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军阀

第222章最危急关头

军阀 caler 3709 2020-06-13 10:31

  

饭田雅雄少将坚持只有在第四十三军的配合下才可以进行孤注一掷的反击,那么第四十三军有可能配合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倒不是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乐意陷入外援断绝的境地,而是第四十三军没有足够的力量在黄河以北实施反击作战。

什么?第四十三军没有力量实施反击作战?第四十三军可是辖有4个师团又1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独立步兵旅团、5个独立警备队及1个野战重炮兵第二旅团,编制兵力近10万的庞大军团呢。就算该军所属的5个独立警备队已经悉数填补入从前线逃回的第廿七师团、第卅七师团以及逃入青岛的第十二军第廿八师团、第一一零师团的缺额之内,但第四十三军依旧有不下7万人的力量,怎么就不能实施反击作战了呢?

原因很简单,兵力多寡不能直接等同于战力强弱。

以一度拥有27个炮兵中队、108门各型火炮的野战重炮兵第二旅团为例,鏖战至今,全旅团仅余7个中队、23门火炮可用,又如何能脱离预设的防御工事,投入野战?而建制完整的第五十九师团、第一一四师团都是缺乏野战能力的丙种师团,独立步兵第二旅团也是一支以守备为主的力量,连反游击作战的能力也不足,又如何能直面华军强大的野战部队?

而且第一一四师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等部好不容易顶着中美空军的轰炸渡过黄河南下,如今又要继续顶着华军的轰炸,渡河北上,这一来一去,折腾不算,船只等损耗也是极大的,根本没有足够的运力将全部日军都送回北岸。既然全部力量不能投入北岸,仅以侥幸安全过河的几部零散力量,又如何可能不顾一切的配合饭田支队呢?

那退至青岛的日军第十二军为什么不西进,与第四十三军来个里应外合呢?

原因很简单,虽然日军第十二军经过紧急整补后依旧维持2个甲种师团的框架,但第一,整补入独立警备步兵大队及在青岛的武装侨民后兵员素质下降极大,不经一段时间整训无法投入战斗;第二,在撤往青岛的过程中,第廿八师团和第一一零师团所属的炮兵力量及配属作战的独立野战重炮兵第九联队损失同样惨重,尽管事后在青岛补充了一部分由海军移交的轻型火炮,但独立野战重炮兵第九联队仅能维持4个中队14门火炮的格局,曾经都是甲种师团的第廿八师团和第一一零师团更是连原本的炮兵联队的编制都不能维持,只好瘦身为炮兵队,各自保有6~8门身管火炮。而在青岛的外围,华军共有4个师的力量,也许忌惮于德日两国几十年来不断营建的坚固要塞,不敢轻易撞个头破血流,但就日军第十二军而言,也是绝不敢脱离青岛地区的海陆炮台的掩护,与华军优势力量决一死战的。

当然,日军高层也绝不可能坐视陷入重围的第四十三军走向覆亡,因此经过大本营、关东军及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协调,日军拟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决定在津浦铁路及南下公路遭到中美空军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海运的方式,向山东战区运输1个师团(第三二零师团)又1个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混成第一三四旅团)的兵力。

不过鉴于中美空军在青岛港外大面积的实施空中布(水)雷,青岛港目前仅能通行轻型船只的现状,以及日照、连云港目前在华军控制下的现实,并为了在缺少防空火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中美空军的空中打击,日军最终选择了以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为目的港,分别从大连和仁川直接运兵上路。

大连、仁川的外海也是存在盟军布置的水雷封锁线的,再加上日本保有的运输船舶的吨位在美军海空联合绞杀中损失殆尽,因此要拼凑足够运输1个师团又1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人员、武器、后勤补给物资的运输船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登陆胶东半岛至少还需要1个月的时候。当然,日军高层是相信细川中将和第四十三军能支撑到援兵到来的时刻,只是觉得就这样被动挨打到最后一刻实在憋屈,所以,日军高层便策划在其他战区实施攻势战略,以牵制、分散华军的注意力。

然而环顾中国战区,晋中的第一军、平西察南的驻蒙军、鄂中的第三十四军、湘中的第廿军、桂南的第十一军,目前不是处在被华军包围、半包围的境地,就是与华军一部处在相持阶段,唯一在局面上有优势的仅是粤中第廿三军和皖中第十三军两处而已。

其中粤中第廿三军直面的是李宗仁指挥下的华军第五、第八集团军(群),系由蒋军余部、粤军和桂军一部组成,在国防军体系中属于杂牌力量,虽然编制兵力超过30万,但炮兵力量不足、缺乏空中支援、军心也不甚稳定、部队分布又广,很容易被拥有集中起力量的日军第廿三军各个击破。但问题的关键是,既然第六、第七集团军(群)是杂牌,日军给予的打击越多,相信兰州方面越感到高兴,起不了牵制的作用。

