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永生少女的时间旅行

A.1:未知行星诞生的……

  

故事发生在一颗海洋覆盖率为98%的未知行星的……

一座在海面下的古老的实验室?

这座实验室的舱门在水底,当然是双重门。

这个是实验室早已废弃,几乎所有能量都在数万年之前耗尽,里面的生物早已不知所踪,也许于是转移走了,又或者是永远的留了下来。

但这和我们现在要讲的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们现在将这点置于脑后。

略带碱性的海水年复一年的侵蚀着这舱门,洋流不会让任何物质停留在这舱门上,所以海水一直在侵蚀的前线。

这要花很多时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自然所拥有的时间宝藏比每一个生物都来得多,而且……

它有耐心。

但它并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工程师,也许它可以造出鬼斧神工的山脉,但它不可能造出一个舱门。

相反,会毁掉他。

终于,在某一时刻,舱门后,滴下了一滴水。

也许我们在一边观看时,觉得这水渗的太慢了,但水注满整个隔间所用的时间,对于之前使用的时间来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然后,又一次侵蚀,开始。

……

在这个未知实验室的某处,还有一个装置没有超出它的使用年限,即使在这么多年后,它依旧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它的能量模块并不合这座实验室相连,它的能量是由一块反物质电池提供的。

一台电脑,你放着它十几年就会发现它无法开机,那这个装置是怎么逃过时间的制裁呢?

原子级别的机器人,在这个装置中维护着每一个原子的位置。

这些机器人的耗能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个装置的大部分体积都是被电池给占去了。

到这里我们要看看这个装置的结构……

那是一个正方体,大约五米左右的棱长,除去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和核心,剩下的体积有80%左右……对,这些体积都是反物质电池。

外表……见过《我的世界》的铁方块吗?对,就是那个样子,只是褐了点。

而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玻璃培养瓶,而且这个玻璃培养瓶的温度是接近于绝对0度的。

很显然,这个装置的大部分能量都消耗在这里了,而且这个瓶子很小,只有几立方厘米大小。

所以这个装置没将电池耗尽。

就像是设计这个装置的人早已猜到了这个装置要经历无数时间,才设计成这样的。

水,没过这个立方体。

按照这个装置的底部指令,它现在要干一件事。

〔检测到无机环境满足最终方案A-104的前置条件,正在申请启动方案……〕

〔权限验证……通过,已与主系统失联……未检测到已方智慧生命存活……满足最终方案A-104的前置条件,正在启动……〕

这个装置条件开始了复杂的变形,好吧……实际上就是将这个被冰封的培养瓶给送出而已,顺便解冻了。

一个培养瓶掉到地上,上面的一小部分装置在进行最后的工作。

打开这几立方厘米的培养瓶……实际上说是休眠瓶更合适……

〔确认……最终方案A-104启动完成……自律核心关闭……〕

除了漂流在外的休眠瓶和一些特殊的地方,这个装置的所有原子级机器人都不动了,没了这个小家伙的维护,这个装置很快就会被时间摧毁成一堆废铁,但还有一个东西被保存了下来。

自律核心的……中枢芯片。

但它撑不了多久。

这个瓶子根本没有什么开口,所以这个小装置决定将其切开。

切开的过程没什么好看的,他就这样释放了这个休眠瓶里的生物。

但我们不可能把大象塞到这个几立方厘米的休眠瓶里,这个休眠瓶更像是用来保存种子,或是休眠细菌的。

确实这个休眠瓶是用来休眠一个微生物的。

随着温度的上升,休眠瓶的分离,这个休眠瓶中的小小生物,也终于有了些生命迹象。

这是一个细胞。

它在这个休眠瓶中渡过了比它的生命周期长不知多少倍的时间,现在,它开始活动了。

它并没有智慧,有的,只是本能。

但它的结构并不简单,它有着几种极为特殊的细胞器。

这些“细胞器”极为高端,根本不是自然进化的作品,显然是人工调整的产物。

它开始捕食所谓的食物,它不需要知道食物是什么样子的,它也没有所谓的视觉,它感知的手段只有……信息素。

好吧,它还不只能用信息素感知,有一种细胞器也能承担这项任务。

这种细胞器跟着它的“主人”休眠了无数年,穿过细胞膜时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穿过了细胞膜。

这种细胞器的体型极为微小,如同病毒一样,而整个细胞的体型大约为巨噬细胞的3倍,而细胞内有近万个这种细胞器。

这种细胞器有一个大自然无法打造出来的东西——

量子纠缠序列。

这个东西保证了该细胞与细胞器的联系,而这些细胞器在古实验室中横冲直撞,撞到物品后就会给它一个信息。

它吃完了漂流在他面前的食物,在这时候,它已探索了这个古实验室的所有结构空间。

先说说这个细胞器吧,由于我们的主角还没有诞生智慧,所以我们为了称呼方便,暂时将它命名为A活体。

这些A活体的活动能力较为低下,但它依靠水流扩散到了各处。

实验室中也不是毫无生机,许多奇怪的生物在此生存,它的排水系统和一些漏水的地儿形成了复杂的水流,留给生存于此的生物带来了食物。

不过,依靠水流活动的A活体是很难被细胞回收回去的。

可这细胞也不会回收A活体了,在实验室的某处,一个A活体附上了一个动物的其中一个细胞。

说实话,A活体很像病毒,但它比普通病毒更可怕。

正常病毒都有一个“受体”来打开细胞膜,以做到浸染细胞的目的,而A活体不一样。

它将自己的外壳打造成了一个超大的“跨膜蛋白”,在接触到细胞膜的同时,它便开始尝试将跨膜蛋白挤入磷脂分子中,直到穿过细胞膜,而细胞也顺应着打开了这个“跨膜蛋白”,欣然接受了养分。

这个跨膜蛋白极为特殊,以至于可以跨膜运送生物大分子。

于是A活体成功的将自己的DNA和量子纠缠序列排入到了细胞内。

这种方式可以使A活体拥有一个令其他病毒无比嫉妒的优势——

侵染全能性。

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单细胞生物还是真菌,A活体都能轻而易举地侵染。

一个个A活体被复制出来,而到一定数量后,它并没有细胞核发起攻击,而是……

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一点的结构……

并不是我们主角傻,那只是它的本能。

这个结构有一个功能——发送电流。

当细胞内的溶酶体想要溶解该结构时,它会发送电流以阻止溶酶体。

而且,这个结构会产生一种蛋白质——

DNA复刻素。

这个蛋白质只有一个作用——使细胞加速分裂。

几分钟,这个细胞便度过了分裂间期,进入了分裂期,细胞核开始解开,而这个结构也终于发挥了它的作用。

它分出几个A活体,接近分裂中的细胞核。

并成功将自己的DNA拼接到了这个细胞的染色体上。

量子纠缠序列开始复制,这种复制方式我们暂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量子纠缠序列已经被这些DNA携带了。

分裂完成,A活体所组成的结构开始解体,最后一群一群的通过胞吐离开了细胞。

这两个子细胞还保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其中又有一个个A活体DNA从细胞核中钻出,不过它所形成的速度还是很慢的,至少对于其他病毒来说,是这样的。

所以A活体们不会将细胞给吃完,它们很精确的控制自己复制的速度,大概消耗的能量与物质为这个细胞所需的两成。

这样相当于这些细胞的能量利用率低了两成,但至少它们的结局比其他病毒侵染的细胞好。

食物……吞噬……侵染……

依靠量子纠缠序列联系起来的活体们并没有所谓的“集体意志”,它只知道:

为了活着而侵染。

为了活着而吞噬。

为了活着,而活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