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易世游

第五章 考究

易世游 以牧 3234 2020-06-10 13:33

  

六五:豮(fén)豕(shǐ)之牙。吉。

《术法原理考究》又分为了上中下三篇,上篇叫作《万物五行》,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自己特有的属性,最终可以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中篇叫作《五行生克》,详细阐述了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在不同节令和环境下的旺相休囚死;下篇叫作《五行经脉》,将人体的头肢躯干、五脏六腑等不同部位对应为不同的五行属性,又将连接人体各处的经脉与五行属性相对应,继而生成不同的五行功法。

上篇《万物五行》中详细阐述归纳了不同物体所属的五行属性。木气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木气能屈能伸,具有收缩、束缚、生长、升发、 条达、舒畅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以及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如草木、绳索、木制品。火气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温热、上升、生发、光辉、炎热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如火焰、阳光。土气稼樯。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如大地、松散的石头、土制品。金气从革。从,顺从;革,变革、改革。金具有清洁、收敛、肃杀、锐利的特性。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如金属、骨头、坚硬的岩石、湖泽、金属制品。水气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流转、运行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如泉水、河流、冰雪、雾霭。

《万物五行》中认为只有一种物体不属于五行之中,那便是混沌之气。因为混沌之气不分属性,确又是所有属性的合体。混沌之气是先于天地存在的万物之根本,是一切属性生成的基础。

《五行生克》阐明了五行属性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任意两种属性之间都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样也分为了上中下三章。上章叫作《五行相生》,阐述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相生的原理。中章《五行相克》,阐述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相克的原理。下章《五行四季》,阐述五行属性在春夏秋冬四季所处于的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

《五行相生》中指出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书中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

《五行相克》中指出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书中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五行四季》中指出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每个季节都有一个五行处于“旺 ”,一个五行处于“相”,一个五行处于“休”,一个五行处于“囚”,一个五行处于“死”的状态。“旺”即处于旺盛状态;“相”即处于次旺状态;“休”即休然无事,亦即退休;“囚”即衰落被囚;“死”即被克制而生气全无。

五行在四季中的旺相休囚死依次为:“春”,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    “夏”,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秋”,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 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四季”, 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其中,春、夏、秋、冬分别指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前两个月;四季则指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五行经脉》则已经开始讲五行理论与人体相结合,为术法修炼做铺垫,虽然不是《术法原理考究》全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但确是与术法修炼关联最为紧要的部分。

书中认为人体之中遍布用于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叫作经脉。经脉是人体能量的调控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脉根据其运行线亦有阴阳五行属性之分,不同的经脉对应着不同的五行属性。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①“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脉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脉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经脉中以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为主,脉径最粗;十二经别为十二经脉的分支,脉径次之;十五络脉为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脾之大脉的分支,脉径更次之;十二经筋为十二经的经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经脉经气在人体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之间运行的另一径路,脉径再次之;十二皮部为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孙脉则是络脉的分支,细微繁多,数不胜数。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 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就是所说的“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十二经脉分别为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别分别是足太阳经别、足少阴经别、足少阳经别、足厥阴经别、足阳明经别、足太阴经别、手太阳经别、手少阴经别、手少阳经别、手厥阴经别、手阳明经别、手太阴经别。

奇经八脉分别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十二经筋分别为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手太阳经筋、手少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太阴经筋、手厥阴经筋、手少阴经筋。

十二皮部指全身皮肤按十二经脉的分布划分为十二区域。十二皮部按十二经脉分布,按手足同名经相合为六经皮部。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少阳皮部称枢持,太阴皮部称关蛰,少阴皮部称枢儒,厥阴皮部称害肩。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二经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别走于阴经,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任脉的别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十五络脉分别为手太阴络脉、手少阴络脉、手厥阴络脉、手太阳络脉、手阳明络脉、手少阳络脉、足太阳络脉、足少阳络脉、足阳明络脉、足太阴络脉、足少阴络脉、足厥阴络脉、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

注① 经脉相关均出自《灵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