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玉碟碎片

第三百九十八章无题

玉碟碎片 狐爷就是我1 3216 2019-04-16 09:40

  

三.李逵杀虎

水浒传还写了黑旋风李逵为母报仇用刀杀死四只老虎的奇迹!就打虎方法与效果而言,李逵杀虎显然优于高于武松打虎,可是值得深思的是在流行的打虎文化评价中武松打虎却大大高于李逵杀虎!逻辑理由很简单,武松为民除害拼命搏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伤人二三十的凶恶猛虎,发扬了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是真正的英雄好汉;而李逵为了报私仇轻而易举刀杀四只老虎,因此不算英雄好汉!这种肉搏打虎英雄主义价值观的简单形式逻辑能成立吗?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见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上了梁山,生活与安全有了保障,大吃大喝,快乐无比!看见这个接父那个接母上山共享大乐,不禁孝心大发放声大哭起来,就请假下山去接娘!半路上偏偏遇到一个李鬼假冒李逵大名拦路抢劫,李逵处理了李鬼事件,就回家取母回梁山!老娘失明,行动不便,李逵就背了老娘上路,走到沂岭上稍息一下,老娘渴了要喝水,李逵下山取水回来却不见老娘,只见一滩血迹,非常惊惧疑惑,就沿血迹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老虎舔一条人腿!李逵什么都明白了,心想我从梁山泊冒着被捕和生命危险偷偷回来取母上山,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教你们这些畜生吃了!还我老娘!李逵大怒,挺着朴刀发起进攻,先戳死两个小老虎,接着杀死两个大老虎,一窝祸害一方,伤人无数,造成严重虎患的的恶虎就这样消灭了!

连受命组织打虎队的老猎人也说:古代著名打虎英雄子路和李存孝也只打死一只老虎。

四.陆游刺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不但是南宋时代的著名爱国诗人,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伟大爱国诗人!这是几乎众所周知的,可是一般人至今还不知道陆游还是一位至少勇敢打死两只猛虎的打虎英雄!

最近人民网强国博客用心沟通发表的博文《陆游打虎豪情赛武松》,初步论证了这件事!以下引用几段这篇博文的原文!

陆游当年活动的山南(秦岭以南)广大地区,地形复杂,山岭绵亘,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交汇,山中常有猛虎出没。据宋史1451页载:“太平兴国三年,果、阆、蓬、集诸州虎为患”.集州与巴州接壤,巴州与今之西乡、南郑、宁强诸县为邻,老虎自然会窜入此区.另据西乡县志94页载:清康熙年间虎为患,知县王穆招募猎人猎虎,三年获虎64只.上述史实充分说明,从宋至清,山南地区一直有老虎为患,陆游及其驻军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自然有虎为患必打,绝不是陆游信口吟唱,故弄玄虚.

在《10月26日夜梦行南郑道中》一诗中,陆游回忆了他打虎的经历:“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雪中痛饮百樽空,蹴踏山林伐狐兔。眈眈北山虎,食人不知数。孤儿寡妇仇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岩血如柱。从骑三十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在《大雪歌》中的也有诗句:“千年老虎猎不得,一箭横穿血皆赤。挐空争死作雷鸣,震动山林裂岩石。曳归拥路千人观……”在《建安遣兴》中,再次写下如下之句:“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其它还有《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闻虏乱有感》等诗中也写到打虎的情状.可见,陆游打虎,千真万确,毋庸置疑。否则不可能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若将这些诗句刻画的内容贯穿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英雄打虎的画面:

48岁高龄(当时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陆游,在从军南征期间,赴阆中公干,“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清晨从沔阳驿(勉县老城)乘马西行,行走两小时许,到达长木铺(今宁强县桑树湾一带),下马用过早餐,得知北山有一只“食人不知数”的恶虎,即带领当地驻军三十人,上山打虎,为民除害。当老虎真的来了,30位随同的西北藉军士却吓得脸色发青,只有陆游心神气定迎向前;老虎直立扑来,一副“虎人对立”的场景出现;陆游挺矛再向前,扑来的老虎被刺中;虎血喷溅了陆游,衣衫和岩石一片赤红;在万目睽睽中,陆游将老虎拖回城里……

