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将军嫁我

第111章再次入宫

将军嫁我 谢小茶 4554 2019-04-12 18:18

  

京中的医疗看护条件的确比云州好,最起码那些能拿来补气血用的人参啊,首乌啊,灵芝啊这些,宫里不缺,不止不缺还都是品质上佳,年份很够的。因有昭王在,这些东西不要钱似的从内府往庆平侯府里送。

顾昀一点也不跟他客气,有送的全接了,又特地找了两个会调制药膳的宫人来,由无颜无垢看着,每天变着法子给明殊灌药膳滋补。汤汤水水补了十来天,把明殊的小~脸都补圆了一大圈儿。

有红似白的,特别好看。

再过几日,朝中就要封笔收印,大家准备着过年了。皇帝听闻明殊调养得很不错,特地设了家宴,请顾昀带着明殊一道儿入宫来。

云州的事皇帝已经听昭王细说过,原本他对明殊印象就极佳,因这回她又救了爱子一命,皇帝的封赏自然毫不吝啬。如今明殊已是实实在在的将军,不再是个小小的校尉了。

“庆平侯,宣威将军,二位请这边请。”引路的小黄门恭恭敬敬地对他二人行礼。宫里的规矩很严,就算有顾昀那么令人惊艳的容貌,有明殊那么传奇的经历在,这个小黄门也一直只是垂着眼,并不敢多瞧他们一回。

太后近些日子一直耳边听着都是明殊的事儿,皇帝那时候也总说了这位小将有多像当年的薛靖,这回又听说她舍身救了宇文泰,更是对她起了兴致,十分难得地从长春~宫里出来,打算瞧一眼这位传奇的小将军。

出身寒门,无依无靠的一个穷小子,未及弱冠就已经做到了从五品的宣威将军,这在大盛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呢。

原本皇帝只是想请顾昀和明殊过来,再叫上昭王和太子一家子,小小地设个家宴闲叙就罢了,没想到太后也要来凑这个热闹。他想着,以后明殊和顾昀都是朝中将来能用得上的大将,也好叫他们与皇室多打下些交情。于是便将几个成年皇子都叫来,后宫里也挑了几位高位有生育过的妃嫔来。将个小范围的家宴弄成了个较大规模的宫宴。

明殊与顾昀二人,正在昭阳殿门前碰见了宜王夫妇。

宜王笑着过来与他们见礼,拉着二人的手过去与宜王妃相见。

见着明殊,宜王妃的表情有些僵硬,但因是提前得了信的,知道总会有这么一见,所以她面上的笑容也还算得上自然。明殊行过礼便站在一旁,悄悄地打量着她。

卫明兰与两年前她所见着的那位雍容秀雅的宜王妃看着有很大的不同了。

虽然抹了厚厚的粉,化了精致的妆容,也遮不住她那一脸的憔悴。她的面颊瘦削,眼窝深陷,远远不如以前的丰润。大约是来不及修改,王妃的正品服饰她穿着有些不大合身,瘦骨伶仃的好似挂在衣架上,空空荡荡,身不胜衣,看着竟有些可怜。

明殊看见站在卫明兰身后的红袖,她如今梳做了妇人发髻,怀里抱着个襁褓,早先脸上飞扬的神采已不复存在,五官呆板,目光散而不凝,只垂着头,怀里紧紧抱着孩子,亦步亦趋跟在卫明兰的身后。

瞧着红袖的样子也大不如前了。不过看她身上的穿着和头上的发簪子,也是衣锦戴金,非一般仆妇能用的,或有可能红袖成了宜王的侍妾之类。

明殊暗地里微微蹙起了双眉。

“请吧。”

眼下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明殊打起精神来,跟在顾昀的身后,迈入了皇帝宴客的琉璃殿。

殿中已经排开宴席,坐了不少人。

只一眼望过去,云香鬓影,环佩琮琮,堂上坐了许多美貌妇人。知道这里头不是皇帝的宫妃就是各皇子的王妃,顾昀和明殊两人都是未婚的外男,自然不敢抬头多看,只是依礼给皇帝和太后磕头。

