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黑潮

第二十二章荀院长

黑潮 三禺 4577 2020-06-07 16:22

  

徐清流就这么把黄先生扛了回去。

走到书院门口,那守门的说:“年轻人,好气力啊!”

徐清流也只是简单的笑了一下。

还没有走到黄先生的院子,就遇见一个威严的老人,那个老人看到徐清流背上的黄玊,就是一顿训斥:“好个黄玊,又到外面喝得烂醉,又想去书库抄书了!?”

黄先生基本没有什么反应,从徐清流的一个肩膀滚到了另外一个肩膀,还嘟囔了一下嘴。

“前辈……”徐清流尴尬的称呼道。

老人面对徐清流,稍微温和一点,说:“你是黄玊的学生?真的是难为你了。鄙人荀仪,你老师醒后,叫他来见我。”

“我知道了,前辈。”背着黄先生的徐清流行了一礼,说,“学生告退。”

“嗯。”

徐清流把黄先生背回了院子,黄夫人看到,就说:“直接把他扔在地上。”

“师娘,这样不好吧!”

“放到地上。”

徐清流只有把黄先生缓缓的放到了地上。

黄夫人提来一大桶水。

“师娘,不可。”

黄夫人哪里听徐清流的话,直接把这一大桶水倾倒在黄先生的头上。

“啊!”黄先生瞬间醒了过来,爬起来,抹了一下,说:“你干什么呀?”

“我要干什么?”黄夫人已经拿起了扫帚,“你说我要干什么?”

“夫人,不要!”

“我以前看在小玟的面子上,给你脸,你现在一点脸都不用要了……”

然后,黄夫人追着黄先生满院长跑。

最后,黄先生躲到了徐清流的身后。

“小玟,你让开,我要好好教训这个为师不尊的家伙。”

“师娘,老师,这……”

“裴玟,护住为师。”

“对了,老师,有个叫荀仪的前辈叫你醒了之后去找他。”

黄夫人一听,瞬间把扫帚扔到地上,说:“你个杀千刀的!你居然遇见了荀院长,黄玊,你完了。”

“裴玟,你怎么不叫醒为师啊!”黄先生疯狂的抓头发,说,“算了,我洗漱一下,你陪我一起去见荀院长吧!”

徐清流知道书院的大院长是不姓荀的,所以荀仪应该就是那几个小院长之一。

黄先生洗漱完之后,就带徐清流去找荀院长。

荀院长的工作地点离书库不远,不一会就到了。

“荀院长…”两人先对荀院长行礼。

荀院长怒声道:“酒醒了?”

“酒醒了,酒醒了。”黄先生回应道。

“想好我怎么罚你了吗?”荀院长声音一断,说,“去书库里面抄一百本孤本吧!”

徐清流不知道怎么形容黄先生,敢情抄孤本是对他的惩罚,刚刚抄完,出去喝酒又被罚抄。即使这样依然能够留在书院,相必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好好!”黄先生满口答应。

“不抄完,不准出书库,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啊?”

“这几天,你不教学生了,你的学生就暂时我来教。”

“老师……”徐清流看向黄先生。

荀院长露出赞许的目光,至少徐清流还在考虑尊师重道。

黄先生一巴掌拍在徐清流的脑袋上,说:“你傻呀!荀院长亲自教你,是你的机会!”

“黄玊,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滚去抄书!”

“我马上就去!”黄先生立马就离开了。

荀院长看向徐清流,问:“你叫什么名字?”

“裴玟,非衣裴,王旁玟。”徐清流回答道。

“嗯,裴玟。”荀院长点头,说,“你的学问到什么地步了?我现在不想听你谦虚,也不想听你吹牛。”

“过了泛学和进学,正在向黄先生学习经学。”徐清流有点尴尬的说,如果作为一名二十多岁的“书生”,他的成绩可以说是非常差的。

一般书生在七八岁过蒙学,进行简单的识字;再花两到三年学习泛学,识字量达到两千,并且接触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和算学等常识性科目;过泛学,就是进学,一般四年,识字量达到六千,开始接触政治经济等行政性科目;进学之后,就是经学,又是四年,需要广泛阅读和理解古文,并对以前的科目进行深化;经学之后,才是儒学,倒不是以前不学儒学,而且以前学的都不配叫做儒学。

而按照徐清流的年纪,如果是书生,他现在已经接触了一定程度的儒学,而现在的他才初学经学。

另外,武生一般在过了泛学之后,就不再学习,因为十岁正是开始练武的好年纪,太早修行有损根骨。

徐清流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比一般武生多学了一个进学。

荀院长倒是没有指责徐清流的意思,只是说:“你这算是颇为后进了。不过,学海无涯,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所落下的不过是千里之寸厘。而且学问一途,弯弯绕绕,谁又能够说,走在前面的不是在兜圈子呢?”

“学生谨遵教诲。”

“但是,学问也没有捷径。我只能让你少走弯路。”荀院长从自己抽屉里面拿出一本书,说,“这是我最近才整理的《古文精考》,你拿回去好好读读,应该可以补上一些你落下的功课。”

“多谢院长。”徐清流接过书,说,“学生告退。”

“你下去吧!明天我要考校你的功课,你过了辰时来吧!”

