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永生少女的时间旅行

A.2:开始侵染个体的……

  

A活体还在侵染细胞,但起初那个从休眠瓶中醒来的细胞已发生了新变化。

细胞核解开,在没解开时还不知道,现在解开了,才能看得真切。

这根本就不是细胞核。

这是由另一细胞器组合起来的结构,同样的,这个家伙的名字依旧由帅气无比的作者命名:

B活体。

怎么样,比A活体好听多了吧?

实际上这个细胞根本就不是这个“细胞器”的主人,而这个“细胞器”也不是细胞器,它们是几种病毒。

这个细胞,不过是这些病毒的容器。

而这些不同的病毒都由量子纠缠序列互相连接,形成了一种异常复杂的关系,简单来说便是——

共生。

但很显然,只是类似于共生,与共生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同时,在B活体被激活时,C活体和D活体也被激活了,它们一个又一个从细胞中冒出头来!

让我们把镜头看向其中一个B活体,它跑的极快,超过了C活体,现在它位居第二,等等,它超过去了!它超过了D活体,成为了第二个依附在其他细胞上的活体,我们为它欢呼!

咳,咳咳,让我们无视上面那段跳脱的文字,来看一下这B活体在干什么吧。

这个B活体只找有A活体的细胞依附,而在它靠上这些细胞上时,几个A活体帮它打开了细胞膜。

B活体就静静的飘在细胞质中,有复制是有复制,但到一定数量后,便排出去,使细胞中的病毒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

C活体和D活体也通过这种方式进来,但也做了和B活体一样的事,有的干脆就不复制了……

A,B,C,D这四种活体用这种方式侵染细胞,如同穿了隐身衣一样,免疫系统对此是视而不见,毕竟被侵染的细胞没什么异样,虽然能量利用率低了两成。

但是后来,ABCD这四种活体的复制速率又降了不少,能量利用率可以说只降低了2%左右。

只有在没被侵染的区域附近,病毒才会加大对细胞的“压迫”,收两成的“税”。

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在侵染到神经系统时,A活体采取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方式——

强攻。

它们侵入细胞后,直接以大量的数量扑向细胞核,将DNA片段拼接上去。

这个过程极快,它们甚至在免疫系统未应答之前便成功的侵染了这个个体的神经系统。

紧跟其后的,便是B活体。

B活体们在神经细胞中安家,但它们再也不是只会在睡大觉的笨蛋了,它们会散在各处,最后……

第一个B活体对外发送了电流。

B活体的特殊结构使它拥有比A活体构成的大家伙更强的电流发送能力。

我们知道,人的意志源于人脑中复杂的电信号交流,现在我们的主角也在做这件事,虽然只是本能……

一个个B活体依靠电流相连,最后满足了上述的条件。

但是我们的主角依旧没有意识,电信号交流是有了,但是别忘了,大猩猩的脑子里也有复杂的电信号交流,它不是也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吗?

况且量子纠缠序列相连的病毒之间也有复杂的信号交流,它们不是也没有诞生意识吗?

现在它就像一个人类婴儿,只有本能,之后的人格构筑,还是要看后天的“教育”。

但很显然,这个星球上还没有智慧生物为它提供所谓的“教育”。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它有了诞生意识的潜能。

回神了,让我们先不管B活体,来看看D活体,D活体进入细胞后,依附在了核膜上,D活体看起来像是一个小的细胞核,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外发送电磁波。

至于C活体,就是接收电磁波的了。

ABCD活体之间通过电磁波,建立了一个电磁网络,这听上去比建立在量子纠缠序列之上的信号网络逼格低了很多,但这在主角诞生意识之后,这个网络会给予它极大的便利,而且,在现在主角未诞生意识时,它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C活体也将自己的DNA片段拼接到了细胞中,这段DNA的对外表达是会让细胞适应高电磁辐射的环境。

