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铁血佳人

173受屈女子靠山来

铁血佳人 李幼谦 3486 2019-04-15 20:29

  

翠翠不哭了,抬起头:“你姑爷,还活着?”

一直在外面偷听的杜月娥,听到这好事也顾不得了,一步跨进书房里来:“凤儿啊,你们找到安节了?”

凤儿得意地说:“当然啊,还是我在人群里看见的,一条胳膊都不少,一根汗毛都没掉,活蹦乱跳的,小姐和姑爷两个报了仇,把坑害他的人杀死了,把贾似道的罪行也揭露了。”

“安节回来了吗?”母子一起问。

“他怎么能回来?他要去上任,到常州去了。”凤儿心里想到什么,马上嘴巴就说出来了,“以后给你们说他的事,我说你们,没种就别拿翠翠出气,她已经够委屈的了,我要是皇帝,都给她立贞洁牌坊。”

王立尴尬了,赶紧说:“安节还活着,我赶紧得把这好消息给兄弟们说说。”

见儿子走了,王母下不了台,还是拿儿媳妇撒气:“还不看孩子去!”

打发走了翠翠这才问凤儿:“什么时候回来的啊!你小姐呢?也回来了吗?”

“她不也回来了么,难道还和姑爷一起去常州,家里还有娃娃呀。”

杜月娥就抱怨开了:“她这也是,说走就走,丢下家里这一大摊子不管了,我有时候还过去看看七月,照顾照顾你们家,要不然那些下人们一个个无法无天了。回来了,你小姐也不过来给我道谢。”

凤儿说下人管他们干啥,七月都是张夫人带着,那才辛苦。

王夫人就说,这当妈的也心狠,说走就走,可怜的孩子,爹妈都不在跟前,每天都想死了。

凤儿见她怪青苗,就打抱不平,说:“姑爷是我在大街上看见的,可是,不是我们小姐去临安,我也不会去,不去,怎么遇得见姑爷?怎么能把他们带到老爷哪里去?”

“还是你们小姐厉害,有旺夫命,不但生个儿子,还千里迢迢给他找父亲。青苗这丫头,我当初就没看错,元帅家有这样的儿媳妇才是扬眉吐气呢!哪像我们家娶个儿媳妇,就像瘟鸡一样,整天苦着一张脸,丧门星,找晦气,就是出去洗几件衣服,搞得鸡飞狗跳的,给我们王家找耻辱……”

凤儿不高兴了,想到临安街头发生的事,不是姑爷打跑了那些流氓,自己也不知怎么了哩,依然为翠翠打抱不平:“这怎么怪你儿媳妇呢?都怪那些坏男人——”

“哼哼,母狗不翘腚,公狗不上身。”

听王夫人说出这话,凤儿不屑地扭过脸,出川以后大长见识,毕竟自己也是到过京城的人了,就是丫鬟,身份也变了似的,把手一甩,愤愤不平:“别说那些难听的话,但凡有个护卫老婆的男人,女人才不会在外面受气的。”

那手镯打在门框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王母看见也稀罕:“哟,羊脂玉,好东西啊!这么好的手镯,哪来的?”

“你真识货,临安城最大的金凤楼玉器店买的,是巴全给我的。”有显摆的地方了,凤儿伸出胳膊亮给她看,自己也有一个疼着、爱着的男人,得意地晃晃手镯,“哎呀,你儿子还不如我家那个人,知道疼着我护着我,看见有危险就马上送我回来。”

“你结婚了?”

“没有,京城险恶,奸臣邪恶,王大人闲得骨头都要生锈了,上奏要上前线,不久要移师,到湖北前线去杀敌,那才是他的愿望,巴全当然要跟着去了。”她一股脑儿把在京城学到的新词说出来。

杜月娥由衷地叹了一口气:“还是你老爷留在山城好啊。”

也想男人了?凤儿故意问:“怎么?钓鱼城新来的元帅不好吗?”

“好好好,以后你就知道了。”

“也是的,子不教,父之过。养出这样的儿子,当爹的也好不到哪去。”

不愿意说马家的事,杜月娥马上把话岔开:“你们走的时候倒是跟船去的,一大堆人呢!就你们两个回来,路上没遇到危险吗?”

凤儿存心亮宝,又把胳膊伸出来:“我在外面可是学了武功的,我们又是女扮男装,谁敢惹我们?”

“你也给你们小姐学了武功?还跟她学女扮男装?”想起她们第一天上山的狼狈相,杜月娥捂着嘴笑了。

“是啊,告诉你,我们进城的时候,守卫都不给我们开门,认不出我们来了。”凤儿有几分得意地说,“我把包头解开,披散了头发,看到几张熟悉的脸,他们这才开的城门。”

这丫头没事就在外面混,认得几个士卒也不意外,就夸她一定装扮得好。

出来的时间不短了,凤儿说完也要回去,王夫人却把她拉住,轻声问:“元帅他,他还好吗?”

