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安西行七千里

第十四章 不成文的义务

长安西行七千里 风吟海 2292 2020-06-03 10:24

  

街道的尽头有栋四层高的阁楼,阁楼顶层一间雅室内,程若水在慢慢喝茶,透过雅间窗户,正好能够看清郭昕所在位置的情况。他执掌拈花营,各类消息极为灵通,当此处事态稍微扩大,他便收到消息,悄悄赶了过来,亲眼目睹后面的过程,他便推理出整个事情的大概,半开半闭的眼睛隐约闪现寒光。

崔成栋带队出现时,程若水立即派人暗中通知于富贵,让他赶往现场相机行事。

于富贵接到程若水的通知,一刻也没有耽搁,单人匹马迅速赶来,刚好把崔成栋拦个正着。崔成栋现在左右为难,莫天成和郭昕,一个背靠哥舒翰,一个联系着于富贵,哪边都不是他能够随便拿捏的。当然,他心中的天平倾向手握重权的哥舒翰,却也不愿公开得罪身为同僚的于富贵。

就在他举棋不定之际,一群人从远处快步奔来,在他们中间有一顶四抬软轿,这群人速度很快,不一会,便到达场地中间。

软轿帘子掀开,一名老者从轿中钻出,当他看到莫天成,立即走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抱入怀中,同时发出一声悲呼:“我儿这是怎么了?”

崔成栋和于富贵都认识这位老者 ,他就是莫府家主莫相田,也是莫天成的亲生父亲,还是安西四镇节度使哥舒翰的岳丈大人。

崔成栋无奈苦笑:“莫老爷,大公子只是暂时昏迷,过一会,他就会醒过来的。请您安心!”

“崔将军,你也是有子女的人,若他们像我儿一样,你能安心吗?”莫相田抱着莫天成,痛苦地闭了闭眼,突然,仰天暴喝:“是谁?是谁把我儿打成这样?给老夫滚出来,我一定要让你这凶徒付出百倍的代价。”

崔成栋跳下马,走到莫相田身边,指着郭昕,低声说道:“殴打令公子之人就是他,我已经将他留在此地,如何发落,全凭莫老爷做主。”

崔成栋找准机会,顺竿而下,将烫手山芋果断甩了出去。至于莫相田如何处置,崔成栋准备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没看见,于富贵要闹也找不到他头上了。

“是他!”莫相田目光扫过夏思卿一家人,最后落定在郭昕身上,一字一句道:“当街行凶,险些害人性命,如此恶徒,目无王法,当杀!崔将军,还不快将人拿下。”

崔成栋闻言一惊,随即退后一步,躬身大声道:“全凭莫老爷决断!”

他的声音很大,大到围观人群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意图很简单,就是让于富贵清楚听见,现在的决定都是莫家家主做出的,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夏思卿悄无声息地走到郭昕前方,挡住了崔成栋和他的士卒,此刻,她不再是个弱女子,而是母亲。谁想伤害她的孩子,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踏着她的尸身过去。

“崔将军,你如此遵守莫老爷的命令,莫非莫老爷是王法?还是你认为莫老爷是王法?”

崔成栋被夏思卿吓得再也不敢向前迈进半步,夏思卿的问话带来的影响可大可小,若四周都是无心之人,他可以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若周围有人成心想构陷他,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军队有明确的纪律,除了皇帝,和获得皇帝授权的将领,无人可以指挥他们,若他今天听从一位民间布衣的指挥,被皇帝或领军将领知道,都可以直接用军法处决他。

他刚才还在纳闷,于富贵怎么没有出面阻拦,原来是抓住了他的破绽,莫非想背后暗算于他?崔成栋惊得后背直冒冷汗,夏思卿这是变相救了他一命,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他都非常感激。

崔成栋带领士兵撤回原地,不管莫相田如何招呼,再也不作任何应答,得罪哥舒翰不是小事,但不至于掉脑袋,两相权衡,崔成栋取其轻。

崔成栋不听使唤,莫相田只得命令自己人动手,他对着身后招了招手:“去把凶徒抓起来!”

他身后四名随从应声而出,恶狠狠地扑向郭昕,边走边拔出佩剑,似乎打算对挡在郭昕身前的夏思卿动粗,夏思卿望着四个如狼似虎的壮汉,心情一阵紧张,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对于无法讲道理的人,只能通过拳头说话,但她一个弱女子哪有够份量的拳头,这时她的肩头被人轻柔拍了两下,扭头看了看走到身边的郭昕,无可奈何地回到他的身后,她家能够用拳头和人对话的只有郭昕。

于富贵冷眼旁观多时,此时指着郭昕一家,突然说道:“莫老爷,别怪我没提醒你,你不是官府,也代表不了官府,今天你若敢私自动他们一根毛发,我就代表安西军,把你们全部当场斩杀。”

同时,于富贵统领的部队赶到现场,他们兵分两路,分别堵住街道两头。

于富贵杀气腾腾,莫相田一阵心悸,“于将军,好威风啊!我也好意提醒你,你还不是安西都护府的最高官员,还得服从很多人的管理,说话和做事,你可得考虑周全,不然,后果难料。”

于富贵体会他的言外之意,却故作不知,指着郭昕,淡然道:“莫老爷,你知道他是谁吗?”

“不知。”

“他是我已逝安西军人之后,今天你光明正大从道理上过也就罢了,若敢仗势欺压于他,不仅是我,安西军的任何人,听闻此事,定会斩你于马下。”

于富贵的话落入附近人耳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崔成栋不认识郭昕,此刻才知道郭昕来历,终于明白于富贵为何极力维护这个少年,换作是他,知道郭昕是安西军的后人,也会如此。

他们身为军人,随时可能马革裹尸,在活着的时候,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自身的生死,而是最亲之人在他们身亡后的处境,每一个安西军人对此感同身受。于是,在漫长的烽火岁月里,安西军人形成了一个习惯,自觉地承担起一个不成文的义务:保护安西军英烈的家属,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

所有安西军人都明白其中意义,统帅们更了解其重要性,这意味每个安西军人再无后顾之忧,必能勇往直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