整个过程,耗时,6小时。

这些病毒很聪明,它们主要侵染的是这个生物的神经系统。

让我们把显微镜从镜头上移开,将我们的视野恢复到正常的宏观视角。

这是一只鱼。

但看起来并不是这样,它有一米多长,头部也是呈流线型,但是它的头部中央,有一个小口,这个平时闭上,还不知有什么用。

舱门不知道被哪种生物撞破了,所以这条鱼能进来,同时,这个地方能阻挡大型海生物。

这条鱼是杂食性动物,在这无光的实验室中,还有一些水草,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生存下来的,但是这条鱼并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它的神经系统也不能支持它进行这么复杂的思考。

现在,它要进食了。

它在水草群边咀嚼着水草,咀嚼着咀嚼着,突然发现了什么,停了下来,警惕的看向四周。

一边的舱门上,又一只鱼钻了进来。

那是它的同类。

但也是食物。

对,这个种群中同类相食是正常的事,除了幼年体之间没有,没办法,这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两鱼看着对方,谁都没有发起攻击。

甲鱼盯着乙鱼,身体慢慢的洄游着,它们都有致命的武器,但是谁都没有开枪。

甲鱼找了一个角度,头部上的口打开。

这种鱼的脑子中有一个特殊的腔,造骨细胞会在这个腔中造出一根骨刺。

这跟骨刺上,还带着剧毒,捕食时,它会经过一个“管道”射出,有效杀伤半径为20米左右。

这种鱼,之后被我们的主角命名为——骨刺鱼。

骨刺从口中射出,乙鱼躲闪不及,一击致命。

这种毒会在一分钟内摧毁其神经系统,可以说是居家必备,杀人越货的必备品了。

乙鱼挣扎了几下,但很可惜,自己刚在一次捕猎中用了骨刺。

甲鱼悠悠地游了上去,啃食乙鱼的尸体,这种毒会在离开主体三分钟左右就去活性,所以它并不怕自己的毒素。

这种鱼可以提供它活动三天所需要的能量,不过这条鱼的胃明显装不下这食物。

于是它决定,停在这里,反正大型生物进不来,小型生物自己也有办法干掉。

这种同类相食也只有在繁殖期才会停止,而骨刺鱼们不会浪,它们会一直苟着,苟到决赛圈……我是说繁殖期。

现在有了延长三天寿命的安全庇护所,那它为什么要出去捕食呢?

天渐渐暗了下来,对于这颗行星,捕获它的恒星和太阳类似,但光谱不同。

光谱不同导致了光合色素的不同,而这个恒星的光,各个波段的能量都差不多。

所以……植物都是……五颜六色的……

地球上的植物之所以会呈现绿色,是因为在原始时代时,绿色波段的能量最少,植物不要,所以就将其反射出去,在后来的进化中,这些植物活了下来。

植物不要绿光还有一个原因,能量太多,加一个绿光植物受不了。

但这个星球上的植物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储存这过多的能量,只有在自然进化中,有的植物由于特殊原因,要捕猎动物,才进化出了“引诱色”,而有的大植物……干脆直接吸收所有光线,呈黑色了……

但合成吸收所有光线的细胞器所需要的矿物质是非常稀有的,而合成叶绿素的矿物就多多了,所以这个星球上的生产者还是与绿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黑色也偶尔冒出来一下。

而这个星球的一天,大概是30个小时,且有两颗卫星,整个行星系有六个行星。

骨刺鱼静静地浮在水中,有什么风吹草动它都会醒来……虽然海下没什么“风”,也没有“草”,也许称之为“水流海草动”更合适一点?

它也没必要知道这个行星系,不需要知道星图,生存是它唯一的追求。

当然,还有繁殖欲望。

但它突然抽搐起来,鱼身扭来扭去,在实验室中激起一圈圈水流。

水草不安的扭动着,好像在预兆着什么。

B活体之间的电流交换会覆盖原有的脑电波,同时D活体会给予它一个特殊的能力……虽然这条鱼付出的代价有点大。

D体的特殊能力我们暂不可说,先来看看这条鱼付出了什么代价吧:

骨刺鱼终于停止了挣扎,安静下来,不过在这皮囊之下,已经不是原有的它了。

骨刺鱼的眼睛并不发达,但还是还是能感知到光的。

虽然这是不完善的感光系统,视角有些模糊,但“它”依旧算是,“看”到了世界。

视觉出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