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面具后的挣扎

第一百八十二章真诚的交流

面具后的挣扎 潇洒转身 3968 2019-04-15 02:14

  

洛杉矶,山景城大道,罗马琳达公寓写字楼,P&A总部。

会议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

在会议室里坐定的肖伟看着会议桌对面的一张张满是风霜的面庞和斑驳的头发,他能感受到热情和亲切。这里面的很多人都见过并且熟悉,他们在前一阶段纷纷出面邀请自己和同事参加了欢迎宴会。

“欢迎来自祖国的客人。请落座。”坐在这群董事最外侧的一位老人开口了。

这是一个肖伟没有见过的老人,但是他可以感受到这位老人在这里的尊贵地位。

肖伟被安排在会议桌的独立一侧的座位上单独就坐。他理解这样的安排,这是对他和凌云公司的尊重。他的身边就是那位老人。他的对面就是同样单独坐着的陆凯文。

肖伟对面站着的年轻人含笑向他示意。

所有人坐下来,只有那个年轻人依然站着。

“今天我有幸能作为两个公司的桥梁把两个公司紧紧连在一起。这里有我的前辈和支持我的董事,也有我这一年以来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朋友。我们不用拘束,因为我们是同胞,是亲人。肖总,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游子对国内的情况很感兴趣,请你和诸位同事不吝赐教。”陆凯文把眼光一一和自己的凌云同事发生碰撞。

凌云公司的管理人员分别感受着陆凯文目光里的致意。

肖伟站起来,他尽量让自己白胖的脸庞上布满自信的微笑。

“诸位董事,各位前辈,承蒙贵公司的盛情邀请,我们在美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了差距,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愿意把国内的情况向诸位董事做详细的介绍。请提问。”肖伟微微弯腰示意。

还是身边的老人站了起来,他的满是褶子的脸上全是笑意。

“肖先生,没有那么多客套,我们哪有那么多问题。这些只不过是为了显示我们对诸位来自国内的朋友重视罢了。其实我们这些人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偷渡仔,别看我们人模狗样的,其实都是装样子。我们也问不出什么像样的问题,只是关心国内的发展,请肖先生和诸位朋友随意讲讲就行了。是不是呀。”老人笑着和周围所有人打着招呼。

一片笑声冲去了会场上的紧张和严肃。

“好,老朽先问一个问题。”老人把眼光转向身边的肖伟。

“老先生请讲。”肖伟整理自己的姿态。

“我一直想回去看看祖国的建设,对不起,祖国这个词可能有些太严肃了。可是毕竟在外多年,提到中国的时候总是带着感慨。我想知道的是祖国的建设真的像凯文说的那样好吗?你们的建设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受到影响吗?我的意思你们应该明白。”老人在唏嘘的感慨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肖伟能感受到老人语气里的矛盾,更能感受到锐利。

他能理解老人和眼前这些人的矛盾,在十天的游览过程中胡中书已经不断讲述了这些人的特殊经历。讲述了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祖国充满了别人无法理解的矛盾情感。

“诸位前辈,我只是一个中国的普通公民,我回答不了太复杂的问题。我只能谈谈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感受。我今年42岁了,我虽然没有像在座前辈那样复杂的经历,但是我经历过困难的童年,经历过改革的全部过程。我只能说,我对现在很满意,对未来很期待。至少,我再也没有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倒退回过去那样的情况。S市的建设发展让人惊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S市,S市正在成为一个国际都市。我现在很自豪。至于您说的其他原因,我回答不上来,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但是我想应该不会再有动荡吧。现在在国内似乎没有太多人关心那些事情。”肖伟有些吃力地组织着自己的答案。

自己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面对这些特殊的人,面对他们和在国内完全不同的考虑问题的视角,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准备。

他能感受到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彼此窃窃私语交流中的认真。

“好了,我还要再问一个问题。你们对我们这些人去祖国投资怎么看?”依然是老人在提问。

“欢迎呀。中国需要的就是投资。为了吸引投资,中国一直在给外资很大的优惠,甚至给了外国人超国民待遇。你们的投资一定会有回报,至少在政策和税收各方面都会受益。”肖伟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唉,我们都成了外国人了。还是落后呀。落后就没有骨气。超国民待遇?我们真的不想享受那样的待遇呀。祖国什么时候能真的保护自己的国民呀。”老人的脸上很快地布满了幽怨,他脸上的褶子更加浓密。

老人露骨的语气让会议室一下子陷入沉寂和尴尬。

“呵呵,对不起了。上了年纪就是容易絮叨。听到祖国的建设那么好,我们应该高兴。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老人陡然变得轻松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闷。

