、黄各色。

大叶补血草(学名:Limoniumgmelinill(willd.)kuntze),原产俄罗斯、保加利亚与高加索一带,与补血草近似,区别在于其全株具短星状毛,茎无棱,叶片长椭圆形至椭圆形,全缘,先端钝,基部渐狭成长柄。花葶高,分枝极多,各小分枝具花1~2朵,着生于短小花枝的一侧顶端。[3]

风铃草

桔梗科植物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贡献者赵丹宁详情

风铃草(拉丁名:CampanulaL.)为桔梗科的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1]花钟状,通常蓝色,喜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风铃草全属二百多种,几乎全在北温带,多数种类产于欧亚大陆北部,少数在北美。我国近20种,主产西南山区,少数种类产北方,个别种也产广东、广西和湖北西部。[2]

中文学名

风铃草

拉丁学名

CampanulaL.[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1]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1]

形态特征

风铃草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有的具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有的具短的茎基而根加粗,多少肉质,少为一年生草本。叶全互生,基生叶有的成莲座状。花单朵顶生,或多朵组成聚伞花序,聚伞花序有时集成圆锥花序,也有时退化,既无总梗,亦无花梗,成为由数朵花组成的头状花序。花萼与子房贴生,裂片5枚,有时裂片间有附属物。花冠钟状,漏斗状或管状钟形,有时几乎辐状,5裂。雄蕊离生,极少花药不同程度地相互粘合,花丝基部扩大成片状,花药长棒状。柱头3-5裂,裂片弧状反卷或螺旋状卷曲。无花盘。子房下位,3-5室。蒴果3-5室,带有宿存的花萼裂片,在侧面的顶端或在基部孔裂。种子多数,椭圆状,平滑。[1]

琉璃草(拉丁学名:CynoglossumfurcatumWall.),是紫草科、琉璃草属的植物,自西南、华南、台湾华东至河南、陕西及甘肃南部广布。生海拔300-3040米林间草地、向阳山坡及路边。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日本有分布。[1]

琉璃草为多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具红褐色粗壮直根。

中文学名

琉璃草

拉丁学名

CynoglossumfurcatumWall.

别称

大果琉璃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茎直立,中空,具肋棱,由上部分枝,分枝开展,被向下贴伏的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灰绿色,上下面均密生贴伏的短柔毛;茎中部及上部叶无柄,狄披针形,被灰色短柔毛。

花序顶生及腋生,长约10厘米,花稀疏,集为疏松的圆锥状花序;苞片狭披针形或线形;花梗细弱,长3-10毫米,花后伸长,果期长2-4厘米,下弯,密被贴伏柔毛;花萼长2-3毫米,外面密生短柔毛,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果期几不增大,向下反折;花冠蓝紫色,长约3毫米,檐部直径3-5毫米,深裂至下1/3裂片卵圆形,先端微凹,喉部有5个梯形附属物,附属物长约0.5毫米;花药卵球形,长约0.6毫米,着生花冠筒中部以上;花柱肥厚,扁平。

小坚果卵形,长4.5-6毫米,宽约5毫米,密生锚状刺,背面平,腹面中部以上有卵圆形的着生面。花期6-7月,果实8月成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南、华南、台湾华东至河南、陕西及甘肃南部广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日本有分布。[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3040米林间草地、向阳山坡及路边。

主要价值

1、用干琉璃草30-50克泡水,每日不间断喝,可治疗痔疮。大约十天可见明显效果。

2、久服可治疗排尿困难之前列腺炎、腰腿痛、颈椎病、骨质增生。

3、可治疮疖痈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及黄胆、痢疾、尿痛及肺结核咳嗽。[1]

蓝铃花

蓝铃花(学名Hyacinthoidesnon-scripta)又称野风信子,是天门冬科蓝铃花属的一种多年生球茎植物,从西班牙西北到不列颠群岛的大西洋地区均有分布,是西方常见的庭院植物。在春季,蓝铃花开出一串蓝紫色的具有芳香的铃状小花,在原产地,成片的蓝铃花会编制出一片美丽的蓝紫色花毯。

蓝铃花也泛指蓝铃花属的植物,包括蓝铃花(英国蓝铃花)(H.non-scripta),西班牙蓝铃花(H.hispanica)与意大利蓝铃花(H.italica)。

同时,有些开蓝色钟状花的植物也被称为“蓝铃花”,注意勿混淆。

中文学名

蓝铃花

拉丁学名

Hyacinthoidesnon-scripta

别称

野风信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蓝铃花是多年生球茎植物。叶基生,狭披针形,深绿色,宽7-16毫米,长45厘米。肉质花茎长10-30厘米,尖端下垂。总状花序顶生,向一端下垂,着生小花5-12朵(偶有3-32朵);花钟状,长14-20毫米,苞片2片;花被6片并尖端弯曲,紫罗兰蓝色或白色,罕见粉色,初直立,开放时向一侧下垂;外轮的3条雄蕊超过75%的长度与花被合生,顶端着生淡黄色的花药;花具浓烈甜香;花期4-5月。种子黑色,在土表萌发。

翠蝶花

翠蝶花是一年生草本,又名六倍利,别名翠蝶花、山梗菜、花半边莲、南非半边莲,为桔梗科半边莲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南非洲。需要在长日照、低温下才会开花。