“起来吧。”发话的是太后。

“小昀啊,过来哀家身边坐。”太后与安阳长公主情份深厚,对这个并无血缘的外孙子也是十分喜欢的。越是年纪大的老人,越喜欢长得漂亮的小辈,就这点上来说,顾昀其实相当占便宜。因为长相实在无人能及,先帝留下那么多长公主呢,也没见太后对哪个外孙有这样的青眼。

“你身边的这位就是皇帝总是挂在嘴边的明殊吧。”太后年纪大了,眼神不大好,握着顾昀的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便去看还跪着的明殊。

“听说是个校尉。”

“已经封了宣威将军。”顾昀在太后耳边轻声说。

“好啊,年轻有为。朝廷正是需要你们这样的孩子多出力。过来,让哀家好好瞧瞧你。”

“是。”明殊并不敢贸然抬头,只是在身边内侍的提醒和指引下,走到了离太后还有五步远之处。

“你抬起头。”

明殊微微抬起下巴,还是不敢抬眼直视太后。等了许久,都觉得微弯的腰有点酸了才听着太后有些发飘的声音说,“这么远,我还是看不大清,你再向前几步来。”

明殊再向前三步,这个距离已是太后一伸手就能碰到她的地方了。

坐在一旁的卫明兰放在案下的手紧紧地攥着,尖长的指甲几乎要割破她的掌心,靠着这刺痛,她才能勉强控制住自己不会当庭失态,做出什么令她后悔的事情来。

“好孩子。”太后仔细地看着明殊的脸,并不显多苍老的面容上渐渐露出一丝怀念,“是个好孩子。”

然而除了这声评价,她没有再说更多的话,只是令人在靠着顾昀的身旁又设了张矮几,让她也挨着自己坐下。

“年纪大了,就是喜欢跟年轻些的小辈多亲近一些。”太后笑着对皇帝说,仿佛真的只是喜欢眼前这个年少又俊俏的孩子。

“皇祖母显是觉得咱们年纪大了,又没有小昀和明将军长得好,您嫌弃咱们直说便是,我们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不是。”宜王开起了玩笑,席间的的气氛瞬时活跃了起来。

皇帝对太子的嫡子十分喜爱,抱在怀里逗弄着不撒手。席间的诸皇子莫不看着眼馋,然而没法子,临江郡王是太子的嫡子,是皇帝的嫡长孙,只凭着这身份,他们这醋也只能是白吃的。

淑贵妃坐在皇帝的右手边上,看着皇帝皇后逗弄孙子逗得开心,她眼珠儿转转,便叫人去将宜王的儿子也抱了来。

“才做过百日宴,身子骨儿硬实了不少,如今可爱笑了,皇上您还没见过他,妾身让人抱来给您瞧瞧。”

叶皇后摸着自己亲孙子的小手,淡淡一笑:“那孩子生下来就体弱得很,这才过百天,外头又这么冷,你也舍得让他出府跑这一趟。”

淑贵妃拿帕子掩着唇:“这不是也想着让他快些见他皇祖父,好沾些紫微龙气,百邪不侵,结结实实长大吗。”

叶皇后笑了一声,也不答话。等了许久,贵妃还没见宫人将孙子抱来,不觉有些恼了,低声问身边的女官:“怎的还没将孩子抱过来?陛下和娘娘都还等着呢。”

那女官神色有些尴尬,附身在她耳边轻声道:“是宜王妃不大乐意,说是孩子太小,皇帝龙威炽烈,怕孩子福薄受不得。”

“呸,有什么受不得!这个没见识的。”贵妃变了脸色,心中直骂这个儿媳妇不懂事,这么好的机会,居然还不肯牢牢抓~住。难不成要见着皇帝一门心思都偏到老大身上去吗?

叶皇后耳朵也尖,不知怎么就听见着,笑着对她说:“宜王妃担心就算了。左右孩子也小,还什么都不懂呢。莫若再大些,身子骨儿结实了,妹妹你亲自抱过来给陛下看也就是了。”

贵妃心里堵着这口气上不来,只是皇后已经发话,她却不好再硬扛着把孩子弄来让皇帝也抱上一抱,不由得对着宜王妃那边狠狠地瞪了一眼。

却见这个平素乖巧听话的媳妇两只眼睛发直,面色惨白,神情有些不大对,好像随时要昏过去一样。

她不觉皱了皱眉头。

“她身上还没好?”