从陆游的诗作还可以看出,他打死的另一只老虎,是在凤州(今凤县双石铺)以北的秦岭山中,这里距宋军的前沿阵地大散关很近,正与陆游《怀昔》诗中“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相吻合。打虎的时间应是九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当时已是“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一派冬初雪景。陆游一行赴大散关前线视察,傍晚经过秦岭,为防意外,陆游仗剑前行,走在山路拐弯处突与乳虎遭遇,即“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其英烈壮举“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

本文引用这篇博文,不是论证陆游打虎本身,而是强调陆游打虎的文化水平很高,第一,陆游主张组织打虎,他组织了一个三十名军士的打虎队;第二,他不赞成肉搏打虎,主张武器打虎,他说:亡羊未恨补牢晚,搏虎深知攘臂非!第三,他个人身先士卒用武器有效打虎,第一次用长矛刺死老虎;第二次用利剑刺死老虎.可见陆游打虎完全符合主要依靠武器,工具,技术组织打虎的历史文明要求!但是,陆游打虎完全是为民除害杀虎,他的诗歌没有达到伏虎驯虎思想高度!当然,这是不能苛求诗人的!

五.组织打虎

水浒传写武松打虎时,引用了阳谷县的一则公告:

“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岗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扑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过岗.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岗,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这个公告表明,为了消灭这只老虎制止虎患,阳谷县已经命令景阳冈地区组织里正领导的打虎队,限期扑杀伤人老虎,并且公示景阳冈交通安全管制措施,但并没有按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则悬赏招募勇士单独打虎!阳谷县公告表明,当时当地政府不但政治管理水平很高,而且具体应急综合管理水平也很高!因此,就解决虎患问题而言,即使没有武松打虎,富有狩猎经验和各种有效武器的猎人打虎队,也能很快消灭这只害人老虎。

李逵沂岭杀虎一节也提到,当时当地也组织了猎人打虎队,这表明主要依靠组织打虎在宋代已经成为社会安全应急管理规范,也表明整个宋代社会安全管理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但是宋代仍然是狭义打虎文化,没有能够达到广义伏虎文化与驯虎文明高度,这是宋代历史文化的局限性,完全可以理解的!

除了羊倌刺豹以外,前面举的打虎文化例证都是宋代的,这就给人一个强烈印象:宋代打虎文化特别发达!如果我们瞻前顾后看历史,就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宋代以前和宋代以后为什么打虎文化都没有宋代这样发达?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国防最衰弱的时代,也是统治集团最软弱无能的时代,实际上形成宋辽金夏元分裂互斗并立局面,而宋朝始终处于劣势,最后竟灭于元!人民强烈不满软弱无能丧权辱国的统治集团,不愿作亡国奴任人宰割,因此人民的浩然正气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就是宋代打虎文化特别发达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这样的生态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了斗志昂扬的打虎文化,产生了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和陆游这样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此宋代发达的打虎文化实质是人民自发的英雄主义文化!这种打虎文化包括组织打虎,最多只能达到保障社会安全应急管理水平,而不可能达到黄帝驯虎文明的高度!就此而言,在中国驯虎文明发展史上,宋代发达的打虎文化仍然是低谷,统治阶级对此要负完全负责!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朝代达不到驯虎文明水平就不能生存发展而必然灭亡,这正是宋代打虎文化发达所揭示的深刻历史经验教训所在!

所以,打虎是必须的,若是不打虎,死的反而是自己,该严惩的就必须要严惩,否则国将不国矣。

当然了,现在面对的是一只真正的老虎,而不是那种大老虎。

吴良依靠初级飞行之术,出其不意的抓住了老虎的尾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