至于皖中方向,虽然日军第十三军当面的华军第二、第七集团军(群)也是归属于杂牌序列,但由于皖中的易手将动摇山东战场的腹背,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因此,日军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在百般斟酌之后,决定在长江以北发起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为了实施这次进攻,冈村宁次调集了鄂东作战的独立混成第八十一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七旅团等2万人的部队越过大别山,直捣岳西、金寨等华军后方地域;在鄂东3旅团行动的同时,安庆方向的日军集中第五十八师团所属步兵第五十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四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六旅团在内的2.7万人,向华军第七集团军(群)守备的(巢)湖西防线攻击前进;困守合肥城内的日军第六十一师团则配合(巢)湖东日军独立混成第六十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九旅团的攻势向南突围······

除了选择皖中为突破口外,北支方面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也决定以率领着师团司令部安全“突围”的第六十五师团师团长太田米雄中将为支队长,统一指挥石门一线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独立步兵第一旅团、独立步兵第十旅团、独立工兵第三联队、第11装甲列车队、第4通讯队等在内的3.5万余日军及8000多伪军,不待华军第三集团军(群)孙楚部来袭,主动出击,争取在华北平原上击溃华军,进而沿石(门)德(州)铁路东进,威胁津浦路河北华军后路,策应济南之战。

在侵华日军行动起来的同时,日军大本营也再三致电南方军及缅甸方面军,要求其加大在缅北滇西方向的投入,压迫华军顾此失彼。

对于日军大本营的命令,缅甸方面军叫苦不迭。这倒并不是时任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曾被称为毫无头脑的机器人次官、东条四愚之首的木村兵太郎中将在发泄被人赶出陆军中央的不满,而是事出有因的。事实上,缅甸方面军为了再次进犯滇西地区,已经投入了包括第十五师团、第卅一师团、第卅三师团、第五十三师团在内的第十五军的全部力量以及三分之二个第五飞行师团,实力远超华军一线防御部队。只可惜,缅北滇西特殊的地形阻碍了日军大部队的行动,因此尽管给华军负责一线守备的云南边防军以不小的打击,但始终未成功摧毁华军的防御体系,再次窜入滇西境内。

等到华军预备集团军(群)的增援部队次第赶到,缅甸方面军更是再无寸进,更让木村兵太郎中将吐血的是,被缅甸方面军成功削弱的云南边防军(由东北军及晋军一部改编而成),顺理成章的被兰州消化,最终改编成了国防军第二九六师、第二九七师。

一来一去,为人作嫁的缅甸方面军的斗志愈发的低落,再加上抽调第十五军后,缅甸西北防御英印陆军、缅甸西南防御英印海军的力量严重不足,再无继续调兵北上的可能,因此在没有得到大本营和南方军进一步增兵的情况下,木村中将不单在电波中叫苦不迭,实质上也放缓了继续北侵的脚步,导致日军大本营的预定计划在滇西方向率先崩坏。

其实,太田支队打击华军第三集团军(群)的战略,也在实施后不久宣告失败-----虽说孙楚拥兵13万人、身管火炮150余门,战力相较过往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面对困兽犹斗的日军,还真不好说能以人海战术及相对优势的火力获胜,只是太田支队才在进击元氏等地后不久,整修完毕的华军冀西集群便再次发起了对保定的攻击。

日军在保定城周边仅有1个第5独立警备队及若干伪军部队,总兵力不足万人,根本无法应对冀西集群的进攻,只能龟缩在保定城内固守待援,而日军此时仅在平津地区保有第3独立警备队和华北特别警备队的16个独立警备步兵大队、警备大队,总兵力也不过1.2万左右,连平津周边活动的华军敌后游击武装都无法彻底弹压,以至于铁血锄奸团等暗杀组织都渗透到平津城内活动了,就更不要说抽调力量支援保定了;平西察南的驻蒙军第一一八师团倒是有小半个师团的机动兵力,但刚刚光复大同的华军晋绥集团军(群)第六军正虎视眈眈的寻着驻蒙军的空子,自是不可能调兵救援的;指望姗姗来迟的关东军嘛,就别逗了,济南的第四十三军那边可是形势更加危急。

于是,正在兴头上的太田支队只能来个一百八十度大掉头,结果保定是救下来了,但在冀西集群的威胁下,所谓重创第三集团军(群)进而东进德州的计划却只能半途而废了。

就这样,到了1945年4月底的时候,日军在冀鲁的局面持续恶化,整个战场形势对日军北支方面军来说似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