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在异界打怪开后宫的硬核生活

虎王酱!୧(⁎˃ ◡˂⁎)୨ꔛ

  

从下章开始会出现新的坦克战车,“尖嘴鲨”,其原型来源于德国的虎王坦克。

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虎1和虎王(虎2)。由于虎1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

尽管人们认为虎王(虎2)是虎1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1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波尔舍公司提供了两个基于以前的VK4501(P)样车的方案,并定名为VK4502(P)。第一种方案是将炮塔安装在车体中央;另一种方案则是炮塔置后,发动机置中(就和现在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差不多)。两个方案使用相同的底盘和车体以及其他部件,发动机都采用VK4501(P)样车的汽油发动机(电传动)。两种方案极度相似,除了炮塔的位置以及一些机械部件的区别。不过由于最终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波尔舍这两种设计都只制造了木制模型。亨舍尔公司有两种方案:VK4502(H)和VK4503(H),其中VK4502(H)方案是以“虎”I式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算得上是“继承性强,改进处少”。德国陆军兵器局第6科负责审查这些方案,VK4502(H)方案首先遭淘汰。不过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进展极快,最终其VK4503(H)方案被选中进入生产。这个方案采用了大量和“黑豹”、“黑豹”II坦克相同的部件以标准化坦克生产,根据1943年2月德国陆军兵器局的命令,亨舍尔的VK4503(H)设计和“虎”I式坦克完全不同,其更象黑豹坦克的扩大版。1943年10月20日,一辆木制的亨舍尔设计的“虎”II重型坦克模型在东普鲁士阿亚茨给希特勒做审查。德国准备从1943年12月起在位于卡塞尔的亨舍尔工厂制造三种样车型号的“虎”II重型坦克。从1944年1月到1945年3月,一共制造了489辆“虎”II重型坦克(三种样车-V1、V2、V3),其中1943年12月制造了12辆,1944年1月到12月制造了377辆,1945年1月到3月制造了100辆,生产了四个序列(420500、420530、420590、420680,底盘编号为280001-280489),比原定的1500辆的生产计划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因为盟军轰炸了亨舍尔在卡塞尔地区的工厂以及“虎”II重型坦克生产一辆所耗费的原材料和工时相当多。

首批的50辆“虎”II重型坦克(包括样车在内)装备了波尔舍公司设计的炮塔(魏格曼公司制造)。晚期的则安装了亨舍尔公司设计的炮塔(克虏伯公司制造)。两种炮塔都安装在车体中央。波尔舍炮塔是从最初的VK4502(P)原型坦克(基于VK4501(P)样车的设计)上发展来的。尽管这个设计本身没有被接受,不过炮塔的设计却被接受了并安装在亨舍尔设计的虎王重型坦克上。波尔舍型炮塔装备一门单节88mm火炮,而亨舍尔的炮塔上装备的是双节式88mm火炮(从1944年5月开始)。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携弹80发,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为86发。75%的弹药存储在车体内侧面,另外的25%弹药则存储在炮塔后部。此外,用于本车防御和对空射击的3挺MG34/MG42型7.92mm机枪则配弹5850发。

“虎王”重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精确的88mm KwK 43 L71型坦克炮,该88mm炮的71倍径身管长为6.3m,最大有效射程为10km,装有炮口制退器,其使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 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 9d型观瞄镜。火炮射界为+17度到-8度。炮弹重为20kg,所以其射速较慢。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不仅是“谢尔曼”坦克,还有“克伦威尔”以及T-34/85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 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

克虏伯公司也设计一种炮塔来装在亨舍尔公司和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两种不同的坦克底盘上,克虏伯公司的这种炮塔设计编号为:P-2 Turm。P-2 Turm炮塔的前装甲为100毫米厚,具有60度的倾斜角度,顶装甲为40毫米,炮塔内有宽敞的空间,能携带16发炮弹。一种新的设计为混合型的设计,混合性设计的虎王乃是一种过度的型号。克虏伯公司大约生产了50个这样的炮塔。50个P-2 Turm型炮塔安装在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生产的底盘上。这种新的炮塔被命名为:Serien Turm。

亨舍尔公司设计的炮塔前装甲厚度为180毫米,81度倾斜角,侧面装甲的倾斜角度被修改为69度,修改倾斜角度后的炮塔能够多携带22发炮弹波尔舍型炮塔的防盾呈弯曲状,车长指挥塔位于炮塔左侧。由于火炮防盾弯曲形状会导致一些机械问题,1943年12月,亨舍尔公司受命设计一个新炮塔作为以后的标准炮塔。亨舍尔型炮塔的车长指挥塔比较平,不象波尔舍的呈突出状,火炮防盾为“猪头式”。亨舍尔炮塔也被称为克虏伯型炮塔。最后,虎王的生产型,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生产型号为战斗全重为68.5吨,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生产型号为69.8吨。

—HL230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机

“虎王”为缩短开发时间而使用与“黑豹”相同的的发动机,为马巴赫公司生产的HL 230 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515千瓦(700马力),该发动机虽然可靠,但却因“虎王”的重量而出现了的问题。“黑豹”是45吨,“虎”式57吨,“虎王”达到创纪录的70吨,这样一来其单位功率降到10马力/吨,机动力严重不足。其最大公路速度为38千米/小时(实战中只能达到3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充其量只有15千米/小时(没有骑自行车快)。而且履带的单位压强太大,造成野外通过能力也很低。再者由于动力不足和车体超重也导致了发动机超负荷运转。“虎王”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上都刻着“到目前为止绝对值得信赖”的字样,但就是这句“到目前为止”,说明该车在这种“超负荷”条件下是不“值得信赖”的。由于“虎王”的发动机经常发生机械故障,在战场常常导致致命的危险。其每次刹车开炮(当时的坦克不能行进间射击)都有可能损坏机械,而且维修起来也很麻烦(也许因为德国坦克太精密复杂,且容易产生故障,所以德国的修理人员都很优秀)。

虎王采用的传动装置为马巴赫公司的“奥尔瓦”401216B型机械式变速箱,有8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此外,还安装了亨舍尔公司的L 801型机械操纵系统。行动装置包括双扭杆独立式弹簧悬挂装置,和液力减振器,车体每侧有9个直径800mm的负重轮,负重轮分两排,交错排列。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条履带有92块履带板组成。这一套装置使其能做原地旋转动作。“虎王”重型坦克装备两种履带,用于铁路运输的660mm窄履带以及更宽的800mm战斗履带,使用极为不便。

行程方面“虎王”也较差,在公路上1升油只能走162米,为此即使装满864升的油箱,其公路行程也不过140千米,野外时还要减少一半。这对大战末期燃料不足的德军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当时,不少虎王”在没有受到任何损坏的情况下,因燃料用光而经常被遗弃在荒凉的路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