徐清流出了荀院长的楼舍,有点欣喜若狂。荀院长作为宁赣书院的院长,一定是一方大儒,他所整理的古文,一定非常珍贵。而且这本书看起来不是很厚,徐清流下定决心一定要一字不漏的背下来。

他翻开书,瞬间愣住——这只是一本目录。

每页都都推荐了几本书,并且标注了推荐理由,以及需要背诵的篇目。

整本书粗略估计,推荐了近一百本书。

徐清流打算先去书库,把前面的几本书找出来,读一读。

一进书库,就看到黄先生在抄书。

黄先生一看到徐清流,就喊:“小赔钱货,快来帮我抄书!”

“老师,不了,那个…荀院长给我安排了功课。”徐清流婉言拒绝道。

“《古文精考》?”黄先生看到了徐清流手上的书,“荀院长的《古文精考》,快拿给我抄一遍……”

“我先找一些前面的书。”

《古文精考》推荐的第一本书是《赵纲全注》,这不是一本特别稀有的书,也不是一本特别流行的书,但它涉及到一位儒家圣人——沈朝(zhao)。

沈朝是赵朝的第三任丞相,沈朝有很多功劳,其中之一就是教化制度。

自秦朝建立太兮庙以来,每个朝代建立都会设立一条纲法,来代表新的国家精神,同时也会继承以前朝代的所有纲法,意为正统传承。太兮庙并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神迹,里面含有太兮人的神祇太兮的意志,不“合理”的纲法不会得到太兮庙的认可。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纲法都是好的,甚至是弊大于利的,但是无法废除。要想废除纲法,就必须摧毁太兮庙,太兮庙被毁,就会天下布白,所有人失去修为,变成白身。

国不二言。 ——《赵纲》

赵纲只有四个字,代表皇帝无上的权威,但是在沈朝出任丞相以后,就编写了《赵纲全注》,在一方面肯定了君主的权威,但要求了君主的品行,另外还加了“统一语言”的解释。而教化制度就是“统一语言”的扩展。

徐清流作为一个武生,对于沈朝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因为他在生前设立了很多限制武生的制度,到现在,一些制度都还影响着武生。

不过,他还是去找了《赵纲全注》,同时在《赵纲全注》的旁边,他还看到了《沈朝传》,他也一并拿了。小时候教他历史的也是一个武生,对于沈朝是一笔带过。

他倒要看看这个“武生公敌”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拿着两本书到了一个地方坐下,先看了《赵纲全注》,他以前看过一遍,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现在再去看一遍,里面太多的文字陷阱。文人的心真脏!这是他第二遍看的感受。

徐清流有点明白,荀院长为什么要把《赵纲全注》放在前面,这可以让初学者体验文字的魅力。可惜,徐清流是一个武生,天生对沈朝没有什么好感。

他又去看《沈朝传》。

开篇就是:

东奈沈氏,讳朝,弃谥,貌极佳。

徐清流一开始就有点无语,一个人要好看到那种地步,才会写到正传的最开头。

徐清流接着往下看,开始了解沈朝的生平:

沈朝是一个流民,白身,也没有什么文化,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相貌,得以入朝为官。

这种人也能成为儒家圣人?徐清流不禁这样想。

入朝以后,刻苦学习,为人低调二十年。

这就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然后天下大乱,濮朝几近灭亡,沈朝带着年幼的皇帝守了华京二十年。最后皇帝长大了,投降了,沈朝变成了庶民,在东奈省种了二十年地。

新建立的赵朝,不到十年,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潮,几年过去,人死了一半;谣言四起,说赵朝得位不正,而新建立的纲法又没有得到太兮庙的承认,因为濮朝皇室被杀干净了,所以他们找到了沈朝,让他出任丞相。

然后他就在赵朝当了二十年丞相,他的大部分成就就是在这二十年完成的。最后回到了东奈生,二十年后病逝。

等等!又是二十年,徐清流算了一下沈朝活了多少岁,一百二十多岁!

读完之后,他并没有觉得这个儒家圣人有多伟大,不过,他下意识的和第一位儒家圣人经学毕竟。

第一位儒家圣人被各种诸侯撵着跑……仔细一想,沈朝确实厉害。

很多时候,史书里的一句话折射到现实会变得非常恐怖。守二十年?真的很容易吗?

徐清流再仔细看了一下整本书,没有发现作者,他便问了下黄先生:“老师,这《沈朝传》是谁写的?”

“当然是沈公本人了!”

“哈?”徐清流有点懵,然后问,“那沈公活了多少岁?”

“一百四十三岁。沈公是异族,寿命比较长。”黄先生解释道,“据说,他的种族能够活到到两百多岁。”

徐清流也没有太多意外,朝廷在扩张的同时,兼并和同化了很多种族,长寿这个属性很普通。

徐清流打算再去多了解了解他,《沈朝传》好像过于谦虚了,他当然不会认为这个儒家圣人会有多简单。

“老师,你给我说说你对沈公的看法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别光看《沈朝传》,那只是沈公写来调侃自己的。他卸任丞相之后,并没有完全休息。那次寒潮真的死太多人了!”黄先生接着说,“我还是建议你自己去找关于沈公的书吧!我和你说难免主观,你要学会独立思考。但是切忌漫而思,空而想,无据为殆。”

“学生明白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