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深海默示录

第一章:集结

深海默示录 铁板乌贼 3225 2020-06-04 07:40

  

2020年2月27日,中国山东青岛古镇口港口,下午15:30分。

今天的古镇口下着小雨,海风夹杂着海洋特有的味道吹乱了雨丝,几辆车行驶在湿润的路上,轮胎带起了些许水花。

领头的军用吉普引擎盖上插着军旗,冲破风雨,引领着后面的红旗轿车和公务大巴驶上了码头,停在了岸边。一艘巨大的船停泊在船位上,横戈在车辆面前,阴影笼罩这方狭小的世界。

海风将车子上的红旗吹得笔直,铮铮作响。船上的水手们屹立在码头上,等待着这些客人,雨水淋在雨衣上,细小的啪啪声被吹散在风里。

红旗车的车门打开了,后排乘客的皮鞋被雨水溅上了鞋面,凝成一颗颗水珠,最终汇聚流淌,归于大地。

旁边的大巴上,杨爱民跟随着车上众人缓缓走出了大巴,在大巴车前站成一排,和红旗车上下来的乘客一同面对着水手们,同风共雨。

司机和中年女秘书想为领导撑把伞,被头发斑白的男人摆手拒绝。

短暂的沉寂后,红旗车上下来的一个男性乘客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讲话,一口川普:“同志们,我是国安部的陈清文,我旁边的这位是科技部的王志强同志。

旁边这些呢是科考队的同志!你们将一同登上我们面前的这艘船,‘昆仑号’,前往马里亚纳海域执行任务。

任务期间,你们就是战友,家人,要互相友爱,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在这里,我祝各位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等着你们凯旋归来,为你们庆功喝彩!”陈清文说完转头小声地问道王志强:“王部长,你有什么要说的吗?”王志强摇了摇头,示意他继续。

“同志们,不说闲话了,登舰起航!”陈文清大声说道。

水手队伍前方一个中年男人敬了个军礼,随即转身命令到“所有人都有,稍息,立正!向左转,齐步走!”中气十足。

他又转身快步走到科考队面前,快速敬了个礼,说道:“科考队的同志你们好,我是昆仑号船长孙建国,请大家一起登舰吧!”

“好的,我们一起登舰。”众人回答道,杨爱民确实没有开口。他仰起头看着眼前这艘巍峨巨舰,心里想着这一天终于到了。

杨爱民和孙建国走在最后,两人还在交谈。孙建国说道:“杨老,我们又见面了,当年我还是‘向阳红号’上的大副,转眼八年就过去了,您也变老了啊!”

“是啊!岁月蹉跎,没想到我还能活到这一天,当年我还只是科考队的一名普通成员,现在却成了科考队队长,故人不在,你我将见证历史啊!”杨爱民很是感慨。

“忆往昔峥嵘岁月啊!杨老,我们要打起精神啊!国家和人民还需要我们!您可不能折戟在这啊!”孙建国也感慨了一声:“杨老,等会儿登舰后,麻烦您通知一下科考队成员们到船首会议室开会,我为你们划分一下宿舍和生活区。”

“没问题,我上去就通知他们。”杨爱民回答到。

说完两人一前一后走上了舷桥,一步一步地走向“昆仑号”,走向深海。

没上船的陈清文和王志强众人目视着他们都上了船,便不再驻足,转身上车,驶离了码头,车头的红旗依旧迎风招展。

船上的烟囱冒出了烟,嘹亮的汽笛声划破了风雨,船尾的螺旋桨开始打起了浪花,“昆仑号”起航出发了。

“大家等会到二层甲板船首会议室集合一下,孙船长会为我们划分宿舍!”