“行了,诸位,老肖不是搞外交的,他哪能回答这些连外交人员都不敢回答的问题。我看呀,你们是在美国呆久了。变得和美国人一样单纯了。我有个建议,既然决定投资了,咱们就只管投资,只管项目,其他的让时间去慢慢解决吧。诸位老哥,这样好不好?”胡中书站起来扯起了自己的大嗓门。

“好,中书说的好。不要难为肖先生了。他解决不了祖国面临的很多事情。但是他的感受是真实的。祖国正在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祖国变得更强大。我们只谈项目。凯文,该你了,我们不再唠叨了。”老人站起来给见面会做出了结论。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为老人的话鼓掌,会议室陡然变得热烈,变得轻松。

陆凯文站起来,他看了看一侧的董事们,又看了看另一侧的凌云公司同事。

“在S市,在凌云公司,很多人想知道我在美国的生活,现在你们就可以得到答案了。我们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一边辛勤的工作,一边享受辛苦后的酬劳。一边融入美国,希望美国更强大,一边牵挂着祖国,盼望祖国完成对美国的追赶和超越。这是什么?这是纠结。爱恨交加的纠结。我能说什么?我只能祝愿,祝愿再也不会有偷渡仔,再也不会有血泪和歧视,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纠结。祝愿祖国更强大。”陆凯文有些动情,他一直在倾听董事们的担忧,也一直在倾听凌云公司同事的不解。

董事们唏嘘着,凌云公司员工们感慨着,他们同时再次鼓掌。

“好了,回到正题。我们刚刚做出了投资中国汽车市场的决定,也完成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公司的意向谈判。我们的项目即将启动。我们欢迎来自国内的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需要这样的意见。肖总,能不能给我们谈谈这方面这方面的情况?”陆凯文把鼓励的眼光和语气同时传递给坐在对面的肖伟。

肖伟再次站起来,他这一次感觉到了真正的紧张,一种面临考试时才有的紧张。

“陆总,不知我传给您的数据你们看了吗?还需要我阐述吗?”肖伟询问的眼光看向所有的董事。

“呵呵,肖先生传来的数据令我们很振奋,这些数据既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前景,也证明凯文的决策是正确的。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良性竞争的阶段,我们虽然错失了一些时机,但我们增加了信心。肖先生,我们只想听你们这些外行人对我们这些外行人讲讲对中国汽车前景的看法。这种看法是最朴实也是最实在的。”那位身边的老人再次打消了肖伟的紧张。

“那好,我就讲讲我们的印象。在中国,车子和房子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向往的。我在这里看到的是每个人把汽车作为消费品。可是在我们那里还是把车子作为财产,作为衡量高质量生活的标准。甚至是每个男人结婚娶老婆的必要前提。所以汽车必定进入每个家庭,你们可以想象中国有多少家庭。这是多么大的市场。现在全国只有不到一亿辆,而且很大一部分是货车和客车。未来将是轿车的天下。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至少在座的我的同事们都可以买轿车,只是我们想买好一点的轿车。所以,我希望你们能瞄准中高档轿车市场。”肖伟看了看自己的同事们。

凌云公司的同事们都不约而同的地点着头附和肖伟的意见。

在座的董事们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陆凯文的眼光转向了程梦秋,老人微微点了点头。

陆凯文站起来,会议室的议论声停歇下来。

“谢谢凌云的同事们,你们的到来和你们的意见对我们在中国的投资起了重要的作用。你们对祖国的自信让我们这些游子放下了最后残存的顾虑和担忧。谢谢你们。我们对在中国的投资有着忐忑,更有着期待。我们期待自己的投资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期待自己的投资能为年轻的一代中国人带来更大的自信。凌云公司的同事们,邀请你们来美国是我陆凯文的荣幸,也是我们在座这些游子的荣幸。我们有了你们这些监督者和参与者,你们就是我们在国内的财富和人脉。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事业。”陆凯文在尾音中轻轻地鼓掌。

所有董事也跟着鼓掌。

凌云公司的同事在渐渐明白过来以后也跟着一起鼓掌。

在热烈的掌声里肖伟感到了恍惚,他似乎听明白了陆凯文话语中的含义。

自己没有站起来给出答复,自己只有感动,只有感到荣幸和激动。

自己相信自己的同事们也不会拒绝来自一个强大团体的盛情。

沈凡菲在掌声里终于明白了陆凯文邀请整个凌云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目的。

只是这样的明白有着太多的疑惑,太多的纠结。

她不想在此刻去深究内心深处的矛盾,她只想去跟随众人一起享受这令人激动的一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