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军阀

第379章冷宫

军阀 caler 3657 2020-06-13 10:34

  

肆虐多日的风雪已经在三天前就彻底停了,风一吹,大地冻得严严实实的,一切都遮掩在无穷的白色之中,唯有几个草原上不常见的老树勉强的露出身子,顶着积雪的脑袋,给世界带来一抹不同的颜色。

在树的附近,一个人造的铁塔高耸而立,铁塔上不断旋转的无线电射频发生器和信号放大接收器正不知疲倦的工作着,除了每日短暂的检修期外,只有某个零件损坏了,才会休息一二----当然,蒙古的酷寒对机械的损伤还是蛮大的,因此为了应付经常性的修理,类似的人造铁塔还不少的同伴----如果能从天空俯瞰的话,就会清楚的发现,沿着乔巴山至塔木察格布拉克之间的铁路线,一共有八处类似的装置和一处中继装置正日以继夜的监控着饶乐省的天空,所以只要不是八处装置一起出现了故障,可以说,天空中飞过一群大雁,都会被控制室内的中国军人看到清清楚楚。

只不过,现在是冬季,天空中是不会有大雁的,因而屏幕上出现的光点,只能是敌人了。

什么?为什么不可能是中国空军自己的飞机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通报制度,因此即便是从后方起飞的远程轰炸机,前线雷达观测站也能知道航向和经过时间,所以雷达屏幕上出现的光点只可能是倾巢而来的苏军战机了。

“立刻向集群指挥部发出警报。”值班的雷达观测官如是命令着,边上的军士长立刻拎起了电话向外拨打了出去。“方位角280°、距离220公里、数量超过150架······”

随着各处雷达站的警报汇总,巴音图门(乔巴山)集群司令部所属空中管制局随即向第九航空队和集群司令部发出警告:“这是一次全面的空袭,苏军至少出动了1000架驱逐机和轰炸机,轰炸地点包括恩格斯山达、查干鄂博、色尔格楞、西乌尔特、巴彦鄂博等前线城镇和阵地,不排除是苏军全面进攻的前奏······”

依据空中管制机构的报告,巴音图门集群司令、第二六五师师长黄樵松中将深以为然,于是在与第七军司令官李松年上将通话之后,第一时间决定全线进入戒备状态······

负责向第七军提供空中支援的第九航空队在接受后方增援后,一共有6个驱逐机联队、2个侦察机/轻型轰炸机联队、3个战术轰炸机联队,总计编制384架驱逐机、64架侦察机/轻型轰炸机、96架战术/俯冲轰炸机,但由于之前的战损,驱逐机的总数只剩下了357架,而侦察机/轻型轰炸机和战术/俯冲轰炸机在防御作战中又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相当一部分防空重任便落到了独立高射炮兵第十七集群的头上。

作为中国国防军惯常运用的下驷对上驷的战法的具体体现,独立高射炮兵第十七集群共编制1个独立高射炮团、11个独立高射炮营和4个独立高射机关枪营,其中独立高射炮第二三五团下辖2个装备18门88mm高射炮的高炮营和1个装备27辆20mm三管自走高射炮的高炮营,其余11个独立高射炮营或装备18门40mm仿博福斯单管高射炮或装备27门20mm仿厄利孔双管高射炮,仅有独立高射炮517营是装备了18门新款国造57mm单管高射炮的,而4个独立高射机关枪营则每个营都装备27门12.7mm双管高射机关枪。

虽然华军缺乏足够数量的88mm高射炮和57mm高射炮,针对中高空的防御火力严重不足,但由于苏军同样缺乏能在高空水平轰炸的大载量轰炸机,装备较多也不过是波-2、佩-2、雅克-6、图-2、伊尔-2之类的中低空轰炸机,因此华军的对空装备是勉强够用了,虽然防空部队注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是获得胜利必须的祭品······

“从民国三十六年11月4日至11月8日,苏军的大规模轰炸持续了五昼夜,前后共出动战机10000架次,投弹超过8000吨,”在向第七军及北疆前指的报告中,黄樵松和第九航空队司令官孔庆桂中将如是写道。“在苏军的轰炸中,我军损毁雷达站5座、高射炮阵地19处,前线阵地11处,损失57mm高射炮6门、40mm高射炮21门、88mm高射炮和20mm双管高射炮各7门、12.7mm双管高射机关枪31挺、其余各型火炮18门、三号突击炮7辆,损失官兵797名;另第九航空队损失各型战机184架、飞行机师115人、地勤394人;击落敌机205架,俘获苏军飞行机师39人;现因风雪再起,苏军已停止了空袭······”