“好的,那我们这就去会议室吧!”众人回答到,背上,手里都是各自的行李。

杨爱民没有言语,带头走向了会议室,众人跟在他身后,徐徐穿过狭窄的楼梯。

二层甲板会议室里,众人将行李放在会议桌或者旁边的空地上,都安稳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孙建国,顺带适应一下船上生活。

舱门响了起来,杨爱民起身打开了舱门,孙建国左手夹着文件夹站在门外。

杨爱民让了一个身位,让孙建国进来,然后关上舱门,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孙建国走到会议桌旁边,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夹,抬头对众人说道:“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孙建国,‘昆仑号’的船长,现在为大家分配一下宿舍,也分发一下生活区地图,省的大家在船上到时候迷了路。”孙建国还难得开了下玩笑。

众人听闻都坐直了身子,等待孙建国对大家做出安排。

“杨爱民、张卫201室。李承运、王强202室。张爱玲,姜离203室。郑哲、秦斌204室。

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工作,你们的宿舍和水手们的宿舍是分开的,每个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因为咱们还有两个女同志,特意为你们女同志分了有舷窗的宿舍,不过船上装饰简陋,多多包涵。”

“没关系的,谢谢孙船长!”年龄大点的张爱玲笑着说道。

“那就好,我这里有几份地图大家一人拿一张,船上还有娱乐室和健身房,大家空闲时间可以过去玩玩。另外有人晕船的话医务室有晕船药。”孙建国打开了刚放在桌子上的文件夹,拿出几张地图分发给众人。

“谢谢孙船长!”众人都站了起来,向孙建国道谢。

“好了,我还有其他事要做,那就先走了,等会注意广播通知吃晚饭!”

“好的,孙船长,那我们等会再见。”孙建国合上文件夹,重新夹在胳膊下,转身就往外走去,顺手关上了舱门。

“大家都坐吧,休息一会,海上生活可没有在陆上那么舒服,及早适应一下。我们都是抽调过来的,也都做下自我介绍吧!”杨爱民对众人道:“我先来吧,我叫杨爱民,来自北京大学生物系,是生物系的副主任,主攻海洋生物学,是这次科考任务的队长。

等会大家做完自我介绍我会公布这次任务内容。好了,下一位。”杨爱民转头看向右手边另一位年老的教授。

“大家好,我叫李承运,地质大学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主攻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李承运眯着眼,笑眯眯地说到。

“我叫张卫,前职业军人,曾服役于海军潜艇部队,今年四十岁,军龄二十二年,在潜艇上工作二十年整。本次任务总技术顾问。”杨爱民左手第一个中年人开口说到,这位职业军人坐姿端正,风吹日晒的脸上满是军人特有的刻板。

“王强,国防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材料科学。”戴着银边眼镜,平头,微微有些发福的王强笑呵呵的说道:“大家不要这么严肃嘛!活泼一点,没必要把气氛搞得这么紧张嘛。”

“张爱玲,来自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主任,病毒学专家。”科考队唯二的两位女性之一张爱玲看起来五十多岁,没有化妆,柳叶眉,稍微松弛有些皱纹的脸庞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的美丽迷人。

“各位前辈好,我是张主任的学生姜离,二级研究员,和老师一起来参加这次任务。”姜离拘谨地说道,红晕染上了她年轻的脸庞,看着大家看着她,害羞地笑了,眯起了眼睛,低着头,宛如盛开的兰花,淡雅美丽。

“我叫郑哲,和姜离一样也是张主任的学生,一级研究员。”坐在姜离旁边的郑哲开口道。戴着眼镜的郑哲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副眼镜可遮不住他刀削斧凿的面庞,整个人像是出鞘的剑,锐利,锋芒毕露。

“我叫秦斌”坐在最后的一个胖子年轻人笑呵呵道:“我是王教授的学生,材料工程学再读博士,大家叫我胖子就好。”胖子脸上的肉因为笑容堆在了一起,整张脸只能看见他咧开的大嘴,洁白的牙齿反射着冷光灯惨白的光芒。

众人相继介绍完自己,或许是因为还不熟悉,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安静,都靠在椅背上休息。郑哲和姜离靠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体温,胖子秦斌想找人聊聊天,却没找到聊天对象,只能无奈地低头玩玩手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