中文学名

翠蝶花

拉丁学名

Lobeliaerinus

别称

六倍利

植物界

桔梗科

形态特征

株高约12~20公分,茎枝细密。.茎上部叶较小成披针形,近基部的叶稍大,成广匙形,叶互生。花顶生获腋出,花冠先端五裂,下3裂片较大,形似蝴蝶展翅,花色有红、桃红、紫、紫蓝、白等色。

紫露草

紫露草(拉丁学名:TradescantiaohiensisRaf.),是鸭跖草科紫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带肉质,紫红色,花瓣蓝紫色,广卵形;蒴果椭圆形。

紫露草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中国有引种栽培。

由于花期长、株形奇特秀美。树丛下片植,与鸢尾花长叶配植,株形、花蕾与花序适宜观赏。用于花坛、道路两侧丛植效果较好,也可盆栽供室内摆设,或作垂吊式栽培。

中文学名

紫露草

拉丁学名

TradescantiaohiensisRaf.

别称

紫鸭趾草、紫叶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节、壮硕、簇生;株丛高大,高度可达25-50cm;叶互生,每株5-7片线形或披针形茎叶。

蓝雪花

蓝雪花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蓝雪花(拉丁学名:Ceratostigmaplumbaginoides)别称山灰柴、假靛(河南),角柱花等,多年多年生直立草本,为白花丹科、蓝雪花属植物。

蓝雪花长势强健,耐热,较耐高温高湿,病虫害少,管理简单,观赏期长。叶色翠绿,花色淡雅,炎热的夏季给人以清凉感觉,可盆栽点缀居室、阳台。[1][2]

中文学名

蓝雪花

拉丁学名

CeratostigmaplumbaginoidesBunge

别称

山灰柴、假靛(河南),角柱花

二名法

Ceratostigmaplumbaginoides

植物界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通常高约20-30(60)厘米,每年由地下茎上端接近地面的几个节上生出数条更新枝成为地上茎。地下茎分枝多,直径约2-3毫米,节上有一红褐至褐色鳞片,鳞片卵形而基部抱茎。

地上茎细弱(常较地下茎为细),不分枝或分枝,茎枝基部无芽鳞,沿节多少呈之字形曲折,略有棱或在上部节间兼有较为明显的沟,枝上部的棱上有稀少硬毛,被细小钙质颗粒。

叶宽卵形或倒卵形,长(2)4-6(10)厘米,宽(0.8)2-3(5.3)厘米,枝两端者较小,先端渐尖或偶而钝圆,基部骤窄而后渐狭或仅为渐狭,除边缘外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常有细小钙质颗粒。

花序生于枝端和上部1-3节叶腋的短柄上,基部紧托有1片披针形至长圆形的叶,含(1-5)15-30枚或更多的花,花期中经常有1-5花开放;苞片长6.5-8毫米,宽3-3.5毫米,长卵形,先端渐尖成一短细尖,小苞长8-9.5毫米,宽3-3.5毫米,狭长圆形至狭长卵形,先端有细尖;萼长(12)13-15(18)毫米,中部直径约1.5-2毫米,沿脉有稀少长硬毛,裂片长约2毫米;花冠长25-28毫米,筒部紫红色,裂片蓝色,倒三角形,长8毫米,先端宽达8毫米,顶缘浅凹而沿中脉伸出一窄三角形的短尖;花丝略伸于花冠喉部之外,花药长约2毫米,蓝色;子房椭圆形,花柱异长,短柱型的柱头不外露,长柱型的柱头伸于花药之上。

蒴果椭圆状卵形,淡黄褐色,长约6毫米;种子红褐色,粗糙,有棱,先端约1/3渐细成喙。花期7-9月,果期8-10月。[3][2]

翠雀[cuìquè]

翠雀(学名:DelphiniumgrandiflorumL.):为毛茛科、翠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别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又名飞燕草、鸽子花。花径4厘米左右。5-10月开花。形态优雅,惹人喜爱。

原产于欧洲南部,中国分布在云南、山西、河北、宁夏、四川等地。是耐旱,阳性,耐半阴,性强健,耐寒,喜冷凉气候,生于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忌炎热。

该种全草有毒,中毒后呼吸困难,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麻痹或产生痉挛现象。用时注意。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1])

中文学名

翠雀

拉丁学名

DelphiniumgrandiflorumL.

别称

鸽子花(东北),百部草(河北北部),鸡爪连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块根。茎高35-65厘米,与叶柄均被反曲而贴伏的短柔毛,上部有时变无毛,等距地生叶,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圆五角形,长2.2-6厘米,宽4-8.5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近菱形,一至二回三裂近中脉,小裂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宽0.6-2.5(-3.5)毫米,边缘干时稍反卷,侧全裂片扇形,不等二深裂近基部,两面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为叶片的3-4倍,基部具短鞘。

翠雀

总状花序有3-15花;下部苞片叶状,其他苞片线形;花梗长1.5-3.8厘米,与轴密被贴伏的白色短柔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上部,线形或丝形,长3.5-7毫米;萼片紫蓝色,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2-1.8厘米,外面有短柔毛,距钻形,长1.7-2(-2.3)厘米,直或末端稍向下弯曲;花瓣蓝色,无毛,顶端圆形;退化雄蕊蓝色,瓣片近圆形或宽倒卵形,顶端全缘或微凹,腹面中央有黄色髯毛;雄蕊无毛;心皮3,子房密被贴伏的短柔毛。蓇葖直,长1.4-1.9厘米;种子倒卵状四面体形,长约2毫米,沿稜有翅。5-10月开花。[2]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