“他好,他好都不得了,就是憋气。”

“以后,以后他还会回来吗?”

“当然要回来,你看他,到了湖北,离钓鱼城比临安到这里近一半的路,以后啊!说不定他就当四川制置使,你们就花好月圆了。”

凤儿一个哈哈两个笑地走了,望着她的背影,杜月娥愤愤骂了一句:“这个疯丫头。”那心里,却是甜甜的,润润的。

“你又疯到哪去了?”凤儿一进门就吃了几个毛栗子,青苗横眉竖眼地望着她,“我以为你掉到塘里去了呢,看见衣服不在,才知道你洗衣服去了,也不能洗个一上午不回家呀!”

她却嘻嘻地笑,说自己在船上练了那么些日子,脑袋硬了,有了功夫了,再打几下也不疼了。今天自己倒是练了下拳脚,把个男人打趴下来了,说完笑得倒在床上滚。

“吃了笑婆子的尿啊!笑个什么?”青苗问。

凤儿起来,把早上看到的一幕说了出来,一边说一边说比划着马顾郎的狼狈相,说着说着弯腰捧着肚子笑不够,最后还说:“我要再迟一点,就能,就能看到他光屁股了,对着他光屁股踹一脚,那才解气呢!”

“那个混蛋家伙,老娘总要逮着机会收拾他一顿才好。”青苗跟着笑了一阵,然后又正色道,“幸亏你去得及时,要不然,翠翠就被她糟害了,那真要被王立休掉的。”

“翠翠真是可怜呢,我到她家里去的时候,也正好赶得及时,要再迟一点,也被王立母子折磨得够呛,不是给王老婆子打死了,就被她丈夫写休书休了呢!”

青苗叹了一口气,想起这是自己丈夫做的媒,觉得对不起赵翠翠,过去,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可能杜月娥还收敛一点,现在自己出去这么长时间,可怜的小媳妇,不更要受罪吗?

心里话没说出来,只是埋怨凤儿:“你这丫头也是腿太长了,我还没去,你就跑到人家家里去了,好歹名义上她还是我姨妈,看在她悉心照顾老爷一场,这么大老远回来,还没去看她呢!”

凤儿就说:“报了仇是大事,哪有时间在外面玩?京城虽然人多虽然繁华,我们看也看了,玩也玩了!不也买了东西吗?还有我这个镯子,是道道地地的临安货,临安金凤楼买的。到钓鱼城上,这可是全山最好的——”

“别得意,别炫耀了,还是老玉养人。”

“怎么是炫耀呢?王老太婆左看右看,盯着眼睛珠子都不转,我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了。”凤儿突然想起来了,“她还问我老爷好不好哩。”

青苗说她眼皮浅,拿出一匹花色素雅却时新的绸缎,又跑到公爹的房间里去翻箱倒柜,找出一只手镯,绿茵茵的玉石,尽管成色不新,但是黄金有价玉无价,心里也有了说辞。

一家之主回来,老管家也松了一口气,听说安节安然无恙,已经去上任,全家奴仆一个个喜形于色,都夸少夫人有能耐,是王家的福星。说她进了门以后,爷儿两个都升官,到了临安,把仇人也找到了,还让他们父子俩见了面,真是大富大贵之人。

青苗高兴,就令中午大摆宴席,她说全家团聚,下人说给少夫人庆功。

她也当仁不让,接受众人祝贺,也顺便夸了凤儿,说为了陪伴他回来,把自己姻缘都放下了。众人给他们两个敬酒,都喝了不少,主仆两人醉醺醺的,带着七月睡了半下午。

夕阳西下,青苗才醒过来,想到已经是回来的第二天了,再不去王立家有些失礼,把绸缎和手镯包了,于是去了另外一个王家。

临出门,凤儿叫住她,说身上有油渍,王夫人是讲究的人,别让她见了笑话。

中午吃饭、劝酒、夹菜,主仆坐一桌子,兴头上来,也不分尊卑贵贱了,大家开怀,推杯换盏,身上少不了油污,的确应该换一件。

青苗想是这个道理,就叫她找件新衣服来。

凤儿拿了件山楂红的,青苗说,又不是新娘子,出门穿什么红的?想起在临安藕香居那段时间,隔壁就是一家裁缝店。里面又卖丝绸又做衣服,看中一段秧青色的面料,翠翠的绿,好看,做了一件衣服还没穿。

于是自己找来穿上,还真是地地道道的京城货色。穿上以后,凤儿也说:“哟,这才合你的名字,青青的禾苗哇。”

青苗得意地穿着到王家去了。进门时,全家人正在吃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