11月13日,苏军一面恢复空袭,一面展开了地面作战----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以第15集团军攻打恩格斯山达、色尔格楞、查干鄂博一线;以第36集团军沿克鲁伦河两岸向乔巴山发起攻势,并以该集团军一部进驻加尔施尔和布彦特一线对赛音山达方向华军实施警戒;又以第39集团军攻击西乌尔特一线;仅以第35集团军在达拉扎尔格朗以南对赛音山达集群实施警戒,以第2军在德勒格尔楚格图对达兰扎嘎歌德集群实施警戒;新成立的第9坦克集团军将作为总预备队、视第一阶段作战情况再选择投入何处战场。

与苏军针锋相对的是,华军以第二五六师(缺第三团)负责恩格尔山达一线的防务;以第二六五师(缺第一团)负责克鲁伦河支流在色尔格楞和查干鄂博方向的防务;以第二八零师(缺第一团)负责克鲁伦河两岸的防御;以第一九五师(缺第二团)和独立骑兵第廿集群所属装甲搜索队负责西乌尔特至八音图门(乔巴山)之间公路沿线的防御及警戒;独立骑兵第廿集群主力在北扎尔加兰图、马塔德、扎尔加兰图三角地区布防,准备侧击沿西乌尔特向乔巴山进击的苏军;铁道工兵第五十七团、第卅一卡车运输旅在杜鲁尔与塔木察格布拉克之间抢修急造军用铁路和运输军用物资,第一零九曳马运输旅进驻阿尔山要塞越冬;剩余的第二五六三团等4个步兵团及5个突击炮营、2个独立突击炮连、独立骑兵第廿集群所属突击炮作战群由集群司令部控制,根据需要加强一线部队。

由于之前的空袭示警,第一九五师(缺第二团)主力已经从西乌尔特撤出,因此苏军第39集团军很轻易的就击退了实力有限的第26装甲搜索队,夺取了西乌尔特一线;而在其他方向,苏军的进展就很不如人意。

虽然苏军利用在火炮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对华军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但在华军轰炸机部队的冒死支援下,苏军也损失极大,且未能取得有效进展;其中固然有克鲁伦河及其支流流域地形崎岖不利于坦克突击和大部队迂回的因素,也不乏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的暗中授意----苏军出击的目的是为了向斯大林做一交代,并掩盖苏军在温都尔汗和达兰扎尔格朗的前进基地建设,以防华军发现后实施袭击和轰炸----因此夺取西乌尔特之后,苏军第39集团军并未合同第9坦克集团军对乔巴山一线实施大纵深向心攻击,就连利用博尔集亚一线补给的苏军第15集团军也在恩格斯山达方向也打得不温不火。

11月24日,苏军再一次因为补给耗尽,而终止了在乔巴山一线的作战。

是役,在不计算战机方面损失的情况下,苏军先后伤亡8000余人并有160余门火炮迫击炮和20余辆坦克自行火炮损毁,华军则损失了6000余名官兵和170余门火炮迫击炮、近30辆轻型战车和装甲车;双方再次以不分胜负的结果握手言和。

只是红旗蒙古方面军再度无功而返的消息传到莫斯科,终于让斯大林对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失望了,于是在当年的11月26日,斯大林下令召回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当然,出于牵制朱可夫元帅的目的,斯大林并没有一下子把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打落尘埃,只是另一个时空中马利诺夫斯基苏联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的职务飞了,最终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都只获得了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的头衔,变相的被打入了冷宫。

苏军在远东的最高指挥官和红旗蒙古方面军的总司令都一股脑的被调走了,所以为了继续就近指挥远东及日本的红军,斯大林便任命原第1远东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元帅为苏联远东军队统帅、崔可夫大将为红旗蒙古方面军司令员,同时任命巴格拉米扬大将接任第1远东方面军司令员职务,从而完成了对远东地区的初步人事调整。

1947年12月7日,根据意外升职的梅列茨科夫元帅的意见,原红旗蒙古方面军参谋长扎哈罗夫大将升任苏联远东军队统帅部参谋长,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沃斯特鲁霍夫上将接任红旗蒙古方面军参谋长一职----由于司令员和参谋长同时换人,因此红旗蒙古方面军的一切行动都停止了下来,直到当年12月14日,交卸了苏联西方集群第一副司令员职务的崔可夫大将抵达乌兰巴托后,红旗蒙古方面军才恢复了运作。

崔可夫大将抵达乌兰巴托之前,曾先后在莫斯科和赤塔与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及扎哈罗夫大将交流过蒙古的形势,对苏军在物资供应方面的窘境了如指掌,也很赞成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和扎哈罗夫大将建设前进基地的想法,但在马利诺夫斯基的前车之鉴面前,显然崔可夫大将更加谨慎----崔可夫大将不但维持了在温都尔汗和达拉扎尔格朗前进基地的建设,并在颐伦察布一线也开始建设前进基地,不过这样一来,至少在未来3~4月间,红旗蒙古方面军是无法大举行动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