女官低声回答道:“比之前强了许多,也不怎么吐了。”

真是晦气!贵妃心中不满。原以为这个儿媳妇也有天家血脉,皇上和太后又疼她疼得紧,为儿子求了来也是个好助力。谁知道自从她嫁过来,宜王就一直不顺。皇后对宜王妃越来越冷淡,连带着她近两年也总要受点皇后的气。宜王府一直没有子嗣的消息,便是她自己生不出来,还强拘着不许旁人生。若不是她赏了个宫人给宜王,顺带着好好敲打了她一番,宜王府后宅里还不知道要被她霸道成什么样子。

虽然她终于生了个嫡子出来,然而这怀胎九月,好似历经了三灾九难一般,也一直不顺服。孩子生下来还体弱多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安稳地养大。

一想起这些来,淑贵妃浑身不自在,看着宜王妃左右都不顺眼。只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真是被糊了眼睛才为儿子娶了这么个没用的东西回来。

皇上喜欢孩子,眼瞅着媳妇这身子,近几年怕是不能再生产了。贵妃眼珠子转了转,等散了席,就挑几个模样好,身段丰满有宜子相的宫人给儿子,让他多生几个。

卫明兰不知道婆婆已经打主意要伸手入她的宜王府了。她只是觉得浑身直冒冷汗,越是瞧着这位宣威将军就越是心惊。

明明身段是男人,脖颈间也有喉结,那声音儿虽不低沉,却也不似女子般的娇柔啘转,但她就是觉得这个明殊长的跟死去的卫明珠太像了。

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呢?

跟她过来的这些侍从里,只有红袖一个人是认识卫明珠的。她下意识地想找个人来说说,也巧,红袖抱着孩子就跪坐在她身后。

“红袖,红袖……”她将身子向后靠了靠,压低了声儿对红袖说,“你再仔细瞧瞧,那个宣威将军,是不是很像明珠?”

红袖此时正盯着怀里熟睡的孩子发怔,听着卫明兰问她才回了神,目光不咸不淡向太后身边的顾昀和明殊扫了一眼,毫无波动地收了回来:“娘娘,您几年前不就让奴婢确认过了吗?那真正儿是个男子,不是明珠小姐。”

“小点声儿!”卫明兰厉声,“想让旁人都听见不成?”

红袖低着头,一声不吭。

卫明兰怀胎的时候因为心绪不宁,身子一直养不好。到了生产时又遇着难产,人从生死关中挣了出来,实在是没办法自己带孩子。这府里的人她一个也信不过,挑来挑去,最后还是把孩子交给了红袖来照顾。

红袖打了四回胎,最后一次也很是危险,大夫说了,她以后再不能有孩子。因着这句话,卫明兰待她也较之前好了许多。红袖不会生孩子,这令她放心了不少,但也因为她身体大不如前,人又成天木呆呆不像以前那么机灵,也就渐渐失了宜王的欢心。平素也很少会去红袖那里过夜。自从红袖受命照顾这孩子,她的魂儿才像是飞了回来,每日里只将这个孩子当作心头肉一般,尽心尽责,比谁都要紧张。

卫明兰觉得这样的红袖才是她想要的。虽然不能再拉回宜王的心有些遗憾,但她也想的开。她已经有了宜王的嫡子,以后就是宜王世子,在府中没人能动摇她的地位。那些个姬妾再怎么得宠也蹦跶不起来。真有那恃宠而骄,忘了自己身份的,等宜王不在的时候,得空收拾了也就是了。

天下美貌的女人多的是,宜王还能为个小贱妇跟她较真不成?

就在她觉得一切尽在掌控之时,偏偏又见到了她的心魔,耳边仿佛响起了那日在大相国寺听到的女子哭泣声,卫明兰身体晃了两晃,

终于还是不支倒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