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HelloWorId

5.仿生收敛

HelloWorId 小圆喵 2895 2019-12-09 11:37

  

5.仿生收敛

8月12日早上,我在夏日的阳光中苏醒,猫猫依然躺在我的怀疑蜷缩着,在刚醒的那一刻,我都忘了它是只机器猫了。但我刚升起这个念头时,就说服自己,“现在不仅有机器猫,还有机器女友,要把她们当成真的,才能有最好的体验啊。”不过,话是这么说,但总归机器和人有许多差距,比如创造力和感情,都是机器无法完全具备的东西。换种说法,说服自己不去想它到底是不是机器,只是一种短暂的沉浸式体验罢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给自己洗脑。我不是那种特别耐不住寂寞的人,所以机器女友什么的还不在考虑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我的心里已经有一个人了,总是装不下第二个的,无论是真人还是机器人。

吃过早餐后,我命令猫在充电底座上休眠,这下就可以开始对它进行“解剖”了。

“嗯……在研究之前,先给它起个名字吧。既然我那么想念璃月,而且已经九年了,就叫九月吧。虽然,现在才八月呢。”

我打开电脑,连接上主控制终端,然后启动了我曾经花了半年编写的一个源码破译器。启动完成后,突然弹出了错误警告:

“ERROR 2033,权限受限,无法进入核心。”

“为什么……其他所有设备都成功了,唯独这个……也许他们的加密技术确实太厉害了,连这种解码都失败了……”我想。

随即,我在网络上用英文搜索相关的答案,发现有很多人也尝试过破解机器猫的源码,但都失败了。最后,我看到了一个客观地解释,就是说这种机器猫使用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例如JavaC++python等语言中的一种,而是一种独特的生物语言。也就是说,这种机器猫是严格按照真猫的生物构造来制造的,就算是用作硬件的内脏,其中的电子单元结构都和真猫的内脏细胞排列几乎相似,可以想象它的精度有多高……

这让我想起曾经机器伴侣上市时,Cloud22的那句广告词,“未来的机器人是无限趋近于生物的,而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

那位解释这个问题的人,他还有另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这种生物语言的运作方式。这种语言的名称叫Biogram,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扫描一定数量的实体生物后形成一个细胞排列模型,并选择最稳定的一种作为机器生物结构的模板来使用。在形成模型后,就会根据现有的排列顺序自动生成该生物可能做出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甚至,在扫描脑细胞后,会将机器的情感模块和中枢模块也设置成和生物大脑相似的结构,从而达到几乎一致的效果。

“原来,这就是这个机器猫这么逼真的秘密了……果然不是一般的机器学习模式啊……”

既然那个人能知道这些猫腻所在,那他的身份一定不一般,也许是Cloud22的内部成员也说不定。不管了,总之先试图联系上他吧,也许就能知道更多事情了呢。

在我给他发了第一封邮件后的第十天,我收到了他的回复。据他介绍,他是在美国湾区工作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主要工作是破解其他公司的人工智能项目。与我想象的正好相反,他的企业正好和Cloud22是绝对对立的竞争者,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有透露自己所属的企业。在我向他介绍自己是来自中国的一名九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后,他给我发送了内推邀请,如果我接受这个邀请,我将会获得一次网络面试机会,如果通过了,我就能在一周内直接前往美国入职。

留下?还是跳槽?我的内心现在无比纠结。三十年没有出过国的我,不知该怎么面对国外的生活。在某个问答网站浏览了一些在美国工作的程序员的经历后,我总结出了去那边的优势和劣势。先说说优势吧,当然是钱多了。在国内我能拿三万人民币,在国外就是三万美元,再算算这汇率,一个月就是二十万了。只要在那边节约一些,工作个几年把钱都转回来,就算扣除手续费也比在国内的收入多几倍。况且那边还严格按照劳动法执行,严格禁止加班,这样身体也不会吃不消了。

但是事情总是两面性的,去了那边之后,因为自己是外国人的缘故,是很难往上面的阶层攀爬的。以及,那边的生活条件可比国内差多了,没有公共交通,没有好吃的东西,更不可能有机会认识到一些漂亮的女孩了。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那就是这个公司和Cloud22是完全对立的,也就是如果我被曝光了,那我将来以后一定会上Cloud22的黑名单,如果迫不得已回国,在互联网圈子里就很难生存了。我总是去想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我的身后到底是否还有退路。如果我真的被曝光了,那我也只能转行做其他事情了。所以如果我真的选择去美国,我必须要在那边的工作之余,学会一门其他的技术。至于到底学什么,我还没想好,因为这九年来,我几乎没有发展什么兴趣爱好,所有的青春都被埋没在了这些没有生命的代码中。

所以,我基本是没有退路的。我只能选择去,然后想办法得到重要的信息,查清璃月的去向,或者,就留在这里,继续当一个社畜,不知道哪一天就猝死在了岗位上。

在现实的迷宫中,我的身后是滚滚而来的岩浆,我要么就被岩浆追着前进,要么就葬身火海,我没有停留的选项,因为当你停下时,你甚至会被周围的同伴压倒。这些年的年轻人,比起二十年前,更容易突然崩塌了,因为他们身后的岩浆也随着时间越滚越大。我时常看到新闻中,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下班后,因为积压太久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在地铁站和路边蹲着抱头大哭。因为这些现象,我认真思考过,科技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吗?科技发达的社会,是否在人文关怀方面就会越来越冷漠呢?十年前,人工智能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至少还会因为渴望友情和爱情去寻求陪伴,而现在,大家都是赚钱的工具,赚来的钱就来买一台人工智能宠物或伴侣来缓解孤独。所有的感情支柱,都和金钱密不可分,而赚钱本身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当成一台会流血的机器啊!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需要人类呢?现在的人工智能,不也是朝着100%仿生的比率在一步步收敛吗?

在十年前,我就相信璃月就是那个陪伴我一生的人了,可如今她已经离开了我九年,我的精神世界一天天的在这冰冷的宇宙中衰减,直到成为那个孤独的奇点。人工智能并不能带给我最真实的羁绊,永远都不能。为此,我想我必须在我失去活在世上的初心之前,再次和她相遇。

我与美国那边的面试官交流的还算顺利。虽然我的英语不算太好,但我的工作能力让我被面试官一眼看中。他二话不说,直接给我寄了通过海关所需的材料和机票行程单。一周之后,也就是8月29日,我辞掉了现在的工作,乘上了这班跨越北冰洋的飞机。

临走之前老板问我,你已经30岁了,身体已经比不过那些年轻人了,真的要跳槽吗。

我回答说,您也知道我的身体不行了啊,为什么还要让我日夜加班呢?我不是跳槽,我只是不想看到所有人都像机器一样工作,只能和机器成为朋友或恋人的这种悲惨景象。

说完,我把他拉黑了。

我曾经希望的未来,是人们之间依然有感情的,人工智能只是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的一种工具,而现在,人工智能却是我们感情的代替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